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是哪學期的作業,後來的期末考仍是出來考。雖然早已經是滾瓜爛熟,但看到原始毀壞的檔案就回來後,仍有美好回憶。。佛學概論真是一門興奮課,鑒於現今宗教的混亂。搞懂佛學概論,往往不容易被神棍、宗教斂財所騙,而且堅定原有的信仰。而且有助益於讀經典時候想要選擇的法門依據。曾有一段時間專研唯識宗,一段時間專華嚴宗、法華宗卻不曾紊亂就是如此。這是個人經驗。
一、請解說「三法印」和「四聖諦」的含意。
所謂三法印,三法印是區分佛法與外道的準繩。印,就是印證,就是以此三項準則印定某法是否是正實的佛法。一切法與這三法印一一契合的,便是佛法,若不能完全契合的,就非佛法。所謂「若無此三法印,即是魔說,而非佛法」。三法印是佛法精義之綜合,所謂:「該攝佛法而立三種之印法」。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項根本佛法。此三項義理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故稱三法印。經典若有此「無常、無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說,即是佛說,否則即是魔說。此語未見於巴利語系經典,漢譯雜阿含經卷十則有類似之說法。
1、諸行無常
又作一切行無常印、一切有為法無常印,略稱無常印。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意謂一切世間法,生住異滅剎那不住。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一切均屬無常。佛法中的無常,絕對不是斷滅,而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的情況,這就是人生和宇宙中,一切現象的真理。
2、諸法無我
又作一切法無我印,略稱無我印。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世間萬法,自時間上看,生住異滅,剎那不息,找不出有一個永恆和常住的主體;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真實之萬物,亦無真實之我。不僅有情眾生之五蘊中無我,實則無情之萬物中亦無有真實之我(主宰)。
3、涅槃寂靜
又作涅槃寂滅印、寂滅涅槃印,略稱涅槃印。涅槃,譯為圓寂,亦譯為滅。大乘義章云:「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譯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一切眾生有我執之故,不知生死苦,而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所以我執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無我執,則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故佛說涅槃之法,以出離生死之苦,得寂滅涅槃。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深悟法性寂滅,而獲得的解脫。由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現象,並無任何永恆的實體存在,祇是剎那生滅的連續狀態。無常是空,無我也是空,因此,釋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為根本而有的緣起觀。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的。
四聖諦又稱四諦法、四真諦、四諦,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與根源也是佛陀體悟的生命實相,證得的解脫之道。諦,審實不虛之義。。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故稱四聖諦。四諦大體上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其中,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據中阿含等經論所說四諦之義,即:
1、苦聖諦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審實世間事物,不論精神或物質悉皆為苦;亦即對人生及環境,認為世俗之一切,本質皆苦;何故?吾人時常不得不接受各種果報與現實,在此當中,身心被迫呈現苦惱之狀態。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
2、集聖諦
集,招聚之義。一切的苦果,其因乃在於吾人的煩惱與業,故能招集三界生死輪迴。業有身語意三業,煩惱有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大煩惱,其中惡見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合稱十種煩惱,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集諦就是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
3、滅聖諦
滅,即寂滅;是苦滅無餘的意思,以已離輪轉生死為相。我們所有的貪愛,永斷無餘,斷除苦之根本─欲愛,則得苦滅,無染無著,寂靜隱沒,可入於涅槃之境界。滅諦就是關於滅盡苦、集之真諦。涅槃不是滅無,而是捨離種種業的積聚,滅卻一切痛苦,解脫三界生死苦惱,勝妙功德的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
4、道聖諦
道,能通之義。涅槃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證得。順此道而修,能離輪轉生死而入於涅槃。滅苦之道,乃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之境。這種道,以履中庸而求解脫,故名中道,亦曰正道。佛轉法輪時,說八正道,後又增為三十七道品,但這祇是廣略之分,內義無別。
二、何謂「八正道」其內容為何?
「八正道」亦名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到支、八聖道分、八賢聖道、八正聖路、八正路、八正法、八直道、八品道、八直行。所謂「正道」者,可令眾生苦集永盡,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正見
人生要有正確的見解或正確的觀念,修學佛法的人,正見更為重要。《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如果人生終日妄想顛倒,這叫做想倒、見倒、心倒,主要的就是沒有正見。《華嚴經》上說:〔正見牢固,離諸妥想。〕所以要想遠離妥想和顛倒見,就要正見牢固。《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其實正見就是真正的智慧,什麼是真正智慧?若以學佛修行證果的聖者來說,要得到無漏的無分別智,見到四諦的真理,方可石為正見。有了正見的智慧,才能觀察到世間萬法的現象果報,都是由因緣和合所生起,都是在緣聚緣散的生滅變異中,也是人生無常苦空的實相。
2、正思惟
既見四諦之理,了知世界人生的真相,的確都是無常苦空,再加上正思惟的意志,令真智慧增長。《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瞋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若人能修慈心,可止瞋恚想,能修悲心,可止害他想。若能夠無瞋無害,則心清淨,具足柔軟,這必須正見有力,其正思惟,才能作到。
3、正 語
就是正當的言語,善良的口業。例如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必須說話真實,不花言巧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說真實語、說正直語、說稱讚語,以及說柔軟語,這些都是正話。能時常說正話,令人生信心,令人生歡喜,對人有利益。
4、正業
是指身業正當的行為。《瑜伽師地論》說:〔或於住時,於己追求衣服等事,苦行若住,若生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如而住,是名正業。〕即指生活習慣,有好規律,就是正業。於十善業中,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業,名身正業。
5、正命
指正當謀生活命的方式,捨離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求食等諸生活資具,例如對經濟來源要合理,道德應重視,社會要和諧,感情要淨化,如是等活命,是為正命。在《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中說:〔如法追求衣服、飲食、及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例如開賭場、屠牢場、或販賣殺生用具等,以此謀生,都非正命。
6、正精進
又名正方便。精而不雜、進而不退,就是努力斷惡修善。經上說:〔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而在《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更說:〔懈怠是一切惡道之根本,是生死之種子,世間一切苦惱,皆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當精進,捨離懈怠。
7、正念
又作諦意。即是指正道清淨意念,不生雜染邪念,正念諦觀〔身受心法〕四念處觀:
(1)、觀身不淨~諦觀身內,充滿糞尿,涕唾不淨,眾穢所集,不應貪愛,妄生執著破除我身愛執,藉此修行淨道。
(2)、觀受是苦~諦觀世界苦樂感受,無非是苦。生老病死,固然是苦,當快樂變幻消逝時,亦是無常,因此佛說:〔樂壞名為懷苦。〕是故〔應觀人生是苦〕。
(3)、觀心無常~即諦觀此心,念念生滅,時時變遷,猶如猿猴野馬,難以駕馭,心念變化無常,忽而天堂地獄,忽而惡鬼畜生,故應〔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諦觀諸法,因緣所生,皆與自性。諸法如幻如化,自體了不可
得。五欲塵勞,世間萬物,無一自主,故日〔觀法無我〕。
8、正定
即修行正確的禪定。收攝散亂身心,令心專注一境,以培養智慧的能源,充實悟道的方便,故名正定。
三、請簡單敘述說一切有部的主要思想。
說一切法部簡稱「有部」,因主張「一切法皆為實有」而得名。「有部」對諸法的分析頗為細密,在分析色法時,提出極微說,也主張人我雖空,但集起來一切現象的六十七法卻是實有的,同時認為法體是永恆存在的。說一切有部特重「阿毗達磨」(abhidharma,譯為「對法」,為分別說),並由此發展出其的哲學思想體系,向來被視為是承繼原始佛教學脈的正統,有部亦以正統自居。據《異部宗輪論》言有部成立世俗補特伽羅的理由,在於有情眾生具有執受種種經驗,相續不斷的特質:「有情但依現有執受、相續假立。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有少法從前世轉至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有部由世間生死有情皆具執受之經驗功能,佛教雖言無我,但在六識背後應有一統一者作統攝的工作。其次,有部認為三世皆為實有,法體各自住於一世,所以能轉移的,不可能是法體,而是世俗補特伽羅。有部對於一切法的解釋,可分二部分來說,一是人我(補特伽羅),二是法我。有部雖否定人我實有,但肯定法體的恆存,因此,基於「三世實有,法體恒存」的根本思想,自認識作用與業果相續的受報立場,提出了世俗補特伽羅的說法。有部的世俗補特伽羅之說,儘管其理論不能完全避免與佛陀否定有某種最終實在的衝突,雖然有部不承認補特伽羅的和合假我具實有義,但在和犢子部同樣肯定補特伽羅之價值方面,至少肯定其在流轉輪迴的「主體」義上立論的價值。
四、請說明「犢子部」的中心思想。
西元二、三世紀由聖上座部所分出的犢子部,由於提出補特伽羅的說法,而被稱為是「附佛法外道」。犢子部的中心思想即在「非即非離蘊我」或「補特伽羅」。犢子部基於:一.認識活動(感覺、思考 )的統一者,二.記憶保存之主體,三.善惡業報之主體,四.修道成佛之主體,五.佛經中常有關於「我」的立說等五個原因,依蘊界處(三科 )假施設名,成立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正因為語詞上援引了耆那教的「補特伽羅」,怕被指為如外道的變相「我」說,所以犢子部採用雙面否定的遮詮方式,提出了「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原為耆那教的物質因觀念,一般意譯為「數取趣」,意為不斷地在五趣(或六趣)中輪迴之主體)。而犢子部成立「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的理論根據,主要是建立在蘊、處、界及三種假名施設(受施設、過去施設、滅施設 ),其主體之設立為必要條件。犢子部以「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作為輪迴主體的具體理由,在:一.從前生轉至後生需有輪迴主體,二.記憶的需有保持者,三.統一六識的主體,四.能使眼等諸根增長的本位。在《俱舍論》卷三十「破我執品」中,可見到犢子部對補特伽羅明確的肯定:「若定無有補特伽羅,為說誰轉生死,不應生死自流轉故。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諸有情無明所覆,貪愛所繫,馳流生死,故應定有補特伽羅。』」)可知犢子部是從生死流轉主體之必要設立,來肯定補特伽羅的意義。犢子部補特伽羅觀念是建立在與五蘊非即、非離,非假非實,不一、不異的關係上,而這種關係正如同《俱舍論.破我執品》所作的薪火之喻。「非即蘊」是說補特伽羅不即是五蘊,但「非離蘊」則是說補特伽羅離不開五蘊而立說。換言之,非即蘊非離蘊說的是補特伽羅與五蘊不即不離的關係。而犢子部在說明成立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之原因的同時,同時也藉著五蘊與補特伽羅之間「不一不、非假非實、非即非離」的關係,來界定補特伽羅的性質。犢子部主張有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與其業力說有關。因為犢子部將業力視為物質性的東西,肯定補特伽羅實有,不似說一切有部將業力歸為「思」的純心理狀態,認為身語業不是真正的業,所以無記性。而由於犢子部的肯定業力實有,所以認為身、語業也是有記性的,此乃其肯定業力除了心念之力外,也具有現象性之故。所以非即蘊.非離蘊補特伽羅雖作為犢子部輪迴理論中的主體,仍為五蘊所成,離不開形下的因素。
一、請說明瑜珈行派的學說要點。
瑜珈行派的學說要點是:一、安立大乘唯識,萬法不離心識,離心識之外,則無任何獨立存在的個體。二、認為能夠變現宇宙萬物的是:阿賴耶識、末那識、前六識。三、主張心識具有「見分」(認識能力)和「相分」(認識對象)二種主要職能,認識的活動就是「見分」執取「相分」為對象的活動。四、根據唯識理論,利用「三自性」說,從認識論的角度解釋諸法緣起性空。五、把修習佛法的終極目標,歸結為阿賴耶識的轉依(轉捨有漏心識而為無漏智慧),以便了脫生死,解除煩惱。六、完成佛學名相的分析系統,建立「五位百法」(五位法所含攝的一切法),並且發展了佛家邏輯學(因明學)的方法。
二、何謂「格義佛學」?其重要性為何?
「格義」是佛學傳入漢地初期,當時講解佛典的方法,也就是把佛學名相和儒、道兩家哲學概念加以比附,例如以「無為」解釋「涅槃」以「五常」擬配「五戒」等認為可以量度(格)經文正義,故名「格義」。佛學初入中土,必須依附中國傳統思想才能被我國人士所接受。所以,弘揚佛學的人,在譯經和釋經方面,就借用儒、道兩家的辭語來解釋佛學義理,這種對中國傳統哲學觀點呈顯調性的佛學,就是「格義佛學」。
三、試述僧肇的般若「空」義。
僧肇認為「色即是空,不待色滅,然後為空」,宇宙一切都是由各種條件聚合而生,沒有永恆常在的自性,所以當體即空,不必等到事物消滅之後,才叫做「空」。也就是「即有而自空,豈假屏除然後為空乎」,僧肇曾著《不真空論》,以《放光般若經》所說「諸法假號不真」作為依據,立「不真空」義。「不真空」是指「不真」即「空」一切事物都依緣而生,皆是假名,假名即是不真,也即是「空」般若空觀主要在說明萬法「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不真空論》),也就是不否認「有」「無」的存在,而是主張「有」「無」的現象都不真實。僧肇倡言「即萬物之自虛」,即在肯定萬物存在的基礎上,指出其本性空寂。現象作為假相,它畢竟存在,所以是「非無」但是現象由緣而生,並非恆常的存有,所以是「非有」。「象形不即無,非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僧肇認為萬物是「有」和「無」的統一;一方面是即有即無,另一方面是非有非無。這種情形好比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因此萬物存在,但不真實,所以是空,故名為「不真空」。
四、試述「空諦」、「假諦」、「中諦」的意義,並說明空、假、中三諦為何能夠圓融?
慧文禪師閱覽《大般若經》後把佛智分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對三智的解釋聯繫起來,主張三智可由「一心」中證得,由此確立「三智一心」的觀點,又讀《中論》,認為此論「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所表達的「空」「假」「中」就是三諦,「三諦」(空諦、假諦、中諦)亦可由「一心」中得,稱為「三諦一心」。強調的是,「佛智」需要「一心」頓得。把這個道理用在止觀實踐上,就叫做「一心三觀」,也就是在「一心」中同時觀照「空」、「假」、「中」三者的統一。可見「一心三觀」就是要觀萬境於一心,也就是把萬象森然的客觀事物完全納於「一心」之中。
智顗將慧文的「一心三觀」轉化為「三諦圓融」。就理上說,三諦只在「一心」,一心之中,具足空、假、中三諦,人們一念心起,既有「空」又有「假」又有「中」;既是「空」又是「假」又是「中」三諦既然「祉在一心」,「一念心起」即具三諦,所以三諦便可以圓融無礙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