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期末的指定書,摘要討論,把一學期的美好回憶給保存下來。是非對錯誰是誰非都付笑談中。畢竟都是花不少心血整理的。

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威權統治有效運作與變遷的派系途徑解釋

第二節:概念界定與派系結構變遷的理論建構

第二章:戰後初期的派系政治

第一節:接收時期的臺灣派系生態環境

第二節:陳儀治臺的理念與基本統治架構

第三節:派系政治對陳儀統治行為的挫傷

第三章:威權統治重建時期的派系政治

第一節:蔣介石撤退來臺後的統治架構與策略

第二節:對中央黨國體糸內派系的整頓

第三節:對光復初期全島性派系的整頓

第四章:威權鞏固時期的派系政治

第一節:派系發展與雙重結構的建立

第二節:青年才俊政策與地方派系替代

第五章:民主轉型期的派系政治

第一節:蔣經國後時代的國民黨中央派系政治。

弟二節:地方派糸在中央派系重構及民主化過程中的角色與地位。

第六章:結論

第一節:派系政治與威權統治變遷的一般化理論

第二節:派系政治與臺灣的政治民主化

第一章:緒論

1.在統治集團的內部,蔣介石是以一種政治學上所謂的「依持主義(clientelism)」來維持他的威權統治。這種依持主義的權力操控模式,不僅存在國家機器的內部,有效地掌握統治社會內的追隨者,也展現於國家機器的外部,動員控制了整個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

2.在政治社會中,依持主義使蔣氏父子得以構築地方基層政權的統治聯盟,有力地掌握長久以來存在於臺灣社會的地方派系。在市民社會中,蔣氏父子先以「國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來組織各行各業的利益團體,卻不讓它發揮應有的功能,而以依持主義來操控這些團體的領導階層。

3.在經濟層面上,由美援與土地改革後的穩定農業經濟,逐漸朝向發展民生工業的第一次進口替代,不久即轉向以出口輕工業民生用品的出口替代時期,隨即右轉向自行生產機械設備建全產業發展的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在完成這幾個階段的經濟發展後,台灣的經濟已被深深地整合入國際經濟體系。

4.在社會層面上,國民政府的撤退來台,帶來大批的政治難民,加上戰後嬰兒潮,造成臺灣人口的快速成長,配合著前述的經濟走向,農村人口開始向都市大量集中,整個社會也由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商業社會。

5.在政治層面上,韓戰的爆發促使美軍重新協防臺灣,因而穩住了失敗來臺的國民黨政權,但是隨著韓戰、越戰的結束,一種暫時放下武器,卻又不斷進行軍備競賽的冷戰登場,冷戰無疑地使臺灣的國際地位下降,如此持續經過一段時間,資本主義世界開始與共產主義世界和解,最後連美國總統尼克森也到中國大陸去訪問,此舉更直接衝擊著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後冷戰時期臺灣終於被迫退出聯合國,並與世界主要國家斷絕外交關係,國際局勢的不利,反過來衝擊國內的統治體系,威權統治的正當性受到嚴重的質疑,反對運動的興起,帶來臺灣政治的自由化與民主化。

6.所謂的「多元主義」,指的是一種利益代表體系,在此一體系中,選民可依自己的意願組織各種不同的利益團體,不受個數限制,也沒有由中央到地方的層級約束,完全在一種開放競爭的環境下,無任何團體可壟斷利益代表權,其成立也不需國家機關的准許。相對地,國家機關也不透過挑選團體領導人或利益連結(interest articulatioo)來控制該團體。

7.所謂的「統合主義」,指的是國家機關跨越傳統社會部以經濟產業的分際來垂直分割社會,把個人血制編織進入法定的職業團體,包括各種資方的產業組織及勞方的工會機織。這些團體在同一地區同一性質的產業僅能組織一個,與多元主義的自由結社不同,完全水平壟斷該產業的利益代表。又每一職業團體,都依中央到地方作層層分割,上下隸屬、層級分明。國家機關透過給予這些社團壟斷的代表權,以換取對該社團領導者挑選權與利益要求的監控權,進而獲致對該團體的有效動員與支持。

8.所謂的「依持主義」指的是以「恩庇一依隨二元聯盟關係(patron-client dyadic alliance)」來完成對政治社會體系的動員與控制,派系政治即為其中的具體表現。這種「恩庇一依隨」關係是一種附著於既存政治社會體制中,不平等權力地位的行動者間的非正式、特殊互惠關係。它的存在反映出統治菁英或恩庇對體系中非個人化的權威領導方式極端不信任,必須依賴廣泛而活絡的初級團體關係,去完成各種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依持主義通常存在於不對等的權力與地位的行動者間,其中「恩庇者(patroos)」具有較高的權力地位。

9.所謂的「民粹主義」指的是未經由組織化,而以政治運動直接向都市勞工階級或鄉間農民群眾尋求政治支持,或以反既存體制意識形態,尋找非勞工部門選民支持的動員方式。

10. 我們擬將過去五十年的臺灣政治變遷過程分為四個時期:

一、戰後初期。時間大約從臺灣光復,到國民黨撤退來臺。這一時期臺灣政治的宥徵是接收與復原,由外來的大陸政治菁英成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替代過去的日本殖民政府,獨佔島內的統治權力,實施軍事與政治合一的威權統治,以推動臺灣戰後的經濟復興及新政權的確立工作。

二、威權統治重建期。時間大約從國民黨撤退來臺,到黨改造及土地改革完成。這一時期臺灣政治的特徵是掃蕩與重整,一方面透過黨改造重整黨中央的權力結構,集權於蔣家兩代父子的領導,另一方面治理整頓統治集團內部的派系政治,削弱源自於大陸的中央層級諸派系,拆解光復以來所形成的全島性本土派系,建構完成一個以蔣家為領導核心的現代威權政體。

三、權政體鞏固期。時間大約從威權政體重建完成後,到反對黨成立為止。這一時期臺灣政治的特徵是,除了對岸的共產黨外,島內外已無明顯的反威權統治勢力存在,也沒有任何團體有能力推翻威權統治,威權統治者可根據其一貫的意志,進行強勢的領導。

四、民主轉型期。時間大約從解除戒嚴、強人過世起到目前為止。這一時期臺灣政治的特徵是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反對黨成立、戒嚴解除、長年不改選的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全部退職,使過去的威權統治鬆動,朝向民主的未來。

11.所謂「二元聯盟」,根據Carl H.Laoae的定義,指的是一種存在於兩個個人之間,以交換恩惠(favors)及提供及時所需(oeeds)為目的的自願性協議。定義中所謂的「兩個個人之間」的關係,強調的是一種直接、面對面、經由有意識接觸所建立起來的關係,有別於兩個人因佔在某些職位或地位所自動取得的關係,且在後來的交換過程中,必要時能符合隱密性的要求。

12.派系間的鬥爭法則有下列幾個特點:無毀滅性、陰狠性、防禦性、平衡性、無意識形態性、唯利是圖性、零和賽局

第二章:戰後初期的派系政治

1.光復後臺灣本土的上層社會,既分成「半山派」[1]、「臺中派」[2]、與「阿海派」[3]三足鼎立的局面,則它與新政府間的關係又如何呢?簡單來講,陳儀對這三個派系的基本策略是:利用「半山派」,排斥「臺中派」,打擊「阿海派」。

2.最後島內臺人三大派系間的關係,則處於敵對競爭的關係,基本的鬥爭邏輯是,半山派挾著與新政府的優勢關係,為拓展政治空間而打擊本土既有的政治勢力,面對此一新的情勢,臺中派採取退讓觀望立場,阿海派(特別是蔣渭川系)則以國民黨中央其他派系為奧援,主動反擊。

3.所謂陳儀的「戰後復興主義」,是我們對陳儀治臺思想的一個總結,簡單來講是以集權主義推行孫文所主張的發達國家資本,來完成戰後重建的工作。從一些歷史的發展經驗看來,推動戰後復興工作,集權政治最容易被引用,何況是沒有民主傳統的中國,不過陳儀卻在政治面的集權外,又大大的增加了經濟面的集權,也就是擴大國家機關對經濟生產分配的介入與控制,陳儀稱此為「必要的國家社會主義(necessary state socialism)」。

4.陳儀推動臺灣戰後復原的工作,主要的理念在於不以增稅加重臺灣省民的負擔,而希望透過公營事業收人來維持各項經費。在公營事業急待整理未能達到正常生產前,則暫時以貿易及專賣兩項收入來負擔省政主要的開支。陳儀的這項理念看似一種不擾民的善意,但事實上也是受制於現實環境的結果。因為對於一塊重新納入統治範圍的領土,整個政權的基層結搆需要花一段很常的時間才能建立起來,此一時期的政府各項行政不可能很有效能,何況徵稅是一項高度複雜的行政工作。

第三章:威權統治重建時期的派系政治

1.國民黨主要是以四種經濟特權來攏絡地方派系:(一)政府特許下的區域性獨占經濟活動。這包括銀行、信用合作社、非信用合作社(如青果合作社),農漁會(主要是其中的信用部門)及汽車客運公司。(二)省管行庫的特權貨款。凡是有機會當選省議員的縣級派系都可以分享。(三)省政府及各級地方政府的公部門採購。主要是公共工程的包攬,特別是在建設經費比較充裕的縣市。(四)以地方政府公權力所換取的經濟利益。又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表面上合法的假公濟私,例如利用都市計劃或公共建設規劃來進行土地投機炒作;另一類是以公權力來掩護寡占性的非法經濟活動,例如經營地下舞廳及賭場。國民黨以上述四種地方經濟特權來拉攏地万派系,以換取個別的地方勢力對中央威權統治的支持。

2.大陸失敗撤退來台後,蔣介石決心強化「蔣經國系」的力量,培養蔣經國為接班人,乃從黨政軍特四大方面著手。首先是整頓特務情冶系統,讓蔣經國直接指揮控制。蔣介石非常清楚情報組織是一個威權統治國家不可或缺的控制工具,當年他所以能在國民黨內「鬥倒群雄」,完全得力於「力行社」、「復興社」等秘密特務組織。抗戰勝利後,他繼續與中共鬥爭,所以會垮得那麼快,那麼徹底,多少與軍統頭子戴笠意外身亡,整個情治系統無人能夠清楚戴笠的單線佈局,呈現一片混亂有關。現在他既決定要栽培蔣經國為接班人,首先就必把整個情治系統的權力重新收回來,交給蔣經國去領導。1949年7月蔣介石命軍統出身的忠實追隨者唐縱擔任召集人,籌組一個整頓國內情治系統的組織一「政治行動委員會」。

3.其次是整頓軍事系統。第三是整頓黨務系統。另外蔣介石為了讓不是軍人出身的蔣經國,也能逐漸掌控他所掌握的軍隊,乃仿效蘇聯紅軍組織,在軍中設立政工體系,讓留學蘇聯熟悉政工制度的蔣經國進駐軍中指揮系統。

4.全島性派系過度的發展與擴張,不僅背離了國民黨中央原來設定的目的,更帶來嚴重的派系衝突,惡化了島內的政治生態環境,甚至釀成二二八事件。在國民黨撤退來臺,重建威權統治的時期,自然要成為被整肅的對象。首就半山派而言,半山派的重要成員,如游彌堅、黃朝琴、劉啟光、李萬居,在光復之初即早返台,本來被賦予協助陳儀政府重建臺灣的重任,但後來卻在臺灣發展派系,與本土既有勢力競爭衝突,最後導致二二八事件的發生。

5.國民黨中央既認為半山派:挾勢奪權、離間臺胞、挑播政府,在「二二八」事件中同意暴民組織偽政府「臺灣人民政府」,事變擴大後又諉過於他人,實要為整個事件負最大的責任。這樣的許定,遂種下國民黨完成黨改造,重新站穩腳步後不久,半山集團即迅速被摧毀的原因。除了半山派的遭遇外,臺中派與阿海派的處境也相差無幾,都遭到削弱拔除的命運。

6.蔣介石對光復初期島內所產生的全省級地方派系,亦採取逐次拔除勢力的作法。從這些派系主要的成員出身背景來看,半山派是以具有大陸經驗、曾替國民黨做過事者為主,臺中派是以具有日據時代島內政治運動經驗者為主,阿海派是日璩時代的御用紳士與部份反日份子的結合,林頂立派則是半山中的反半山派。

第四章:威權鞏固時期的派系政治

1.蔣介石自大陸撤退來台後,為了重建威權統治,對自己統治圈內的中央派系,採取拉攏團派[4]、打壓CC派[5]、虛懸政學系[6]、替換孔宋財經系統[7]、整頓軍統[8]等手段,一方面重新鞏固自己的權力,另一方面則逐步栽培「蔣經國系」。當黨改造完成,過去的主要派系領袖,除了陳誠外,已不復當年的獨霸一方,又逢韓戰爆發(1950年6月),美軍重新協防臺灣,蔣介石的威權統治獲得進一步的鞏固,開始翦除美方在台扶植的兩位政治人物:當時的省主席吳國楨及陸軍總司令孫立人。

2.蔣介石提名嚴家淦當副總統,以作為蔣經國繼位的,橋接人選,過程並不是很順利。副總統一職,黨內並非沒有競爭者,當時的總統府秘書長,也是政學系的領導人張群,呼聲就很高。為了順利蔣經國的接班,蔣介石勸退張群,提名嚴家淦作為副總統人選,以輔佐蔣經國他日當上國家元首。蔣介石為報答張群接受勸退,在士林官邸新蓋建築,請張群比鄰而居,並發布命令,任命張群的兒子,學理工出身的張繼正,擔任屬於經濟發展範疇的經合會副主委職位,同時兼任該會秘書長,不久又不次提拔,歷任行政院秘書長,經建會主委,財政部長,一直當到中央銀行總裁。

3.張群接受勸退,嚴家淦順利當上副總統,蔣介石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接班工程,可以說大致完成。1975年蔣介石過世,嚴家淦由副總統繼任蔣介石所遺留下來的總統任期。1978年3月第六任總統選舉,蔣經國以黨主席身份派人徵詢嚴家淦意見,嚴家淦見來者即拿出現預先準備好的推薦蔣經國競選總統書。之後,蔣經國以98.34%的得票率高票當選,順利完成權力接班。

4.威權重建時期國民黨掃除了光復初期島內三大派系,但對三大派系所結合的地方勢力,因為力量實在太大,也太普遍,全省各處都有加盟者,因此在壓制為首的派系領袖,或派系領袖,或投獄、或驅逐出政治舞台,拆解這項政治結盟後,國民黨卻不能不再度利用原先附從於三大派系的地方勢力,因為國民黨的外來政權屬性,不能沒有本土勢力的支持,又要辦理地方選舉,更需要地方派系代為動員選票,在這種現實政治的考慮下,只好暫時容許地方派系的存在,不過卻先採取侷限化、平衡化、經濟籠絡的策略,限制並操控地方派系的發展,等到威權完全鞏固,蔣經國接班大勢底定,再逐步加以替換。

5.從以上中央到地方派系發展的描述,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威權鞏固時期,一個以蔣家父子為軸心,中央及地方雙重派系結構的建立。在中央層級的派系有CC派、團派、孔宋集團、政學系、中統、軍統等等,在地方層級則全省21個縣市,絕大部份的縣市都至少擁有兩個以上的派系。中央層級的派系固以蔣介石(先)蔣經國(後)為宗主,地方縣市層級的派系,仍然以蔣家父子為宗主,這主要是因為臺灣的地理規模較小,能夠讓中央派系宗主直接與地方派系領袖進行結盟,再加上當時國民黨政權所面臨的處境(外來政權屬性及中共宿敵威脅仍在),使得中央的領導人願意頻頻到地方來走動,與扈從的地方派系領袖作面對面的接觸,這種情形在蔣經國主政時尤為明顯。

6.就中央層級的派系而言,此一時期先後有CC派、團派、孔宋集圓、政學系、中統、軍統、官邸派、蔣經國系、黃埔或陸軍系統、空軍系統、海軍系統等11個主要派系。其中黃埔、CC派、團派、孔宋集團、政學系、中統、軍統、蔣經國系是大陸時期派系的延伸,官邸派、空軍系統、海軍系統則是來台後逐漸崛起。各派系的勢力極不平均,規模有大有小,初期以黃埔、團派、CC派最具實力,孔宋集團、政學系在遷台後不久已成點綴,相反地「蔣經國系」則逐漸崛起,透過救國團、政工等體制的設置,不斷充實壯大,等到C C派、團派的主要領導人退出政壇,「蔣經國系」終於獲致「獨尊」的地位。

7.其次再就具派系背景者而言,又可分為前述11個主要中央級派系、半山阿海等全島性地方派系、以及縣市級的地万派系三次類。縣市級地方派系人物擠入中央委員會的行列,一直要等到1969年的第十屆中央委員才首開記錄有1名,以後則逐屆略有增加,不過仍維持緩慢成長,一直到蔣經國過世前夕的第十二屆,在全部150位中央委員中仍只有8名,與官邸派同佔5.3%。蔣經國過世後的第十三屆則驟增到24名,佔全部180位中央委員的13.3% ,威權統治強人過去對地方派系的壓制,不讓它們滲透到中央國家機關來,在此再度獲得證明。

第五章:民主轉型期的派系政治

1.我們基本上認為「後蔣經國時代(post-Cbiaog Ching-.Kuo era)」,國民黨中央的派再系政治,是一場派系結構由原先的穩定進入不穩定,再由不穩定進入穩定的演化過程(參見圖五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李登輝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鬥爭,逐漸填補過去二蔣所扮演的角色,成為穩定派系結構所需的「至高領袖」,達到我們所建構的派系結構穩定類型。

2.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在不到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李登輝依法順利繼承總統職位,但對於是否亦順勢代理國民黨主席職位拖延兩個禮拜遲遲未能決定,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這期間傳出了以秦孝儀、曹聖芬為首的「老官邸派」,準備擁護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出任黨主席。1月16日合眾國際社臺北分社,發出了一則外電,指出一項對國民黨中常委所作的私下徵詢(priv ate poll)顯示,在三十一位中常委中有壓倒性的多數支持李登輝出任黨主席,反對俞國華或黃少谷等「元老派」出任黨主席。

3.「為了鞏固領導中心」,當時的秘書長李煥遂策動由俞國華為提案人,領銜提議推舉總統李登輝兼代黨主席,並由三位副秘書長宋楚瑜、馬英九、高銘輝分頭奔走,請中常委連署這項的提議。一封來自士林官邸蔣宋美齡的信函,要求李煥打消推舉代理黨主席一事,改以中常委輪流擔綱,集體領導黨中央。李煥甚感為難,但衡諸時局,實有必要讓李登輝繼任黨主席,經與俞國華及當時的總統府秘書長沈昌煥商量後,沈俞二人支持李的原先決定,但為了不對宋美齡的提議做立即反對的反應,而過於冒犯,決將推舉代理黨主席一事順延一週。宋美齡獲悉李煥的決定後,1月26日晚上要蔣孝勇直接打電話給俞國華,阻止俞在隔日的中常會提案。楚瑜見勢在會議即將結束前發難,道出今天的中常會上本有俞國華提案所有中常委都連署的推舉代理主席一事,指責俞最後為什麼沒有堤出來,……經協調延到蔣經國奉厝之後再行提出,既然大家都主張現在就討論,他也表示支持。經過此一番折騰,李登輝才能順利代理主席成功,而「老官邸派」也在中常委的聯手下敗退。

4.李煥受命組閤後, 最後由李登輝裁示兩項原則: (一)人事以安定為原則, (二)政務委員及有必要異動的部會首長,由李煥自行決定。不久李煥小幅度更動了一年前李登輝所主導的俞內閣,主要是把內閣中陳履安的勢力去除,包括交通部長郭南宏、政務委員沈君山,另外無黨籍老政務委員高玉樹亦下台。行政院秘書長則收編原屬李國鼎人馬的玉昭明,以替代俞國華的心腹錢純。李煥小幅改組內閣,李登輝則按照原先的約定尊重李煥的決定未加干預,「雙李體制」一開始便在這種相互妥協,看似客氣的架構下完成。但是客氣的背後卻隱含著對彼此政治實力的忌諱,以及無法敞開胸懷、知心的合作。

第六章:結論

1.基本上我們認為國民黨作為一個統治集團,主要是透過「依存主義」建構派系,再運用派系來操作國家機器,進而動員與控制整個社會(包括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曾)。因此派糸運作功能是否產出,派系結構是否穩定,對它的統治能力有著顯著的影響。

2.其次是威權統治重建期,國府剛剛撤退來台,以反共及收復失土為由,逐漸建構出一套動員戡亂體制,向一元領導集中,戒嚴與黨禁實施,使權力多元主義極其有限,僅剩一些非正式的準團體—派系透過輿論檢查以及學校教育的控制,官定威權心態已逐漸取得霸權地位。

3.第三威權政體鞏固期,此一時期動員戡亂體制已經確立,並繼續維持強勢運作,一直到最後幾年才遭反對勢力突破。官定威權心態也長期保持著霸權的地位,惟在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後開始受到強力挑戰。

4.最後民主轉型期,此一時期動員戡亂體制已逐漸解除,政治社會上不僅反對黨突破黨禁成功,帶動了組織新興政黨的熱潮,市民社會中各種自主性社會團體、社會運動機構也不斷湧現,突破了有限的多元主義。

5.總結這四個階段的威權統治強度,戰後初期屬於中上程度,威權統治重建期則逐漸轉強,威權政體鞏固時期則達到最高峰, 一直到最後才下滑,民主轉型期則威權統治逐漸消退,但並未徹底消除。

6.首先是戰後初期,派系鬥爭可以派系鬥爭可以說相當激烈,不僅有政學系、軍統、 C C派之爭,更有半山、阿海、臺中派的相互攻擊。當時在臺最高領導人陳儀,僅是政學系要角,蔣介石則不在臺灣,因此臺灣的派系結構中,至高領袖並不存在。雖然陳儀與半山派所形成的統治聯盟合作無間,但卻備受C C派的牽制與攻擊。

7.其次在威權統治重建期,派系鬥爭屬於中度激烈,孔祥熙、宋子文被拒於國門,陳立夫遭放逐,而蔣經國系則逐漸崛起。蔣介石撤退到臺灣後,透過黨改造以及派系整頓,仍穩穩居於至高領袖的地位。另外他與團派的陳誠所形成的統治聯盟主軸,也相當程度的密合,才能整頓壓制其他派系。

8.第三在威權政體鞏固時期,派系鬥爭在逼走吳國楨、軟禁孫立人後逐漸轉弱,陳誠因病去世、張群被勸退,都沒有引起太大的派系衝突。蔣介石雖然在後期去世,蔣經國則順利繼承為派系結構的至高領袖。整個統治聯盟可以說相當整合,不過後期因為打壓地方派系而出現裂痕。

9.最後在民主轉型期,派系鬥爭一度很激烈,國民黨中央分裂成主流派及非主流派,後來鬥爭逐漸趨緩,但始終未平息。派系結構中的至高領袖,因為蔣經國去世一度不存在,後來李登輝逐漸取得此地位,非主流派的要角關中、邱創煥都承認並接受了新至高領袖的安撫。統治聯盟雖在上層分裂成主流派及非主流派,但主流派很快地與地方派系形成新的統治聯盟,成功地應付來自黨內外的挑戰,不過最近主流派與地方派系因為查察賄選而出現裂痕。

[1] 成員十分龐大複雜,除了派系領導人多為半山外,更迅速在本土社會吸納許多成員,特別是光復初期新興社團領導人及各項選舉中脫穎而出的地方菁英。由於此派主要領導人的政治背景、事業方向與活動範圍,並不完全相同,甚或相互衝突競爭,因此整個半山派內部可再分為:游彌堅系、黃朝琴系、劉啟光系、李萬居系、王民寧系、連震東系、李友邦系、客家系等八個系屬。

[2] 此派以林獻堂為首,林氏出身臺中林家大地主,為日據時代臺灣五大首富家族之一,但卻負民族思想,於1921年創設「臺灣文化協會」,作為推動島民民族意識的啟蒙運動組織,並先後領導「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十餘次,透過非武裝鬥爭方式,向日本殖民政府要求殖民地的自我解放,而在島內享有卓越聲望。

[3] 由於「半山」、「臺中」兩派先後形成,於是兩派之外尚有具群眾基礎及政治活動力的省籍菁英統被稱為「阿海J,不過「阿海派」則專指由蔣渭川與許丙兩人結合出來的派系。蔣渭川為日據時代反日社會民族主義路線領導者蔣渭水的弟弟,許丙則為板橋林家帳房出身的殖民政府御用紳商。兩人的基本政治背景及思想路線本極不相容,但由於日本戰敗殖民政府垮臺,抗爭的焦點不再,同時光復後兩人又前後為「半山」派所打擊以致入獄,故有出獄後為共同對付「半山」而匯合。雖然如此兩人仍各自網羅自己的成員,保有自己的系屬,其中:1.為蔣渭川系2.許丙系。

[4] 全名為「三民主義青年團」,但作為一個派系則指以陳誠為首的黃埔校友會勢力,及後來成立的「三民主義青年團」。陳後來又出任三青團的書記長,輔佐團長蔣介石動員學生青年出來為抗日效勞,故一般以「團派」或「三青團」勢力名之。

[5]主要領導人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二人為蔣介石的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兒。陳其美遇刺後,蔣將他們收留在身邊,委以黨的組織工作重任,其中陳果夫先後出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秘書、妥員,蔣介石率車北伐期間凍更代理組織部長,成為實際負責黨務者。1927年蔣第一次下野,將黨務交給陳負責,不久即傳出陳在黨內組織「中央俱樂部」,英譯為Central Club,此為C C派名稱的由來(或謂陳的英文為Cbeo,二陳即C C )。後蔣復行視事,陳仍任組織工作,不久陳的弟弟立夫亦自美學成歸國,加入黨務工作,出任中央組織部調查科長,即所謂的「中統」,二陳在黨內勢力日漸龐大,而有謂「蔣家天下,陳家黨」的戲稱。

[6] 脫胎於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學會」,該會為張耀曾、谷鍾秀、楊水繫寺一批舊國民黨國會議員於1916年在北京創立。1918年段祺瑞解散舊國會另成立新國會(即安福國會)後,政學會成員紛紛南下,到南方政府尋找新的政治機會,初與滇桂軍閥唐繼堯、岑春愃、陸榮廷等合作,後因蔣介石當時正苦無行政專才,無以與國民政府內汪兆銘所掌握的行政系統相抗衡。遂透過蔣的結拜兄弟張群的中介,政學會的首腦楊永泰首先成為蔣介石軍事行營的秘書長,另有:吳鼎昌出任實業部長,張嘉璈任鐵道部長,翁文灝任行政院秘書長,陳儀任軍政部政務次長,而張群本人也出任蔣的外交部長,這股在行政系統上輔佐蔣的統冶行為的勢力便被稱為「政學系」。

[7] 實際領導人為孔祥熙及宋子文,孔的繼室為宋子文的大姐宋靄齡,因此宋為孔的內弟。孔出身山西錢莊世家,宋則為海外華僑宋嘉樹(英文名Chariles)之子。

[8] 軍統全名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統計調查局」,成立於1938年。但是作為一個派系,它指的是以戴笠為領導核心的特務系統,成立的時閒更早,可追溯到1927年蔣介石下野後,為能繼續掌握黃埔軍校畢業學生的行動與態度特允諾戴笠成立的一個秘密特務小組織一「調查通訊小組」,由其擔任組長,成員包括:王天木、唐縱、張炎元、徐為彬、胡千秋、周偉龍、黃雍、馬策、鄭錫麟等人,也就後來所謂的「十人團」。1932年,戴笠與滕傑更集結黃埔校友成立「力行社」,取法法西斯組織形式,作為效忠蔣介石的秘密特務組織,力行社不設機構,對外則包裹以「革命軍人同志會」及「革命青年同志會」等兩個二級外圍組織,及一個第三級外圍組織「復興社」,而實質的核心則為力行社,由蔣擔任社長,戴則任特務處處長。及至軍事委員會統計調查局成立,戴的復興社特務處即為該局的骨幹,戴並親任副局長,掌握實際權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