close

確定版:本書心得我是以書評角度方式做稍微重點整理略說。追求完美的個性讓我經過這樣繁複的閱讀及整理、提出見解並修正部分錯誤、補遺,討論的篇數重重質不重量。我不想像有些同學寫幾句就交差過去,這樣馬虎我對不起自己與老師。一本厚厚的書哪可能兩三句話就結束豈不怪哉。但求無愧老師與自己。

 

壹、前言:

一、回顧歷史,本書再次揭示了一項真理:只要搭上投機風潮適時上車,就能贏得驚人的財富,不過前提是,還得懂得適時下車。而且堅持兩個原則,一個就是選擇好的公司,一個就是透過人性去判斷市場位置。本書介紹的不僅是歷史上偉大的投機事業,更可說是一部國家財政、銀行演進以及國際金融交易的發展史。交易所的狂飆年代一次次上演,股票、債券、鬱金香熱,這些投機盛事席捲全民,讓人廢寢忘食、念茲在茲。全書鳥瞰綿延歷史,從遠古至新經濟,帶領讀者一窺金融奇才的過人稟賦,貪慾及野心。包含金融家如何投資在政治人物上,如何與宗教掛勾,與如何炒作資金等。

 

貳、心得:

二、本書投機的介紹由早期戰爭公債投機、熱門商品投機、炒地皮投機、期貨投機再到股市投機。對於一些著名金融危機事件也有詳述。本書沒有多著墨庶民經濟房及房地產大亨的興衰泡沫現象,或稍微多介紹一些百年店面的興衰泡沫現象。例如父子相傳得食品店、服飾店、手工藝店、錢莊票號等等。如何從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到鬧分家或是再開連鎖第二家、第三家分號,或是無人傳承衣缽而最終泡沫化的現象分析。因為這種經濟泡沫化,似乎跟本書一直訴說的股票交易泡沫化、投機金融交易事業有些距離。這些商店最終經營型式大多是開連鎖分號賺錢。如錢莊票號,不然就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孤單的泡沫化傳承下去甚至倒閉。這些店面比較沒有股票大起大落的快速風險現象,頂多是因鬧分家或是店家經營不善、官府迫害、市場價值喪失等原因而消失。所以在股票跌到最谷底得時候,多數店家依然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讓生活最基層的人民依然維持少量的食衣住行。

 

試著想想在沒有股票興盛的古時經濟社會,經濟繁榮不外是農作物產量足夠、輕工業盛行,商賈生意熱絡,過著自足自給的年代。例如隋文帝時期、唐貞觀時期、北宋初期、清代乾隆前期社會經濟的繁榮。現今因全球化的關係各行各業似乎不能如此切割獨立運行,可是仍有些行業只要是沒有參與上櫃上市的股票市場,也能夠生存下去的。依然生意火紅、依然是牛的很幾乎不受影響。例如某些原物料經營者如稻米、小麥、高粱、漁獲量、牛羊豬雞的養殖買賣等等,只要不是發生天災戰亂,不參與股票、期貨投機交易就會有比較好日子過。這些情形是這本書比較沒有提到的泡沫化現象。雖然曾經有過鬱金香、養蘭熱潮現象,但是不能顯示整個歷史在沒有股票興起前的社會經濟現象。這不能說是本書的缺點,只是作者最終著眼點在商業交易手法的流行頂端—股票交易投機(包含期貨交易投機)這一現象的敘說。這是我對這本書的書評略說。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股票漲跌是會一直循環的。反向思考如果股市跌到谷底政府不出手相助,影響的層面不論大小也只是那些直接投資的受害者,但還是有本錢可以過活,損失也只是投資那個部分沒了而已。間接的投資受害者基本會設停損點,調整腳步存活下去。而沒有參與股市投資的小市民依然設法經營小生意、不是待在還存活的私人機關、就是吃公家飯維持溫飽。政府領導人緩個幾天看市場經濟情勢變化,不一定要急著拿人民的繳稅錢出手灑錢應急,或許也能度過片刻危機。景氣寒冬不管長短,只要不接二連三的發生天災戰亂。是可以緩慢的過日子,股市崩盤最多回到原始社會的經濟交易模式度過一陣子,有如十五世紀股票、股市未出現之前的經濟社會。還不至於社會經濟急速瓦解。

 

現代經濟金融風暴現象多數會影響股市危機造成崩盤,但不是影響全體人民。所以當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來臨造成雷曼兄弟倒閉。杜拜危機時受害最深的,莫過於歐洲銀行體系,尤其是英國。相對最安全的亞洲市場,尤其是擁有原物料題材、高外匯存底做為擔保的中國,成為這股全球資金挪移潮的最大受惠者。所以雖有些人受到影響,但你仍可以看到在許多城市百貨公司周年慶依然人滿為患搶著消費,民生菜市場、夜市生意依然往常的交易著,許多大小店家照常營業,政府踏實的靠著這些商家辛苦的血汗錢。擁有一定的營業稅收,來支撐整個國家經濟命脈;而不是想依賴股市漲跌。

 

但是希臘債引發的歐洲債信危機蔓延惡化卻使許多農民、公務員、海關和財政稅務人員陸續走上街頭抗議,甚至引發希臘全國大罷工,百萬民眾響應演變為嚴重騷亂。他們認為,“誰製造的危機,誰應為此買單。”顯然,這裡指的是銀行和國際投機者。這當中之間是否會對所有人民影響,不是單純絕對的。如何分析就要看每人的所得到的資訊多寡與隱訊息觀察力。看那些比較貧窮的國家人們是怎麼過生活的,或許你會有新的思維。

 

參、大綱摘錄與心得

三、本書的主要大綱如下:我順便點出有些認為重要觀念或有啟發的句子。

前言:

『要發動戰爭有三樣東西不可或缺—資金、資金,還是資金。』頁15最後第二段。

 

第一章:金錢遊戲的肇端

從以物易物轉變為貨幣交易,錢幣(Geld)的發明卻也同時為最早的投機事業與金融冒險揭開了序幕,……它還是非常出色的結算單位。頁20最後一段。

 

舊約全書上的投機事業:這一節的啟發是政府君主與臣子的共犯結構的出現,為了執政順利,避免樹倒猢猻散,這個結構官僚體制是首先站在最高領導人的立場來思考政策的,比較先重視利益,對於是否道德不是最優先考慮的。為人民福祉是次要或是連帶的。很少是先站在人民角度思考政策的。

 

例如清朝的君主立憲、戊戌變法等等。主事者基本上是站在統治階層的利益著想,其次才輪到民生經濟方面受惠。既得利益的守舊派如果持反對立場自然是不能成功。但可以看出這個利益團體、官僚體制共犯結構的綿密。又如宋代王安石變法、范仲淹變法,既得利益的守舊派與少數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知識份子競爭。但是往往是守舊派佔優勢,真心先以百姓利益優先的知識分子往往功敗垂成。當中又有複雜君主與臣子的國家觀念與角力鬥爭。爭到最後的政策妥協,往往都不見得有利於雙方的利益或福祉。

 

富國強兵的口號下高位者往往朱門酒肉臭,民間百姓貧富懸殊路有凍死骨也多有。中國人民共和國在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前,曾經有段冷戰時期政府國家政策是勒緊褲腰帶買武器研發武器,國防武力大於民生經濟(1964年和1968年中國曾經分別試爆兩次原子彈與氫彈,19661027日,進行一次原子彈實彈中程彈道導彈試爆)。20062月底外匯存底達8537億美元,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而軍事武力又日漸強大足以與美俄相抗衡。可是百姓貧富就差很多了。本書第六章:法國的「貨幣革命」頁124可以印證這個看法。

 

希臘銀幣「德拉克瑪」世界通行的貨幣開始盛行流通一節,與以戰爭做為投機手段一節,還有以通貨膨脹與控制物價做為投機手段一節,這告訴我們古人在很早的時期就是這樣的運用,印證歷史是循環的,不因為現在科技較為發達人們就不會再做這些事情。

 

第二章:文藝復興時期最大的托拉斯:銀行勢力的崛起與沒落

 

哈布斯堡王室與胡葛形成利益團體一節到與皇帝及教皇做生意與找麻煩的僧侶這二節,給我的看法是。政商掛勾自古皆然,也要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利益團體的共犯結構。有時候連神聖的宗教都不免會與商業結合從中牟利,販賣贖罪券表面不光是教廷有好處,背後的胡葛家族才是最大投機獲利者,雄厚的財力背後支持王室可以使他的權力無限。不過家族到了頂點終究走向泡沫的三十年戰爭中還是逃不掉徹底敗亡的命運。

 

第三章:金融世界的新生兒:交易所的誕生

交易所的濫觴、「東印度公司」揭開精彩序幕、有機可投、投機公債掀起熱潮四節。歷史上最偉大的商業創新是「公司」的制度起源和變遷。參見(《公司的歷史》米可斯維特、伍爾得禮奇著,夏荷立譯,左岸文化出版)從早期的市場市集,到每日開放的貿易與交易的中心,交易各種貨品與債券,再發展到現代交易所最重要的上市公司觀念,阿姆斯特丹是十七世紀上市公司觀念的發源地,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東印度公司的上市股票。經由上市公司的方式,將公司股權分割成很小的單位,讓投資人可以參與高風險與高報酬的生意,而且萬一需要錢,也可以在交易所中將股票賣掉,讓很多人願意投資高風險的東印度公司的跨洋貿易事業,荷蘭政府投資了一小部份,更確保了船隊的安全與貸款的無虞,不過多數的風險還是由荷蘭的商人與小投資人所承擔。一六八八年投機客也在股市裡興風作浪,利用殖民地總督的書信,放消息耳語,股價就一下漲翻天一下崩跌。這應該是史上第一次市場的崩盤,就像之後的每一次一樣,都是來自信心危機與恐慌。

 

交易市場最早出現於哪一年已很難考證。自古以就有商人為了買賣貨物或進行交換形成市集。後來人們更認為,規律的到一個固定地點聚會,設置一個經常性的交易市場,會對眾人都更方便。頁59

 

中古時期的市場形式,很快過渡成現代化的交易所雛型。今天所有大型交易所的所在地,也幾乎都是中古世紀最重要的貿易中心。頁60

 

這樣的環境相當有利於具有創新精神的事物蓬勃開展,時間是一六○二年:東印度公司以公開發行股票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藉由股票交易,投資人可以很方便的參與一家公司或抽回資金,而這種方式同時提供了殖民地貿易一種全新的、取得資金的好方法。頁6465

 

對所有股東而言,投資這家公司的結果真是太令人滿意了!除了紅利外,還有股市獲利。……東印度公司的成就就讓荷蘭成為了十七七世紀全球最強盛的國家。而且也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頁6768

 

一七八四年,東印度公司成立一百八十二年後,……一八五八年經歷了一場流血暴動後,英國政府終於取消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特權,並將印度殖民地的控制權收歸己有。頁71

 

從「戰事發展與荷蘭公債」此行情一覽表上,……荷蘭公債的巨幅震盪,令人驚心動魄,但這其中所隱含的龐大獲利機會,卻又讓禁不起誘惑的投機客垂涎三尺。……那麼即使身陷戰事,經濟實力也會轉變成政治實力,讓人立於不敗。頁74

 

第四章:投機客化身花癡

來自東方的鬱金香、鬱金香熱不斷蔓延、榮景過後的崩潰三節。

 

「所謂的投機客,就是勇於追逐潛在成功的人,但他所追逐的這種成功卻完全奠基於未來,而未來的矇昧不可知又阻斷了我們一窺究竟的可能。」頁76

 

當時,阿姆斯特丹境內大型商業交易所已經有一百五十年歷史,距第一張股票發行也有三十多年的時間了,也就是說聰明的商人早就熟悉市場投機的所有把戲與技巧了,如今他們輕而易舉就能將這些玩法套用在鬱金香交易上。頁78

 

但只要所有投機客都熱血沸騰,身繫夢想的標的物就能不斷升值,甚至飆漲到不可理喻的程度。不過,此時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小小一下撞擊,這海市蜃樓般的行情就會瞬間崩潰。分析歷史,幾乎所有投機盛事都有如出一輒的基本模式。頁83

 

第五章:投機者的殖民地夢

來自蘇格蘭的金融天才、羅.約翰瞄準殖民地商機、巴黎金融街盛況空前、強弩之末:飆漲之勢乍止、貸款業務取代黑奴交易、鄰國的教訓不具嚇阻作用、眾人驚愕的結局七節。這章看密西西比公司的興衰與羅.約翰的經營手法。但任何投機事業達到興盛的時候接著泡沫化就跟著來。金融操盤者的錯誤心態、政策都將給自己帶來毀滅。而官商勾結相互蒙其利的例子,在這章節中密西西比公司與南海公司與政府關係可以獲得印證。

 

一七一六年五月二日,「大眾銀行」(Banque Generale)在執政者的屬意下隆重成立,羅.約翰也順利出任最高主管。……這家銀行所發行的銀行券(Banknote)很快受到是常青睞,因為它解決了巨額資金攜帶不便的問題,而且銀行還允諾民眾隨時可用這種銀行券來兌換貴金屬。……低利貸款大大激勵了經濟活動。到最後,大眾銀行所發行的銀行券甚至成了最普遍的之付工具。許多人以這種新型鈔票來支付員工薪水,甚至能以此納稅。頁87

 

此時,羅.約翰的大眾銀行已改名為皇家銀行(Royale),而且只有它能發行巨國家保證的(事實上應該說是具國王保證的)銀行券。……某次羅.約翰很含蓄的點出:「這整個系統確實具有它的優點,例如充裕的貨款讓窮人也有機會從事交易,這將使商業活動的範圍大幅擴展。但這裡也潛藏了很大的危機,例如銀行可能在兩三年內爆發周轉不靈、無力支付等問題。」事後證明羅.約翰的預言果然沒錯:二、三年內密西西比公司就發生了問題。頁89

 

若以今天的分析指標來評估,當時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簡直貴的離譜。我們今天最常用來評估股價合理性的技術指標就是本益比(KursGewinnVerhalt),也就是用一支股票當年所預估的每股盈餘除以其當前股價,這樣計算出來本益比值若介於十到十四,那麼目前股價應屬合理。如果超過二十,除非這家公司能證明其未來獲利確實好的出奇,否則這樣的股價就算偏高。頁96

 

一七二四年九月由法王頒布命令正式設立了巴黎交易所。形式上這是史上最早出現的交易所。頁99

 

當時人將所有過錯歸罪於羅.約翰一人身上,卻忘了如果沒有眾人想不勞而獲,想一夕致富,如果沒有眾人的貪念,怎麼可能造就如此狂野的股市投機。毫無節制的投機,不僅會徹底扼殺了投機客本身的經濟實力,還可能賠上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並殃及從未參與其事的無辜者。頁99

 

……當時人稱「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南海泡沫的情況與巴黎股市的亂象非常相似。……南海公司成立於一七一一年,這家公司的構想與羅.約翰後來在法國成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當時這樣的構想非常盛行,……南海公司成立後,公司將大部分的資金貸給英國政府。南海公司因此獲得各項南美貿易特權。英國政府甚至正式發佈南海公司有權壟斷南美地區的遠洋貿易。……南海公司甚至擁有自己的軍隊、碉堡,而且還在沿岸設置了各種防禦工事。頁101

 

……,因為他們只是要賣股票。股票一賣出,不到二十四小時這些新成立的公司就會突然消失。接下來,持有股票的股東就得自己想辦法找人脫手了。當時就有人戲稱這種一窩蜂成立的心企業為「泡沫」(B ubbles)。因為它們正如泡沫般一下子就會幻滅。……這些企業的股票雖然毫無價值,但卻總找得到下一個願意承接的人。但是,接力遊戲玩到最後總有倒楣的最後一棒,在他之後就沒人願意接棒了。頁105

 

南海公司一案牽連的人太多,所以其實沒有太多人希望政府深入追究。……坐鎮國會裡的那群人,正是先前為推動南海公司各項計畫出力最殷切的一群人。……有太多人收受賄絡,從上到下,甚至到達高層核心,收受賄絡的事實讓所有人現在都只想保持緘默。頁110

 

一七一九年出版的著名小說《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作者丹尼爾.狄福(Daniel Defoe),就曾公開抨擊過這些投機行徑:「一開始這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交易,因為只要在適當時機,透過簡單的股票買賣,原本複雜的交易便完成了。但在股票經理人介入後,為了促成交易,買賣背後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陰謀或詭計,但表面上看來卻全然一副正派誠實的模樣。」頁111

 

許多批評者將股市投機的罪過完全推給股市從業員,但其實投資人自己也是幫兇。雖然在股票交易中經紀人確實經常施展為人所不恥的伎倆—患做今天,這些做法可能要為他招來牢獄之災了,但若沒有投資大眾貪得無饜的欲念,又怎麼能成就這樣大的投機事業。所以,最後會釀成如此嚴重的股市悲劇,投資人自己也要負一定的責任。頁112

 

第六章:法國的「貨幣革命」

革命創造新貨幣、新貨幣的坎坷發行路、再度發行新鈔三節。

 

事實上,大部分的政治家都不像他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厲害,他們的實力甚至不及眾人所預估的一半。在處理許多事務,其實最該避免的正是缺乏專業能力,而許多政治人物也正因為缺乏各項專業能力所以才會導致最後的挫敗。以上看法至少證之貨幣改革一事上確實無誤。頁115116

 

……,許多弊病原是導致革命家揭竿起義的原因,但後來為情勢所逼,革命家還是又讓這些弊病死灰復燃。……。頁123

 

小老百姓的福祉、飢餓與貧窮的問題,都再也不是當局優先考慮的議題了。經明且懂得分析情勢的商人早就開始暗中囤積金幣,他們先以借款購入金幣,待貨幣貶值後,再用貶值後的貨幣償還前債。當一般老百姓的收入都是以不斷貶值的「滿達特」來計算時,革命卻讓商人賺進了更多的錢。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投機方式:聰明的金融界人士以貸款方式購入貨物,此乃一石二鳥的交易,一方面物價因物價缺乏而不斷上升,這讓他們的報酬越來越高,而另一方面貨幣又不斷貶值,這又讓他們的貸款負債越來越輕。頁124

 

第七章:金融世家的閃耀崛起

猶太巷、羅斯契爾家族成為歐洲「第六大勢力」、滑鐵盧的精采出擊三節。

 

所有出現在十八世紀的大宗金融交易、私人貸款或國家借貸,只要涉及大筆資金的交易,就幾乎一定會牽涉到一個如雷貫耳的姓氏—羅斯契爾家族(die Rothschilds)。這個家族在短短數十年間,由原先居住於法蘭克福猶太巷中的貧窮家庭,一手打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金融王朝,並成為在巴黎、倫敦坐擁皇宮般豪宅的金融財閥。……所以本章我們將先簡介其家族成為金融巨富的發跡過程,並一併介紹羅斯契爾家族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投機盛世,……頁128

 

雖然沉浸在豐收的歡樂中,但羅斯契爾家族仍馬上深自警惕,僅記著花無百日紅的道理。戰爭期間他們能以銀行家之姿到處受各國政府攏絡,……戰爭結束後他們的優勢不再,許多競爭對手臂將群起逐鹿。羅斯契爾家族若想繼續保住其歐洲頂尖金融世家的地位,顯然得使出渾身解數,以更高超的商業手腕繼續縱橫金融界。……頁139

 

第八章:蒸氣中的鐵路投機客

蒸氣時代的來臨、英國人:鐵路建築的先驅者、屬於投機者的美好年代、羅斯契爾家族跨足鐵路業、為巴黎人打造玩具火車、競爭對手、鐵路出現的正是時候、柏林股市的狂飆年代、汽船與火車、美國的第一批鐵路股王、一八五七年的股市崩盤、殊死戰、令投機客覬覦的偉大計畫十三節。這章講述新科技鐵路興起與羅斯契爾家族的影響力及鐵路投機至泡沫化演變過程、投機手法,值得省思。

 

投機客經常在股市中設下圈套,讓許多人對他們的行徑嗤之以鼻—但事實上,大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都參與過投機客的陰謀,並且成為他們的幫兇。因為,若是只讓事情自然發展,沒有眾人的前仆後繼,沒有眾人對成功的盲目信任,還有為此所砸下的巨額資金,那麼不論是新的科技發展或經濟改革都不可能開展的如此迅速。諸多實例可證,而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就屬鐵路發展以及與其相關的股市榮景;頁142

 

一八○四年,蒸汽機進一步被運用到鐵路這項偉大事業上,而往後數十年鐵路事業更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並可說是導致十九世紀主要投機盛事發生的關鍵因素—十九世紀的投機盛事幾乎都與鐵路業息息相關。頁143

 

榮景與危機在發展中不斷輪替,榮景時總伴隨發生駭人的物價飛漲,危機時有會帶來嚴重的失業問題。商業行為不過是現代版的強到行徑,工人的生活狀況依舊悲慘。為了掠奪無知百姓的富商可以做出任何無恥的行徑。十九世紀出現了無數蓄意詐騙的企業,但政府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頁147

 

羅斯契爾家族錯失了在第一時間利用此新發明賺錢的大好機會。這全得歸罪於倫敦的拿單實在觀望遲疑了太久。當他意識到這個賺錢的大好時機時,已經太遲了。還好這個精明的銀行家很勇於反省,不會固執己見。他自己錯失了在英國投資的大好機會,難道還要讓巴黎與維也納的兄弟同樣錯失良機?……一八三五年,時機終於成熟,位高權重的梅特涅表示他將鼎力支持羅斯契爾的鐵路興建案。「滿心敬畏與謙恭的行庫經營者」撒拉孟.羅斯契爾正式向奧地利皇帝提出鐵路興建權的請求。頁151

 

一八四五年七月二十一日鐵路正式通車。接下來數十年,「北方鐵路」將持續為羅斯契爾金融帝國帶來龐大收益。……至此興建鐵路不再只是一項經濟事務,而是愈來越具有戰略價值。頁154155

 

這個啟示做生意眼光獨到,快準穩狠的遠見魄力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們該培養的觀察力,否則很容易錯失良機。

 

華爾街第一次經歷大規模股災是在一八五七年。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華爾街股市在震盪走勢中不斷將指數推高,製造了長期的多頭榮景。頁170

 

「所有美國鐵路公司的管理階層,上至公司的總裁,下至清理煙囪的工人,都在偽造工作日誌,都在從事無恥的欺騙勾當。……。」整個鐵路業包藏了這麼多骯髒汙穢的內幕,無怪乎有一天要全體沒落。來得容易的錢,通常花起來也很慷慨,但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景氣被持續炒熱:頁171

 

第九章:傑.古爾德的黃金陰謀

華爾街的「圈內人」、位出擊做好準備、古爾德騙了所有人三節。

 

十九世紀華爾街金融界充斥著西部騙子的無恥行徑。美國境內雖沒有經歷革命,但當時美國金融界的混亂程度卻同樣令人嘆為觀止,金融人士的行徑膽大妄為到幾乎可以用無法無天來形容。而這也正是當時股市投機客的最佳寫照。尤其是人稱股市「圈內人」的這批傢伙,他們總是用盡各種手段與伎倆,在市場上發動精緻慎密或卑鄙無恥的投機陰謀,掠奪廣大無知投資大眾於無形。頁183184

 

這一章我們所要介紹的「好搭擋」,一是活躍於一八六九年股市的投機大亨吉.費斯科,一是聲名狼藉備受憎恨的傑.古爾德。頁184

 

在這章中有將其投機手法述明,讓我們知道投機客是如何投機,其手段之高令人佩服。但也我們警惕,任何投機都不很長久,都有泡沫的時候。要懂得上車,也要懂得下車。過分貪心滅亡的腳步更快到來。

 

美國之所以會形成南北對立其實並不像他們自己所宣傳的那樣,是為了解放黑奴—這不過是他們因心虛,為了要師出有名而找來的藉口罷了。事實上這是一場北方新興工業家與南方傳統大農場之間的利益衝突,北方新興工業家為了保護市場而要求課徵進口稅,而南方農業主則為了延續既得利益而力主自由貿易—不僅希望在美國,甚至希望在歐洲,都能暢通無阻的販賣其所生產的菸草、棉花等農產品。保護主義(關稅貿易制)與自由貿易僵持不下,於是只有訴諸戰爭了。頁186187

 

第十章:開創者的年代:投機者的盛世

戰爭揭開序幕、巨額賠款湧入德國、騙子成群、維也納崩盤、危機迅速蔓延五節。

 

所以全面性的崩潰似乎成了無可避免的最後結果。但唯有經過這樣的殘酷淘汰,才能去蕪存菁,才能讓迷失的群眾重新找回現實。不過,耳後健康的基礎將更有利於精華部分的繼續茁壯。頁198

 

「業餘騙子所捅出的簍子,通常比專業騙子還要更大。」頁204

 

「……說也奇怪,怎麼越窮的人運氣就越差,越容易碰上騙人的勾當。」……因為大多數的投資計畫之所以要大肆宣傳,無非就是要吸引投資人、混淆投資人,要讓投資人糊裡糊塗的把錢掏出來。而越窮越想賺錢的人就越容易受騙上當。而且投機榮景發展到最後通常會演變成全民運動。頁205

 

炒地皮的投機行為讓建築成本持續攀升,而最後這些成本還不是都要轉嫁到房價或租金上嗎!頁207

 

……而這些新興企業家最得力的幫兇就是報章雜誌。這些企業通常會聘請專人打點他們與媒體的關係,他們會付給記者非常優渥的佣金,讓記者在報紙上幫他們炒熱投機氣氛。頁207

 

此番經濟危機對某些國家的影響甚至持續到一八七八年至一八七九年。此後,各國才得以在一片低迷氣氛中漸漸冒出些許樂觀看法。但在這之前,……許多徘徊在破產邊緣的企業,開始大量裁員及減薪。資金緊縮,各種消費行為趨於保守,影響所及各行各業都受創嚴重。一八七三年爆發的這場全球性經濟危機,似乎就像是一場為即將在二十世紀三○年代登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預做彩排。頁216

 

第十一章:二十億法朗消失叢林

美夢成真、英國人「佔領」蘇伊士運河、興建巴拿馬運河的第一筆數百萬、不斷投注的資金後援、此劇的最後一回四節。

 

這章講述「世紀傑作」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開鑿興建過程的艱辛與當中資金籌措所產生的相關醜聞及投機角力。法國人會對興建巴拿馬運河如此熱衷,甘願花費二十億法郎冒險弄到血本無歸。是因為遠洋貿易航線問題是首當其衝,若能縮短航線必能帶來更大經濟效益。亦如古埃及時期法老王色托斯一世(Sethos I)與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約為西元前一千四百年)為縮短航程而興建尼羅河與紅海間的運河同樣的原因。

 

由於英法間的世仇競爭以及財源上、技術上克服問題,法國一共花了十年又七個月完成蘇伊士運河啟用。當中股價的變動競爭及後來面臨破產的埃及總督秘密與狄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商討託售手中的蘇伊士運河股票過程本章有詳述。

 

一八七九年某天開始,法國有了這個興建成功例子,接著就有興建巴拿馬運河的雄心。這個更困難的問題除了開鑿興建上的技術克服外,龐大的財源集資就是一項大問題。雷賽接手興建運河工程的巴拿馬運河公司是以發行股票集資,但是不幸,不如預算的如意而爆發嚴重超支的問題。其間雖有許多資金的後援投注。可是仍更需撒下大筆資金去解決本來預估七年可以完工,但實際已嚴重落後的進度。雷賽本人對賄賂原本反感,可是已無回頭路。決定發行彩券大肆宣傳並運用賄賂與背後的官商勾結。兩年過去仍未完工,其間籌得了近八億五千萬法郎資金也所剩無幾。最後爆發巴拿馬醜聞,讓法國人賠掉二十億法郎,還賠上法國聲譽。九年後,美國人花了四千萬美金購得巴拿馬續建權。一九一四年八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同時,巴拿馬運河也正式完工。細節過成本章有詳述說明。

 

第十二章:物價節節上漲

擴張負債、一九二三年:從零開始、史丁諾斯善用通貨膨脹的契機、蘇俄的「盧布革命」、法朗戰役五節。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怒潮吹襲,世界各國財政無一不受負面影響,只是程度各有不同。……這筆龐大的費用絕非單靠逐年稅收就能攤平。驚人的赤字似乎只有仰賴更多新貸款及發行新鈔票才能解決。頁236

 

章講述大戰過後的各國經濟困境與處理方式,不過可以看出大多數的政治人物目光淺短,只會打算眼前或為下次組閣競選預做準備。戰後可以看出從零開始的艱辛路程,但也隱藏百廢待舉的經濟投機。眼光精準的人可以再亂世時期創造不可一世的偉業同時也等待一個泡沫化的來臨。

 

史丁諾斯之所以能讓事業擴張的這麼迅速,主要歸功於他對時代潮流的精準掌握,以及他那獨到的眼光與遠見。頁247

 

第十三章:華爾街崩盤

咆哮的一九二○年代一節說到,同時,全球各國還都身為通貨膨脹與經濟蕭條所苦。不過,就在這滿目瘡痍的頹廢景況下卻隱藏著無數機會。頁260

 

經歷了戰爭苦難與戰後貧窮,如今世界終於有了復甦跡象;……在此期間美國人更發明了消費性貸款;……。頁261

 

一片榮景,但美中不足、華爾街高檔盤旋二節。可以看到老百姓都能玩股票與大戶投機客競爭,而鋼鐵產量與農業經濟、公共建設,這一切的美中不足,卻絲毫動搖不了全球股市的榮景。股市榮景造就了許多「白手起家的股市大亨」。同時投機客的炒作手段敘說的詳細。

 

當時的股市投機猶如一項設計完美的系統,……這些人都是股市中的超級投機客—還經常會連成一氣、共同作戰,……一起玩弄無知的投資散戶於股掌間。頁268

 

在誰能預見災難將臨一節中可以看到每個人對於災難來臨看法不同,解讀不一,警覺就不一樣了。

 

股市榮景持續了這麼多年,到底為什麼會開始崩盤?最簡單的回答就是:每次股市榮景都只能持續到當中所有的動能被耗盡為止。也就是說,當所有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者都已將全部資金投下後,股市再也無力出現新的買單,股市榮景就會結束。頁275

 

信心崩潰、累及歐洲、萬丈深淵三節中說明美國股市的情況不是很樂觀,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金色的一九二○年代」在這一天明確的畫下句點,「咆哮的一九二○年代」就此結束。因為沒有人能釐清,到底是股市崩盤引發了經濟不景氣,還是整體經濟出現困境所以才引發股市崩盤?「美國一打噴嚏,歐洲就感冒」、「一個無力承擔自身費用的經濟體,再用光自己先前累積的資本,而且資金又外流的情況下,最後剩下的將會是無法解決的失業問題。」美國股市變遷在這三節中有詳實提到。頁276292

 

第十四章:伊瓦.克洛伊哥的火柴王國

這一節說明白手起家的百萬富豪伊瓦.克洛伊哥傳奇發跡及泡沫。後期的經營命運如此不順令人同情令人借鏡。想想天時地利人和往往是致富不能不依靠的運氣條件。

 

以火柴躍上世界舞台一節說到將火柴公司轉變成為一家控股公司,而克洛伊哥事業中最精彩的部分還在於放款業務。但在火柴大王的死因謎團中也指出所犯的錯誤。……千古不變的金融法則告訴我們絕對不能以短期貸款來籌集資金去支應別人的龐大長期放款,但這卻正是克洛伊哥放款予歐洲各政府的要命方式。……。頁302

 

第十五章:IOS的發跡與殞落

孔費爾的求學過程與早期經歷一節中說明,公司的名稱「海外投資服務」,(Investors Overseas Serice)簡稱「ISO」,……這家公司成立之初只花了三百美元,……事實上IOS能在市場上迅速竄起,主要原因在於:「伯尼」(Bernie)這個靈活且具旺盛企圖心的創辦人,還有他那套打造百萬金融帝國的精闢見解。頁310

 

可見的靈活頭腦與精闢見解懂得分析隱訊息,往往走在領導地位。

 

IOS的「投資理財顧問」所運用的銷售技巧其實並非創新。他們亮麗的銷售業績其實是根植於豐富的實戰和不斷地接受在職訓練。……就有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其課程內容主要是教導學生如何即席演講以及說服。……。頁313314

 

這個啟發了,現在的學生似乎沒膽不敢在課堂上表達自己見解,這些學生通常腦筋空白知識有限,無法對於及時的訊息提出個人看法。上了兩學期的經濟史課程常看到這種現象,沒有時常練習深廣精闢的見解是無法與人競爭的一種弱勢。想成為傑出銷售人員、演講者、客服人員、顧問等職這個訓練是不能疏忽的。

 

創造屬於自己的基金、棘手的難題、幸運之神的眷顧、瘋狂的股市持續加溫四節中提到。從「基金的基金」(FOF)再度敗部復活,複雜的交叉持股現象,曾經風光一時過。文中提到的「未上市股票」、「企業基金」對於不明白如何炒作交易方式的讀者可以懂得其中的風險及手法。

 

攸關存亡的關鍵時刻、世紀大騙局二節中,可以看出IOS公司走向泡沫化的原因,……而且還發生了一宗史上最大的詐欺案。對於IOS所面臨的雙重困境—營收銳減與股價慘跌,……。頁339

 

這章有關IOS帝國的發跡與殞落已然交代完整。回顧這場災難,其實也有其正面意義,提高對各種外國投資基金的法令限制。設立證券交易監督單位來嚴格取締類似IOS這樣的金融機構。

 

第十六章:韓特的教訓:銀市慘敗

在熱衷投機的韓特家族一節中與在上課播放的影片「搶錢大作戰」、「華爾街」中也有類似韓特家族的影子。看到這其實自己多培養豐富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仍然可以比專家還會賺錢。不一定專家說的話都是正確的。適度貪婪或許是好事,但過度的貪婪就會壞事、誤事。股票、期貨都是一種容易一夕致富的遊戲,內線交易是取得一夕致富的關鍵。可是往往要有這種能耐,道德上必須要有敢於做違法的勇氣,一切看在錢的份上將道德與金錢遊戲規則置於一邊。像這種情況應該是一直循環的老方式,可是卻是常用、管用。但是過於貪婪往往不知見好就收,一直貪得無厭將是淪為失敗的下場。電影華爾街一片上課時有放映過,相互印證電影與書本的述說,讓我們印象加深與體會。

 

所謂期貨交易,也就是等到契約到期後才履約交割。不過,大部分買賣期貨的投資人都不是真的想在期貨市場上買豬、買雞或買白銀,他們只是想藉期貨來投機或避險,所以在交割日之前他們通常就會平常。頁346

 

當期貨價格下跌時,經紀商就會立刻要求客戶補足保證金,不然他將賣出契約—也就是專業術語所說的「代客平倉」。頁350

 

韓特家族就此沒落?一節中最後第二段。在此次白銀榮景中,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真正賺到錢的反而是大多數的散戶和小老百姓。……但事後證明,這些平民百姓對市場的反應其實還比許多期貨專家來得更準確可靠。

 

第十七章:投機泡沫幻滅

投機泡沫成行一節中提到。其實發動攻擊的幕後黑手經常是這些公司內部的高級主管,因為只有他們最清楚公司到底價值多少錢。……所謂「垃圾債券」就是一種利率固定的有價證券,但無人知道它所允諾的高額利息到底能不能兌現,……而掠奪者藉由發行「垃圾債券」,卻可順利取得資金大展鴻圖,進行其財力原本做不成的生意—收購企業。

 

在市場氣氛熱絡、泡沫幻滅、經濟體系陷入恐慌、意外的拯救四節,可以明白美國股災的發生始末與存款準備金的危機運用、危機處理方式。

 

第十八章:不平靜的年代:一九九○年代的股市震盪

債權人與投機客手中的阿根廷一節中提到,阿根廷政府的問題同樣是財政支出過多,但收入太少。大批負債讓國家背負了沉重的利息,這些利息最終還是要由人民來共同償還。沉重的國家負債拖垮了原本富裕的生活水準。頁377

 

國家的財政錯誤—不論是地方政府或是中央政府每年的財政支出都多於收入—導致國內資金大批外流。資金外流的越多,國內當然就越匱乏了。頁378

 

霸菱銀行倒閉事件一節和課堂上播放的影片「A錢大贏家」相呼應,如果看不懂電影中的起因始末、或在新加坡期貨交易所,期貨操盤過程至倒閉之間的細節。這個章節補足了許多迷惑與對李森的行為觀點。頁379387

 

本片較重要的省思是期貨和選擇權是高風險的商品,不像股票只會賠掉你出的錢而已,期貨和選擇權賠的可是無限大,而霸菱銀行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不夠嚴謹,讓尼克李森可以超過衍生性金融商品授權額度交易,不幸投機失敗,造成近14億美元虧損。本片也可以當成『危機管理』的適當教材。

 

其實,縱使傾霸菱銀行所有財力,也不足以拯救日本的經濟困境,單單一家霸菱銀行又怎麼可能獨立對抗日本總體經濟之不景氣。此後日本股市更長期的進入了低迷走勢。……頁387最後一段。

 

第十九章:日本崩盤: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二年

在日本的全盛時期、「盛世危機」、全國陷入投機風潮、烏雲蔽日、十年的經濟不景氣五節中說明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原因始末,對於不了解日本經濟泡沫化始末,及不明白至今為何無力改善的讀者,本章算是講述清楚。

 

日本強悍的經濟實力完全反應在一九八七年十月股災後日經指數強勁的反彈力道上。不斷上漲的日本股市,……當時似乎沒有筆投資股票更容易賺錢的方法了。如果再透過融資進行投機,那獲利就更驚人。頁390

 

害怕發生「盛世危機」。他們的憂慮是對的,因為日本人正毫無節制的購買一切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的財富多到無法估計—但他們的父在同時也多到不可勝數。頁393

 

日本經濟振興無望,其中還有一項原因是深植的裙帶文化,……另一項重大原因則是日本的黑社會!……供養黑社會乃是「有利於企業運作」的行為。……這種悲觀心態還阻礙了健全與有效的經濟復甦之可能性。頁399

 

第二十章:一九九七年東南亞金融風暴

最後預演?索羅斯大敗英格蘭銀行(一九九二)、令人忌妒的成就、自找的困境、獵人正伺機而動、動員、不流血的野蠻戰役、殺戮與分贓、慘烈戰役又一則: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的巴西金融危機八節。

 

其實只有當市場本就潛在不平衡狀態,並且能看這種不平衡,懂得善加利用,掌握時機,才能成功的在市場中進行投機炒作。歐洲經濟聯盟與貨幣聯盟在制度設計上本就充滿瑕疵,加上歐元走勢的各種強制規定,讓索羅斯有機可乘,順利在匯市中掀起狂暴。若沒有這些既存因素,衝動的貿然炒作,那麼就算是索羅斯也會弄得血本無歸。頁405

 

亞洲的權威領導人普遍認為所謂的「亞洲價值」,例如遵守紀律、努力好學、認真工作等美德正是亞洲經濟成長的最佳保證。而西方國家則因為「道德價值的淪喪」以及「過度強調個人權利的結果增加了社會成本」等因素削弱了國家競爭力,……亞洲小虎之所以能維持多年高經濟成長率於不墜,主要原因在於人民勤奮、知足並樂於受新技術,又加上友善的投資環境、優惠的賦稅政策、國家干預較少,配合有效率的行政機關各項投資優惠措施,還有民間的高存款率。但這些都只是一部分事實,因為凡是皆有兩面,這不過是其中一面,就像亞洲小虎在薪資成本上較具競爭優勢,其工資只有西歐國家或美國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水準。但另外一方面其嚴重的產業選擇偏好與企業背負巨額外債等現象,也為其發展埋下隱憂。頁406407

 

而國際貨幣基金的援助行動更絕非出於事後的自責或是基督徒大公無私的愛,事實上他們不過是害怕亞洲金融危機將延燒到西方。……亞洲金融危機還有可能在世上其他經濟體中再度上演,並且可能危及各項經濟事務的正常運作。所以國際貨幣基金以貸款援助亞洲小虎,其實不過是為了防堵亞洲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禍及西方自身的經濟結構罷了。頁416

 

第二十一章:「新經濟」垮台

萬事起頭難、新股發行掀起搶購熱潮、貪念、危機潛藏、轉捩點與死亡名單、無數財富盡化灰燼、魔法學員七節。這章說明新科技商品股在陸續推出後,剛開始也有人懷疑這些新市場能不能帶給經濟上的獲利。同時人們的飛蛾撲火投機心態,在這章仍可以看見其盛衰過程。

 

事實上,德國人最初對所謂「新市場」中的各股市充滿疑慮的。新科技、提供線上服務的網路、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toB)、通訊事業、手機業務等這些新興產業到底能不能長期發展下去?……後來電腦的價格大眾化了,心通訊媒體所帶來的機會與優勢,例如便利性與省時性為廣大群眾所認同後,這些新產業才真正得以讓企業寄予無限希望。……簡而言之,在此上演的其實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新工業革命,而這種革命總是同時為人帶來無窮的展望與危機。頁424425

 

但此時卻正是所謂的「空頭」高唱凱歌的時刻。因為他們只要用少許的保證金就能借得融券,並且立刻賣出(即所謂的放空)。待指數下跌後,他們再以較便宜的價格回補股票(專業術語稱為沖銷),歸還券商。指數下跌為他們帶來豐盈的獲利。空頭本身根本不需要真的持有股票就可以不斷賣出,這讓股市出現沉重的賣壓,並導致股價指數不斷下滑。但空頭最終還是要補足所有放空出去的股票,所以若要終止賣空動作,讓空頭徹底回補,就必須有真正的買盤介入,將指數重新拉回上升趨勢—如此才能徹底終止跌勢,頁441

 

股市中最常用到一項技術分析就是本益比,也就是盈餘與股價間的關係。本益比被認為是用來評估股價合理性非常重要的一項工具:本益比的數值低,表示這檔股票仍值得買進,本益比的數值高,就表示這檔股票的股價被高估了。但一般投資人只是望文生義的將公司的盈餘與其股價連想在一起,根本不管這檔股票的價格是否已經過高。只要某家公司盈餘增加了,大家就馬上會聯想到股價也將上漲。頁442

 

第二十二章:恐怖主義衝擊股市

攻擊事件、雖非本意,媒體仍是恐怖分子的幫兇、股市連鎖反應、內線消息—恐怖分子的內線交易?四節。

 

在某些國家,組織嚴密的犯罪集團對經濟事務有著重大影響力,甚至能影響一國之股匯市,頁447448

 

恐怖攻擊顯然已切中經濟要害。世界似乎因此陷入一片慌亂氣氛中。正如預期,不久之後油價真的大幅上漲。市場上各類股票無一例外的慘遭大量拋售。當然情況最慘烈的還屬各家航空公司。……這波連鎖反應甚至累及旅遊業,……而受恐怖攻擊影響最直接的行業應該要算保險業了,……股價藍番下挫,銀行類股也慘遭波及不得倖免。……各大報財經版更紛紛以「恐怖攻擊將導致經濟衰退」做為醒目標題。突然間汽車以及各種奢侈品都成了乏人問津的產品。許多以往績效卓著的公司也一一發佈獲利警訊。……放空投機客確掌握了大好契機,……各式基金皆以融券方式借得股票,不斷放空賣出。股價指數也因此受到嚴重打壓。……高賣低買間的價差必能為他們賺得豐厚利潤。此時,大多數的股市投資人只得將資金轉而投資於基金或購買債券了。頁451452

 

所謂圈內人(insider)指的就是那些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比一般人早一步獲得即時資訊的人,並且因為知道內線消息所以能夠搶先一步預測可能發生的後果。例如公司的經營者通常能比別人早一步知道公司即將發生的財務危機,內線交易讓他可以因此利用買進「賣權」(Pust)的方式,讓自己賺進大把鈔票。通則即是:只要能預知明天將發生的事,就有機會在今天先為明天的豐收做好佈局。不過,任何奠基於內線消息的交易都是被禁止的,並且必須受到法律制裁,因為它嚴重違反了股市交易的公平性。頁452453

 

結語

九一一恐怖攻擊所造成的股市震盪,以及「新經濟」所造成的股市崩盤,都不會是重創股市的最後一樁因素。……過去的歷史雖然不會再次重演,但其中的規律性卻是不變的。只要剖析崩盤過程,我們就不難發現每次崩盤都有相似的預兆:首先是不斷放出好消息,讓投資人各個滿懷希望,並利用這種樂觀的氣氛將指數節節拉高,然後在眾人一片看好的追聲中,讓貪念促使股價徹底偏離實際面。但此時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足以讓投資大眾或投機客從迷醉中驚醒,立刻恢復理智,然後毫無預警的,指數將突然猛烈下跌。但社會大眾仍然無法記取教訓,只要事件被逐漸淡忘,投資信心再度恢復,股價就會又慢慢緩步攻堅,然後在次上演同樣戲碼。頁455

arrow
arrow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