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題目入學頭個學期花了三個多月所做的作業整理。那時老師要求收集材料後做個整理期末繳交。雖不用很標準,但要有基本格式。有引用部分前人之作。重新校正彙編。雖然龐雜不符論文標準。但重要的是,加入自己的看法而這些見解。為我在期中期末考的申論題,很有新意寫出自己的見解獲得高分。這草稿雖不完美,因時常用到還是保存的好。也是一種美好回憶,雖然唸書很辛苦可是我喜愛辛苦的滋味。不願腦袋空空,胸無點墨活著,我還是喜愛裝滿墨水的好。

楚漢相爭之《史記•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相關研究

壹、研究動機:

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有了這樣的感懷才有探討的動機,我的思維心緒很容易觸景傷情又多愁善感,甚至對於結果有著不勝噓唏之嘆阿。

2.「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并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註一),正因為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註二)的如此觀念。統一大業一直是歷代君王一生志業最高準則,所以在「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註三)爭霸中,產生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彼可取而代也與大丈夫當如此也、或是「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又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註四)的豪語。在統一大業的歷史中,產生許多人世間的道理與故事,供後人在茶餘飯後之際訴說個人心中的感懷、激勵奮鬥之心、聊表心中夙願。

3.「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是否真如<沁園春‧雪>說的那樣,也是要探討的目的之一。本學期上課的範圍都在史記最重要最精采的部份中(高祖本紀跟項羽本紀),試將上課中所討論出的問題,參閱若干書籍與論文,做了一番小小的研究探討。也方便日後陸續增修所發現問題與錯誤。這篇報告雖然經過仔細的校正,然學生才疏學淺,錯誤亦所難免,未盡完美之處尚請老師指導。

---------------------------------------------

l   註一: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并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謀誅之,作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三國演義》

l   註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語的出處見諸《左傳》(據是晉杜預(222─284)注,唐孔穎達(574648)的《春秋左傳疏》,收在清阮元(17621849)所刊的《十三經注疏》之中,大化書局出版,台北,民六十六年)卷四四〈魯昭公七年〉,略云:「無宇曰: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注〉:詩、小雅:濱,涯也」(頁4445上)。上引是一般人所知這句話的來源。然而杜征南(注)中提到《詩經》中的(小雅),然這句話有更遠的源頭。仕邦因檢《十三經注疏》中的《詩經》,在其書卷十三之一的〈小雅‧四月〉中找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頁994上)之語,是知無宇所引述出自(小雅)中的(四月)詩。至於以「溥」代「普」,是古以好用假借字的習慣使然。

l   註三:<沁園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l   註四:『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後漢書‧班超傳》

貳、前言:

1.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其子嬴胡亥即位,與宦官趙高狼狽為奸,先後殺害其兄贏扶蘇,以及蒙家兄弟蒙恬、蒙毅。之後開始了一連串的屠殺,任何大臣或皇子只要涉及小事,便立即逮捕,如其兄嬴將閭及同母兄弟三人、贏高等。西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楚懷王與將領們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後來,命劉邦向西奪取土地,派項羽前往救援趙國。趙高仗恃著嬴胡亥的寵愛,建議其在深宮中閱覽奏章,不出席早朝、主持會報以及接見高級官員。李斯對此感到不滿,遭趙高毒手,李斯坦承不諱,冤枉而死,處以極刑,死後宰相由趙高繼任。揭開楚漢相爭的序幕。

2.項梁起義後,征集精兵八千,項羽做了牌將(副將)。為了便於號召,採納謀士范增建議,立前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建都於盱眙,仍稱楚懷王。項梁率義軍在和秦軍戰鬥中接連取勝,產生了驕傲輕敵思想。結果在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被秦軍章邯指揮的軍隊打敗,項梁戰死。定陶之戰後,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將趙軍圍困於鉅鹿(今河北平鄉)。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兵救援。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今河南安陽南),便畏縮不前,屯兵四十六天。當時,陰雨連綿,起義軍缺衣少糧,處於困境之中。項羽當機立斷,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他為上將軍,並命他立即揮師北上救趙。

3.項羽率車進抵漳河南岸與秦軍隔岸對峙。他先派當陽君英布、蒲將軍帶領二萬精兵渡河,切斷秦軍運糧通道。隨後親率主力渡河,鑿沉船隻,毀壞炊具,燒掉營舍,每人只帶三天口糧,這就是著名成語「破釜沉舟」的由來。一到戰場,楚軍便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把秦軍包圍起來。項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楚軍個個勇猛殺敵,一以當十,九戰九捷,大敗秦軍,俘獲秦將王離,殺死秦副將蘇角,迫使秦副將涉間自殺,解了鉅鹿之圍。在項羽軍與秦軍激戰時,各路諸侯援軍卻縮在壁壘上觀看,不敢參戰。戰鬥結束後,項羽召集援軍將領,他們「入轅門,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成了諸侯軍的統帥。

4.鉅鹿戰後,項羽乘勝追擊,秦軍節節敗退,軍心渙散。章邯見大勢已去,率二十萬秦軍投降了項羽。項羽卻在西進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繩池東)下令將這二十萬降卒全部坑殺。這時,另一路起義軍劉邦乘秦軍主力被項羽牽制在鉅鹿,關中空虛,占領了咸陽。 項羽大為不滿,率軍破關而入,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北)。當時項羽軍四十萬,劉邦軍不足十萬,雙方力量懸殊。劉邦自度力量不敵項羽,便採納張良計策,拉攏項羽叔父項 伯,親自到鴻門請罪。鴻門宴上,觥籌交錯中閃爍著刀光劍影。項羽的謀士范增幾次舉起所帶玉塊,暗示項羽殺死劉邦,項羽卻優柔寡斯,被劉邦借故逃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的故事。項羽依靠強大兵力,暫時壓制劉邦。引兵進入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記》。項羽挾其軍事上的餘威,以諸侯上將軍自居,發號施令。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部分地區),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個諸侯。封劉邦為漢王,王漢中、巴蜀,企圖限制劉邦勢力的發展,使其不得東進。結果養虎貽患,導致漢軍勢力日後捲土重來。

5.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引起諸侯和功臣不滿。先是田榮據齊反楚,項羽急忙率軍討伐,劉邦便乘隙東進。公元前2088月,漢軍從漢中潛出故道,打敗項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東進,直抵陽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項羽與齊軍交戰之際,一舉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萬精兵還救彭城。此時,劉邦仗恃兵多將廣,麻痹輕敵。項羽軍則收復失地心切,鬥志旺盛。三萬楚軍在項羽率領下,出山東經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趨蕭(今江蘇簫縣西北),直抵彭城漢軍側背。戰鬥從拂曉開始,楚軍勇猛頑強,邊打邊衝。到了午時,已將漢軍打得大敗。楚軍追到彭城東北的泗水,漢軍紛紛落水,死者十餘萬。漢軍向南方山地潰逃,楚軍追擊至靈壁(在今安徽省)以東的睢水上,又殲滅數十萬人。劉邦只率數十騎逃出重圍,連妻子呂雉和父親太公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彭城一戰,項羽決策果斷,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敵不意,擊潰漢軍數十萬之眾,是戰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

6.彭城之役後,項羽乘勝進軍,在京邑、索亭間(滎陽西、南)同劉邦打了一仗,結果被阻於滎陽以東。雙方在成皋一帶相持兩年之久。這期間,劉邦採取了正確的作戰指導,扼守成皋,在持久戰中消耗對方實力,伺機反擊;項羽找劉邦決戰,又急攻不下。雙方力量對此發生了根本變化,漢軍由弱變強,項羽由強變弱。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發兵向項羽發動總攻,在垓下把項羽軍團團包圍。此時,十萬楚軍已兵疲糧盡,士氣低落。夜間又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項羽大為吃驚,便借酒澆愁,慷慨悲涼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罷飛身上馬,帶領八百騎突圍南去。來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只剩二十八人。想東渡烏江重整旗鼓,又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奮力拚殺一陣,遂橫劍自刎而死。

參、寫作技巧:

《鴻門宴》選自司馬遷的《史記》。描寫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後,為了爭奪起義勝利而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作者以嫺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許多富有戲劇性的難忘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

一、時代背景:

①、由於“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變,因此前209年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

②、劉邦、項羽也起兵江東。

③、項梁擁立老楚懷王的孫子為“楚懷王”,作為反秦勢力的傀儡首領。

④、楚懷王召集諸將結成反秦聯盟,命主力軍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

⑤、劉邦先比項羽入關破咸陽,退駐霸上(今陝西長安縣東)。後項羽率軍西來,屯軍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為了各自的目的,前20612月,在新豐鴻門舉行了一個藏有殺機的宴會。 

二、結構層次:

1段:交代兩軍駐地及兵力情況:

①、寫曹無傷告密,挑開了矛盾,是故事的開端;

②、范增進言,使劉邦、項羽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情節迅速發展。

2段:項伯為報私恩夜訪張良:

①、項伯夜訪,項伯本為報恩,卻被張良利用,使一觸即發的矛盾出現了轉機;

②、張良獻策,劉邦接納了張良的建議,先聯絡與項伯的感情,進而自我辯解,終於使項伯受其蒙蔽。這一情節的變化,使劉邦逐步由被動轉為主動。

34段,寫鴻門宴上的激烈鬥爭,是主體部分,情節發展的高潮:

①、劉邦謝罪,無誠心,言辭雖恭,實為迫於無奈。但在項羽面前絕不認錯,把責任推給小人。

②、項王設宴,也非精心策劃,這一情節使矛盾趨於緩和;

③、范增舉玦,目的很明確,但苦於得不到項王的支持,使矛盾又緊張起來;

④、項莊舞劍,意很鮮明,使形勢再度緊張起來。

4段,主要寫樊噲闖帳:

A.語言描寫:“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語句短促急迫,表現出緊張的形勢,忠勇的性格。

B.行動描寫,“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衛士僕地”“立而飲之”“拔劍切而啖之”,無所顧忌,無所畏懼,何等英武。

C.外貌描寫,“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著墨不多,卻極為傳神。文章巧妙地借機濃墨重彩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劉邦信而用之,項羽感其“義”,贊其勇,賜酒、賜彘、賜坐,張良則是導演兼舞臺調度,一切全由張良策劃。

567段:敍述宴會後的餘事:

①、劉邦逃席,間道至軍。

②、張良留謝,項王受璧而範增破鬥,暗示著鴻門宴後的鬥爭結局。

③、劉邦誅殺曹無傷,是故事的尾聲,呼應開頭。

三、人物形象:

①、在矛盾鬥爭中刻畫人物。作者塑造項羽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鬥爭中,圍繞是否對劉邦發動進攻,是否在席間殺死劉邦,對樊噲的越禮行為採取什麼態度,對劉邦逃席又採取什麼態度展開,人物性格鮮明。突顯項羽這個人物的缺乏政治遠見,沽名釣譽,為人不忍,剛愎自用,不用陰謀等等特質。

②、用對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劉邦和項羽的矛盾是鴻門宴中最尖銳的矛盾,司馬遷將這兩個主要人物形成鮮明對照,如劉邦的虛偽狡詐,與項羽的直率粗獷。

肆、鴻門宴座次探討:

一、筆者觀點:

①、項羽麾下之參與者如下:范增(參謀)、項莊(堂弟、部將)、項伯(叔父、部將)、陳平(項羽手下都尉)。

②、劉邦麾下參與者如下:張良(參謀)、樊噲(部將)、曹無傷(左司馬)。

1.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複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鄉坐。亞父南鄉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鄉坐,張良西鄉侍。

2.文字中「項王、項伯東鄉坐。亞父南鄉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鄉坐,張良西鄉侍。」東嚮坐者,面朝東而坐,亦即是坐在西邊而臉朝東邊。南嚮坐也即是指人坐於北邊而臉朝向南邊。下面二個解釋也相同。因此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這場決定歷史分流的鴻門宴中,大家座位的方向是,項羽坐在西邊,范增坐在北邊,劉邦坐在南邊,張良坐在邊。簡單說鴻門宴座位:項籍和項伯面東、沛公面北、亞父面南、張良面西。到此為止,各家解說應該是不會有任何的歧異。

3.比較有爭議性的問題是,劉邦的座位次序是否有被刻意降低,而藉以羞辱他的因素存在呢?依照余英時先生的看法是,他認為,自古以來,「南北向,君臣位」因此劉邦先生坐在南邊,象徵的是將其地位貶低成臣屬(劉邦、項羽入關前早已約為兄弟,項羽拜劉邦父太公為義父,且兩者皆為將軍身份,故地位理應相當)。余英時先生認為,座位尊卑次序應該是項羽>范增>張良>劉邦的。此一說法,頗為盛行,一方面似乎是有文可證,一方面又能符合史公意在言外的筆法。然而,太史公為當時之人,焉有不知道當時尊卑座位的次序呢?如照余英時教授的說法,則太史公下筆便犯了極大的錯誤。來看下面一段文字:

4.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僕地,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項王曰:「壯士,能複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5.當項莊舞劍情況危急之時,樊噲入內,於此,如真照余英時教授所說劉邦的座次最卑,那麼樊噲不管基於翼護劉邦或是按照身份,他都應該坐於劉邦身旁才是,然而,史記原文告訴我們,樊噲是坐於張良側,且「噲遂入,披帷(帳幕)西嚮立」樊噲披帷,則劉邦座位自應有帷可讓樊噲披,因此我們可以推知,項羽不但沒有故意貶低劉邦的身份,反而還故意優待他。如此一來,前後對照之下,不難發現,在鴻門宴中座位尊卑次序應該是 項羽>范增>劉邦>張良才是。其實,揆諸歷史,哪有想要殺人,還故意將想殺之人地位貶低的,大凡鴻門宴此類宴會,都是於對方不疑有他之下,酒酣耳熱之際變生肘腋,殺機突現。欲殺之先尊之才對,假若項王欲殺劉邦,他不可能會笨到故意貶低劉邦身份,以致讓劉邦心生警覺。暗殺行動是秘密的,除了少數參與計畫的人之外,一般的士兵是不會知道的,他們只會知道項羽要設宴款待劉邦,而劉邦不僅是一軍的將領,還是軍中的客人,雖是將領,但項羽畢竟是劉邦的長官,劉邦是下屬,只是位居於范增之下,項羽雖然有意羞辱故在座位上有此差別,但對劉邦的性命是不會有喪命的危險。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是面對各為一方的領袖,還有劉邦與項羽還曾在義帝處同朝為官過的情分,以及劉邦、項羽入關前早已約為異性兄弟(《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且兩者皆為將軍身份,故地位相當,見面三分情,論情論理都不可能說殺就殺那麼隨便,總是要説清楚講明白,所以才有鴻門宴舉行的必要。

6.簡單來說, 秦漢的座次尊卑,室內座次以西邊(坐西向東)為最尊,其次為坐北朝南,再次為坐南朝北,東邊的位置最卑。所以「項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嚮坐,張良西嚮侍。」應該是:

①、項王、項伯東嚮坐,最尊主位西面東),就是坐在西側(東嚮,面向東也),也就是說,是坐在張良的對面。

②、亞父南嚮坐。亞父者,范增也。次尊北面南),就是坐在北側(南嚮,面向北也),也就是說,是坐在劉邦的對面

③、沛公北嚮坐,再次之(南面北),就是坐在南側,以示臣服(北嚮,面向南也),也就是說,是坐在范增的對面。

④、張良西嚮侍,最末(東面西),就是坐在東側,侍於沛公旁從「樊噲從良坐,坐須臾」這句推敲應該此時是坐著(西嚮,面向東也),也就是說,是坐在項羽、項伯的對面。

⑤、推斷軍營出入口應該是東南邊,劉邦與張良等出入方便,不太可能是東邊座位後面,因為樊噲一進來也是面西而立,從「噲遂入,披帷西鄉立」和「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推敲可證。

⑥、除(鴻門宴)所提到的席次安排,在《史記》中也有相關的例子,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說:「嘗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南鄉,自坐東鄉,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武安侯田分自居尊位,讓其兄坐次位;和項羽坐尊位,讓范增坐次位一樣,是就政治地位不就私誼來定尊卑。又如《史記˙南越列傳》記載,漢朝使者到屬邦南越時宴會的坐次如下:「使者皆東鄉,太后南鄉,王北鄉,相嘉、太臣皆西鄉侍,坐飲。」南越是漢朝的屬邦小國,當時又有求於漢,而漢使者代表漢帝蒞臨,因此居尊位東嚮,南越太后居次,南越王第三,南越相及大臣最卑居下。由此推知,古代在「室」中活動時,無論是接見賓客、飲食,在座位排列上,多以「面陽」的方位為尊位。也就是「門戶」對面的位子。然後再以「左尊」原則,將第二位放在主位的左邊。可見,當初項羽安排這樣的席次,是要劉邦清楚知道,雖劉邦先入關,似乎可以入關為王,但真正有以「王」自稱的只有項羽自己。

⑦、古人崇拜太陽,崇尚光明,故將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尊、為主,將西方則視為陰、為卑。有了尊左卑右的原則。也有了左右對應的二分法,左─男─陽─東─主─同姓─文─昭─宗廟;右─女─陰─西─賓─異性─武─穆─社稷。

7.『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源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沛公兵十萬,在霸上(今陝西長安縣東)』對於劉邦的脫身感到不可思議,從項羽的陣營到劉邦的陣營說有四十里,而他們抄小路只要二十里,再來就是因為他們怕遭人注意,只有劉邦騎馬,樊噲等四人用“走”的而劉邦告訴張良推算他回營之後再向項羽請罪,那麼四個全副武裝的將軍加上劉邦,跑了二十里花了多少時間?張良又是怎麼回去的呢?陳平是否怠忽職守呢?看法如下:

①、鴻門宴這段故事不是放在高祖本紀,而是放在項羽本紀裡,高祖本紀只有幾句話帶過:「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不要單純的認為項羽本紀裡已經有說過了,所以高祖本紀就簡單帶過,太史公撰寫史記是相當洗鍊的,如果只是因為前面已經說過,他可以簡單帶過的話,那他只要寫「事見項羽本紀」就好了(其他地方就有這樣的例子),不用多寫出那十幾個字。太史公首先以紀傳體來作為記載歷史的方式,其記載的內容是要能符合這個人的性情、風格,否則就違背紀傳體的宗旨了。所以我們理解鴻門宴,最好是從項羽的本性來理解比較好。

②、項羽其實是很心高氣傲的,因他出身貴族本事又好(從《史記‧項羽本記》可以瞭解)。鴻門宴之前,范增對項羽說了這樣的話:「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前面都還好,可是後面對居然說劉邦有「天子之氣」,劉邦只是一個鄉下的小癟三,自己的軍師居然說他會當天子,項羽又是一個執拗的人(就是你越說,他就越不這樣做),難免會破壞項羽對范增的觀感,也刺激他更不想殺劉邦。

③、在整個鴻門宴上,項羽對劉邦的表現是相當滿意的,否則他也不會輕易的說出:「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把內奸的名字都告訴劉邦了,顯然他並不認同曹無傷說的話。對於范增的話更不願意執行(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所以只能由范增親自主導殺劉邦的戲碼(項莊舞劍),雖然項羽並沒有阻止的動作,但樊噲進來攪局,又說了一番義正嚴詞的話,項羽的不但沒有處罰樊噲唐突的行為,還招呼樊噲入席。因此,從項羽在鴻門宴中的表現可以推知,項羽根本不打算殺劉邦,只有范增體認到劉邦的危險,卻因為那句「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而引起項羽對他的不快。

④、《史記‧項羽本記》『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沛公兵十萬,在霸上(今陝西長安縣東)。(兩地相隔應該不只20里約40左右)。』古時的度量衡跟現在的標準不太一樣,劉邦離去時的記載是這樣的: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古時的二十里是有多遠?應該注意的是「間至軍中」這句話,常言道:「間不容髮」,若以間來表示時間的長度,應該不是很長的時間,《史記•高祖本紀》正義集解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長,主亭之吏。高祖為泗水亭長也」。20里等於2個鄉如此大約可以推斷劉邦穿越2個鄉的時間。兩地相隔20里實際數據要花多少時間,可能要留到日後有機會去新豐鴻門至霸上來回走一趟才知道,目前只能就資料推敲,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1英里(British mile= 1760 = 161千米。又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1000000毫米(公釐)=0621英里=1094=3281英尺。所以劉邦離開後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就回到軍營,張良應該在劉邦離開沒多久就去見項羽了。

⑤、劉邦是一個很會做人的人,雖然不辭而別,卻準備了豐厚的禮物,項羽也高興的接收了,所以對於劉邦的行為,是不會追究的,對於陳平,也就不需論罪,何況他當時只是要陳平去找劉邦,並不是要執行什麼命令,當然也就搆不上怠忽職守的罪名。

⑥、曹無傷常見的觀點包括:

A.曹無傷為投靠項羽或自保而出賣劉邦。

B.曹無傷是項羽軍派往劉邦軍的間諜。

C.亦有認為項羽親自告訴劉邦事件的經過是出賣曹無傷。

D.現亦有將曹無傷和項伯比較,認為兩人均背叛所屬陣營的人。有些意見指曹無傷的貢獻比項伯為小。

二、余英時先生觀點:

1.余英時先生〈說鴻門宴的坐次〉一文認為:在鴻門宴的坐次中,沛公的「北向坐」則更值得注意。依如淳「君臣位,南北面」之說,劉邦顯然是正式表示臣服於項羽之意。劉向《說苑》卷一〈君道〉篇記郭隗語燕昭王之言有云:「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禮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勢以求臣,則朋友之材至矣;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則師傅之材至矣。…於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居三年。」這故事的本身雖未必足信,但所言坐次之尊卑必是戰國秦漢間的通行習慣,斷無可疑。因北向坐是最卑的臣位,而西向坐尚是「等禮相亢」的朋友地位。張良雖據西向之位,但史記明說他是「侍」,身分次第,一絲不紊。(余英時《論士衡史》,上海文藝出版社,頁109119)。

2.英時先生得出「西向坐尚是『等禮相亢』的朋友地位」的結論,似乎誤會了《說苑》的文意。《說苑》所說「西面等禮相亢」是指「王」自居「西面」,此為主人位,賓客為「東面」,即如淳所引「賓主位,東西面」;如果讓賓客「西面」坐,則主人乃是「東面」,也就是《說苑》上文所說的「王將東面」,不就是「目指氣使」嗎?何「等禮相亢」之有?例如《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漢書‧周勃傳》同):「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說士,東嚮坐而責之:『趣為我語。』」周勃自己「東向坐」,即坐西向東即「東面」,諸生說士此時是「西向坐」,這正是「不以賓主之禮」(《史記》宋裴駰集解引如淳注)的表現。《史記‧淮陰侯列傳》(《漢書‧韓信傳》同)記載道:「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有能生得者購千金。於是有縛廣武君而至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嚮坐,西嚮對,師事之。」請廣武君「東向坐」,韓信自己「西向對」,這才是《說苑》所說的「西面等禮相亢」。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旁徵博引地證明:「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即交際之禮亦賓東向而主人西向。」(《日知錄》卷二十八〈東向坐〉)鴻門宴中劉邦是客人,曾經與項羽在楚懷王面前「約為兄弟」,如果項羽尊重他,就應按「賓主位東西面」的賓主之禮讓他東向坐,如今讓他退為「三等」北向坐,說明項羽根本沒把他當成客人平等地對待,其地位還不如項羽手下的謀士范增。

3.英時先生認為鴻門宴坐次中「北向坐是最卑的臣位」,劉邦北向坐「顯然是正式表示臣服於項羽之意」。似乎也不符合語言實際。「北向」固然可以表示臣服。例如《史記‧黥布列傳》:漢王使者隨何發問:「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淮南王回答道:「寡人北嚮而臣事之。」但不是坐次本身所確定的,更重要的是堂上與室中坐次尊卑是不一樣的。清人凌廷堪指出了這種不同:「堂上以南嚮為尊……室中以東嚮為尊。」(《禮經釋例》卷一〈通例上〉)余英時所引《史記會注考證》裡中井積德的話也是這個意思:「堂上之位對堂下者,南向為貴;不對堂下者,唯東向為尊,不復以南面為尊。」尊位既已確定,與之相對的卑位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室中以西向為卑,堂上以北向為卑。而《說苑》是打比方,雖是不分堂上與室中放在一起說的,其實「東面」與「西面」、「南面」與「北面」兩兩相對。正如余英時所說:「從這一段文字中,我們可確知如淳所引,『賓主位,東西面;君臣位,南北面』的說法是當時的通義。」既然是「賓主位,東西面;君臣位,南北面」,室中與堂上位次各不相同,又怎能用堂上的位次尊卑來規範室中的位次尊卑呢?既然是「君臣位,南北面」,如果說劉邦北向坐「顯然是正式表示臣服於項羽之意」,而項羽也「正式接受了劉邦的臣服表示」,那麼接受臣服表示的項羽應該南向坐才是呀;項羽不南向坐,劉邦的臣服表示豈不成了無的之矢?二十世紀四○年代初,楊樹達撰《秦漢坐次尊卑考》,根據《說苑‧君道》上述材料總結道:「秦漢坐次,自天子南面不計外,東嚮最尊,南面次之,西面又次之,北面最卑,其俗蓋承自戰國。」(《積微居小學述林》卷六,中華書局,頁247249)遺憾一間未達,未能區別堂上和室中;至於鴻門宴坐次,楊氏只說「此楚君臣自居尊坐,故以卑坐坐沛公也」,並未斷言沛公坐最卑。余英時根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坐其兄蓋侯南向,自坐東向,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的記載,「確知在宴飲的場合,東向要比南向為尊」。這也正因為是在室中的緣故,可見堂上的位次是不能用來規範室中的。鴻門宴雖是在軍帳中舉行的,然而坐次尊卑一如室中,因而坐次尊卑就是太史公所特地交代的,依次是東向、南向、北向、西向,西向最卑。余英時援引《史記‧南越列傳》「使者皆東向,太后南向,王北向,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以為「敘坐次與鴻門宴相近……足資比較參證」。

4.英時先生分析道:「南越太后是極力主張內屬於漢的,因此她請漢使(不止一人)坐東向的尊席;她自己是南越的最高統治者,故居南向次尊之位;南越王北向而坐則所以表示臣服於漢之意。這正是鴻門宴中劉邦的坐位。丞相呂嘉及大臣則『西向、侍、坐飲』,與張良的地位完全相同。」這裡的問題是:一、如果說南越王坐次如同鴻門宴中劉邦的坐次一樣是最卑的臣位,而丞相呂嘉及大臣坐次尊於南越王,那麼,余英時所敘述的「太后欲藉漢使者之力置酒宴以謀誅嘉」的用意在坐次安排上就大打折扣了,試想呂嘉及大臣怎麼可能安排到尊於南越王的位次上?二、如果說「北向而坐則所以表示臣服於漢之意」,那麼,一手布置宴飲的太后為為何不把呂嘉安排為北向坐,從而造成一個非臣服不可的局面,以使他窘迫呢?比較參證的結果,最卑位次只能是排在最末的西向。鴻門宴下文述劉邦的參乘樊噲得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於是衝入營帳,「披帷西向立」。樊噲地位比張良又下一等,此時他雖然「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眦盡裂」,卻仍然不忘規矩,不僅站立,而且「西向」。樊噲的「西向立」,正表明「西向」是最卑的位次。《漢晉春秋》記載:「(王)裦以父為(司馬)文王所濫殺,終身不應徵聘,未嘗西向坐,以示不臣於晉也。」(《三國志‧魏書‧王脩傳》裴注引)這裡「西向坐」乃是表示臣服,當然是由於最卑坐次的緣故。

5.鴻門宴「張良西向侍」的「侍」,清初吳見思評點認為「侍亦坐也」,並引「樊噲從良坐」為證(正如余英時所說,吳氏以為沛公坐次尊於范增顯然是錯誤的)。余英時則認為吳說「亦不盡然」,指出:「以〈南越傳〉所言『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例之,則可能先侍後坐飲。『坐』與『侍』的實際分別如何雖不易言,但至少姿勢應有不同」,「豈《史記》此兩處所言之『侍』與『跪』為近耶?俟再考」。余英時對《史記‧南越列傳》的標點愚以為可商榷,應標為:「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何謂「侍」?《六書故》:「侍,陪側也。」《論語‧先進》:「閔子侍側」,皇疏:「卑者在尊者之側曰侍。」《論語‧公冶長》記「顏淵、季路侍」,〈先進〉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是弟子「侍」或「侍坐」。《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記「晏子侍於景公」,〈內篇諫下〉:「景公獵,休,坐地而食。晏子後至,搣葭而席。公不說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對曰:『臣聞介冑坐陳不席、獄訟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憂也,故不敢以憂侍坐。』公曰:『善。』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寡人亦席矣。』」這是臣下侍或侍坐。可見「侍」著眼於陪侍,指陪從或伺候尊長;而「侍坐」指在尊長近旁伺候陪坐,「侍」是「坐」的狀態,指坐者的態度,「坐」則表明「侍」時的姿勢。鴻門宴記張良「西向侍」,一個「侍」字道盡了張良的地位,「西向」的最卑位次也就不言而喻了。不能想像作為劉邦的隨從、謀士並且明說是「侍」的張良竟然可以安排到比劉邦更尊的位次上去。再看《禮記》,其中既有針對「侍於君子」而定的規則(〈曲禮下〉),有針對「侍坐於先生」、「侍坐於君子」、「侍坐於長者」、「侍坐於所尊」而作的不同要求(〈曲禮上〉),又有針對「侍食於長者」、「侍飲於長者」而作的具體做法(〈曲禮上〉),還有針對「侍射」、「侍投」而作的規定(〈少儀〉)。凡此種種,表明「侍」不是與「坐」相對、與「跪」相近的姿勢;正如「侍食」「侍飲」「侍射」「侍投」連說時不能斷開一樣,「侍坐」也以不拆開為宜。所以〈南越列傳〉應理解為「使者皆東向,太后南向,王北向,相嘉、大臣皆西向侍坐,飲」。因為眾人「坐」著「飲」是不言而喻的,故不必「坐飲」連言;因為「侍坐」是安排給相嘉、大臣的,故不應將「西向」與「侍坐」斷開。站立著陪從或伺候尊長,稱「立侍」,例如《禮記‧鄉飲酒義》記「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莊子‧齊物論》記「南郭子綦隱機而坐……顏成子游立侍乎前」;又稱「侍立」,例如《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這也表明「侍」著重於卑者的陪從或伺候,至於是立還是坐固然因身分地位或時間場合而有所差別,然而往往並不特別在意,有時不作交代。例如《史記》記「天新雨,道少人,司馬季主閑坐,弟子三四人侍」(〈日者列傳〉),又記「賓牟賈侍坐於孔子,孔子與之言」(《樂書》),或「侍」或「侍坐」;尤其能說明問題的是:《戰國策‧趙策二》述「武靈王平晝閑居,肥義侍坐」,《史記‧趙世家》記載此事作「肥義侍」。至於鴻門宴記張良「西向侍」,也未說坐。吳見思認為此時張良坐著,從下文項羽讓樊噲坐、「樊噲從良坐」推斷的,不能說錯,只不過「侍亦坐也」的說法不夠嚴密,容易讓人誤以為「侍」就是「坐」罷了。

三、古人左右空間概念:

葉國良先生在〈鴻門宴的坐次〉一文中也論定:「漢代在室中宴會,仍是承襲先秦禮制。」我們可先從先秦時期的宴會坐次習慣來探討古人左右空間概念:

甲、尊左卑右之因太陽崇拜:

太陽的光熱為萬物生存必要條件,是萬物生命的主宰。也因如此,古人對太陽產生由衷的崇拜與想像。再加上中國位居北半球,古人穴居、半穴居或地面建築居住中,往往是坐北朝南的格局,以便吸收充足的陽光。如此將南方視為正前方,也決定東在我們的左方,西在右方的方位。王聚元先生也說:「東方為日出之處,在古人的觀念中,東方主生,屬陽;西方為日落之處,在古人的觀念中,西方屬陰,主死。這樣不難理解古人會因喜陽東厭陰西而產生尊崇東方的觀念。我國的住房建築都是座北朝南格局,以南為正前方,東則在左,西便在右,東陽西陰,左陽右陰,尊左卑右觀的產生,是很自然的。」在左尊右卑思想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影響下,人們在坐次上也嚴守左右尊卑的禮法。如在朝廷上,皇上與皇后同朝,君王位左,皇后位右。皇上的東西宮,也是以東宮為尊,西宮次之。舉家聚餐時,父居左,母居右。連古代宮殿、廟宇、府第等等建築門前的石獅子,也是雄獅在左,雌獅在右。

 

乙、左右空間安排:

①、性別空間男左女右:

有了「男為陽,女為陰」的說法。又陽為左,陰為右,所以建立「男左女右」的說法和習俗。如《禮記˙內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鄭玄《注》:「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於武也;帨,事人之佩巾也。」這段文字是說明象徵男女之物,已依男左女右的方向擺設。而在三禮中諸多記載,無論是一般席次、婚禮席次、喪禮席位、合葬位置等等,古人依循「男左女右」的準則行事。就是和「尊左卑右」的習俗有關。

②、堂上空間以左為尊:

據杜正勝先生在(宮室˙禮制與倫理)一文提到:「周代宮室的格局大抵不出中軸對稱和深進平遠兩大原則。其構成主要分作門、庭、堂、室四大部分,取中軸線,由南而北,依次佈置。」[4]由門而庭,由庭而堂、由堂而室,井然布局。我們也可從一些古籍史事考證出來。如《左傳˙莊公八年》記載:走出,遇賊于門,劫而束之。費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費請先入。伏公而出,鬥死于門中。石之紛如死于階下。遂入,殺孟陽于床,曰:「非君也,不類」。見公之足于戶下,遂試之,而立無知。

 

這段是齊襄公在貝丘打獵時,墮車傷足。回家後就責備徒人費,且鞭打費至見血。當時連稱、管至父與公孫無知等叛賊作亂,遇到正走出來的費。之後這些逆賊由門上階、由階登堂入室,在戶旁殺死齊襄公。這段史事可以看出古代宮室的格局。階是庭與堂的聯繫,床用以修息,故設在室內,戶是室的單扇門。可見齊侯的宮室外有門、內有階,門階之間是中庭,升階便是堂,登堂入於室。另外,在《左傳˙昭公二十七年》記載吾公子光謀殺吳王一事:光伏甲於崛室而享王,王使甲坐於道,及其門。門、階、戶、席皆王親也,夾之以鈹。羞者獻體改服於門外;執羞者坐行而入。執鈹者夾承之,及體以相授也。由大門而庭、階、堂、戶至室內,吳三都佈署親信,可見,這一宮室的格局佈置。

 

《詩經˙齊風˙著》內容,更是清楚提到門、庭與堂的關係: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本詩的「著」是指大門和屏風之間。門內是中庭,由庭升階而登堂。依這些史料說明,大致看出古代宮室格局由大門進入中庭、再由庭階走上堂與室。杜正勝先生也說:「位於堂後,與堂同戴一個屋頂之下,同立於一座臺基之上的空間單位,稱作『室』,所謂『前堂後室』也。堂之前沿開敞,寬廣明亮。室居堂後,按禮家說是在最後五分之一處,相當深入,正面東端開一扇門,稱作『戶』。西端開一扇窗,稱作『牖』,故狹窄而幽深。」。

③、居家堂上左主右賓:

古人的宮室多以「坐北朝南」為建築的標準方位。習慣將「南」放在正前方,東為左,西為右。《禮記˙曲禮》:大夫、是出入君門,由闑右,不踐閾。這是說大夫或士進出國君的大門時,得由門橛的右邊走,不得踩著門限。另外《禮記˙曲禮》以及《儀禮˙士冠》也提到: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擯者告,主人迎,出門左,西面,再拜;賓客答。主人揖贊者,與賓揖,先入。每曲揖;至于廟門,揖,入;三揖,至于階,三讓。主人升,立於序端,西面;賓西序,東面。《儀禮˙士冠》中寫到,賓主內外就位後,主人先「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賓則立於門外。主人出門迎賓,揖入,三揖於階,三讓升堂。「主人升,立于序端,西面;賓西序,東面」。主人升自阼階而立于東序之端,與升自西階立于西序的賓相對。這些和《禮記˙曲禮》說明「主人入門而右,賓客入門而左」的禮法相同。在古禮中規定,主賓入門之後,主人所走的阼階在東,即建築主體的左面;賓客所走的賓階在西,即建築主體的右面,也完全符合「主東(左)賓西(右)」的禮俗規範。如果主人、客人並非單獨一人時,亦是以「主東()賓西()」原則安排座位。如《禮記˙鄉飲酒義》:天地嚴凝之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嚴氣也,此天地之義氣也。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此天地之盛德氣也,此天地之仁氣也。主人者尊賓,故坐賓於西北,而坐介於西南以輔賓。賓者,接人以義者也,故坐於西北;主人者,接人以仁,以德厚者也,故坐於東南;而坐僎於東北,以輔主人也。如下圖例:四人的座位大致上仍符合主人在東,賓客在西,依然是形成「左主賓客」的形勢。在《禮記˙投壺》亦有相同說明:「賓黨於右,主黨在左。」

④、朝廷堂上:

A.左侯右伯:

因宮室多為「坐北朝南」,古代帝王多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因此決定了臣子行禮時的方位。這與居家堂上賓主相見的方位不同。賓主相見,彼此是平等地位,但君臣相見,一位在上,一位站居於下,以分出尊卑地位不同。故在「坐南朝北」的宮室方位下,天子位於北方面南,自然就會接見由南方進入,面向北方的臣子。所以有「南面稱孤」、「北面稱臣」的說法。此外臣子們接見天子時,也會因不同身分排出不同方位。如在《禮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尚;依經文內容,以圖表示:在君臣堂上堂下相見時,公侯們排列次序也有分出尊卑。如果以天子為主,除了「公」位居於中階之前,其餘分別站於左右左右兩側。且依「侯」與「伯」、「子」與「男」的左右方位來看,堂上是以左位尊於右位。

B.左文右武:

臣子在官職上如有文、武之分,在晉見天子,朝列兩側時,也必須遵守「左文右武」的原則。連現存北京故宮也是依此原則,出了午門,再走出天安門,即可看到左為崇文門,右為崇武門。而在《周禮˙秋官》也記載: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其中的孤、卿、大夫是天子的朝臣,故在東;公、侯等諸侯乃是分封在外,故在西。後世班朝列位,則多以「文東(左)武西(右)」為常。故《史記˙叔孫通傳》:「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這是說群臣上朝時,文行左,武行右,列於朝班,則文站左,武站右。

C.左遷說:

古代君王「面南而坐」,以君主為視野標準,左為東,右為西。然而大臣面北而立,以臣子為視野標準,左為西,右為東。依之前所言,官員的排列為文東武西,歷代君王多主張文治,文官一般高於武官,如果由大臣的角度來看,高職的位置在自己的右邊,卑職在自己的左邊。故當我們說升官時會說「右升」,貶官時,會說「左遷」。另一種說法是古人因「右手為便」的習慣,故在書寫上一般是由右至左。而當官員在登陸名冊時,往往尊者先寫,故在右,卑者後寫,故在尊者之左,因此形成「左遷」的用詞。

⑤、室內空間坐西向東為尊:

古代宮室中的「室」呈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其出入口為單扇的門「戶」,位於室的東側。房屋才可有最有利的採光和室溫調節,是生活空間的合理解釋。因門為於室之東側,所以「靠西牆面向東」的位置最好,他可以掌控全場,也方便觀察門口來人的動靜。葉國良先生說:「因為室的門(戶)開在東側,室內的西南角最深最隱蔽,古人稱此西南角為『奧』,此即『深奧』一詞的由來。古人以奧為最尊,所以最尊者位置最靠近奧,他自然是東向,不然就『面壁』了。其餘依次為面南,面北,最後才是最靠近戶的面西位置。」《禮記˙曲禮》也說:「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孔穎達的《疏》曰:「室向南,戶近東南角,則西南隅隱奧無事,故呼其名為奧。常推尊者于閑樂無事之處,故尊者居必主奧。」在房室中以「室之西南」為尊位。室中最尊貴的地方也是接神的地方。因此,無論是祭禮中暫代神靈的「尸」,或是貴族廟室裡太祖的神主,其室中之位都是「近西牆而東向」。依葉國良先生所言,室中最佳的位置應該是在西南方,面向東,接著是面南、面北和面西的位置。如下圖所示:最尊位是室中「坐西面東」之位,次位則是在尊位的左邊,接著是尊位之右邊為第三等位。靠近門口,「坐東面西」者則是最卑之位。由此可知,在室中也是左位尊於右位。

⑥、其他空間:

A.左昭右穆:

有關堂上與室中的尊卑方位,再檢測古人相當重視的宗廟祭祀的方位問題。首先,是昭穆制度,因它是最能表示周代封建宗法制度的重要形式。在《禮記˙祭統》和《周禮˙春官》提到: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是故有事於太廟,則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倫。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古人在安排祖先的昭穆順序,往往依「左昭右穆」為原則。彭美玲在《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一書中提到:「古人對於死者的種種安頓,經常看生前世界具體而微的全盤模擬。如太祖墓向坐北朝南,似即比照堂上序位。」如果今天是仿堂上之位,如下圖所示:依第二圖所示,按照昭穆排列,往西靠近太祖神位,與太祖血緣近而輩份高,往東則遠離太祖神位,與太祖血緣遠而輩分低。這樣,同一皇族內部的血緣關係之「遠近」、「親疏」便井然有序了。

B.左祖右社:

《周禮˙春官》以及《周禮˙天官序》在提到古人的宗廟和社稷兩神位的安排上,規定: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宗廟是陽,故在左,社稷是陰,故在右。從信仰來看,社為土地之神,稷為穀物之神,二者雖為務農之周族所尊,但與自己的祖先相比,似乎又略遜一籌。

伍、學書學劍探討:

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二、我的觀點看法一:項羽個性衝動易怒,不能冷靜的分析,其易怒導致人格的偏差;其思慮不夠縝密,使他喪失了天然的地利。遇事,不知冷靜考量、自我反省,一味的增加情緒的氾濫,是他失去了人和。從上一段文字可以發現,項羽年少時,就已出現三種個性:「不耐煩、善辯、無毅力」。學書不成,轉而學劍亦不成,然後又說出了一篇大道理來:要學就要學萬人敵。一旦開始教他可以萬人敵的兵法,項羽又不能有始有終的把兵法學完全。通常不耐煩的人,大多具有一些小聰明,他們往往會覺得能夠耐煩的人是傻子。為了要說明自己並非不耐煩,所以自然就會善辯;當然,不耐煩的人多半是不會具有毅力的。所以說,司馬遷在項羽的出場描述中,其實已在隱示項羽的個性,和日後的烏江自刎,是有密切的關係。項羽會有這樣的個性大概與其才力有關,「史記 項羽本紀」中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上天給項羽的優越條件,反而成了他自身最大的挑戰!祂賦予項羽才力,卻不賜給他堅持和毅力的智慧,除非項羽能夠超越自己,否則上天給予的優點,最終將成為他的致命傷。

三、我的觀點看法二:拜讀勞榦教授和老師的大作後,知道論文中學書指的是考文吏,學劍指的是考武吏,也知道學書因楚地文字與秦地文字不同所以要重新學習。而武吏也要經過考試過才能算是學成。如果這論點是成立的,學生卻有幾點疑問?

①、學書與學劍和學兵法的“學”是否一樣?按照大作中的說明學書與學劍的“學”指的是要經過考試後才算學成,否則不算。可是學兵法的“學”卻沒解釋如何考試?如何才算學成?

②、學書的論點如果按照大作說的項羽需要重新學習秦朝的文字才能試文吏,點出學書已有地方的差異。可是學劍呢!是否也有地方差異呢?大作中沒說明。這使學生有其疑問,因為劍術是當時流行的武術,在楚國學的劍術即使到了六國之地都應該能適用。未曾聽聞秦國的劍術高明於其他國家,要學一定要學秦國劍法不可。也未曾有聽聞過秦國的試武吏過程是如此艱難,需要像學書那樣重新學習。這除了大作中沒有舉出外,翻遍相關典籍也沒有這樣的記載。或許是有此記載;但學生才疏學淺沒讀到吧!在晉陶潛的《詠荊軻》中說,荊軻刺秦王失敗是因「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可是卻沒說衛國與燕國等地的劍術不比秦國高明的說法。而劉邦才氣未必如項羽那樣過人,可是卻能及壯試為吏,當上亭長,學劍算是學成。怎會如此大的差異呢?難道劉邦學的是秦國的劍法所以不用重新再學,而項羽學的是楚國劍法,要試武吏需要重新再學一次是這樣嗎?

③、我認為是,秦滅楚亡後,楚國貴族已經不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貴族了,為了三餐溫飽需要用以前的貴族身份去換取微薄討口飯吃,所以《史記•項羽本紀》中有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的記載。還有貴族身份在「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的櫟陽逮事件中發揮不少影響力。但是貴族身分還是無法使項羽尋求更好的出身。因此項梁才希望項羽能學書或學劍或學兵法來謀一官半職求其溫飽。如果不是有其生活目的,如果項羽謀生之路很多的話,學書與學劍應該不會顯得那樣重要,項梁也就不會如此生氣。如同當今有些做父親的很在意未有一技之長的孩子,他的乙丙級技能檢定的證照是否考過了就會那樣重視。按照老師的大作中說明,項梁與項羽關係是如此密切。推論項梁深怕項羽不成材,又為了生活上經濟所需,才會對學書學劍這事那樣在意。

④、項羽雖然學書學劍不成,但還能有如此勇氣與精湛武藝,細數十大罪狀氣的要求與劉邦單挑及自刎前拼殺的氣魄。且軍事上的大小戰役項羽都是需要親自衝鋒陷陣,不像劉邦有張良、蕭何、韓信等人那樣可以分擔職務,很難想像這跟學書學劍會有等同關係。看史記文中項羽殺人推斷,項羽拿的兵器應該還是有代表身分的劍,是可以斬人的劍,不是用刺的劍,不然就是用刀了,在殷商時代已有專作為兵器的銅刀,短的不及20厘米,可佩繫身上,長的可綁紮在木柄上﹐作為大型戰刀。《史記‧匈奴列傳》中有這段「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刀已經在這時候流行了。項羽會是拿刀嗎?會是棄劍學刀嗎?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⑤、項梁傳授項羽的兵法究竟是哪家兵法那麼淺顯易懂,導致項羽只知其大意就不肯在細讀,是當時流行的《孫武兵法》還是《孫臏兵法》還是《司馬穰苴兵法》、《鬼谷子兵法》、《尉繚子兵法》、或《太公兵法》又稱《六韜》,《太公六韜》。又如何去試呢?如何斷定學不成呢?是否項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這不想再學習就認為是不成呢?

⑥、老師大作中說「櫟陽逮(疑因項伯殺人)」與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這一段關係中,也覺得項梁到底為何事殺人?秦朝法律嚴格為何當地官府沒有持續通緝避仇於吳中的叔侄倆?而任由吳中賢士大夫對於殺人犯那麼禮遇卻不通報官府。上述這些不可思議疑問都是可再深入探究的方向。

陸、《史記•高祖本紀、項羽本紀》中項梁、項羽殺人橋段暨十大罪狀

一、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

二、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是時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複入,與守坐,曰: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瞬1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三、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四、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五、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信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漢王使御史大夫周苛、樅公、魏豹守滎陽。周苛、樅公謀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乃共殺魏豹。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周苛罵曰: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項王怒,烹周苛,並殺樅公。

楚因四面擊之。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諸將卒不能從者,盡在城中。周苛、樅公相謂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因殺魏豹。 

項羽已破走彭越,聞漢王復軍成皋,乃復引兵西,拔滎陽,誅周苛、樅公,而虜韓王信,遂圍成皋。 

集解徐廣曰:「案月表,三年七月,王出滎陽。八月,殺魏豹。而又云四年三月,周苛死。四月,魏豹死。二者不同。項羽殺紀信、周苛、樅公,皆是三年中。」 

六、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乃捫足曰:「虜中吾指!」漢王病創臥,張良彊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於漢。漢王出行軍,病甚,因馳入成皋。

七、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八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裏。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複圍之。項王乃馳,複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複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八、十大罪狀:

①、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

②、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

③、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

④、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

⑤、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

⑥、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

⑦、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

⑧、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

⑨、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

⑩、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

柒、劉邦與項羽的比較:

一、    人格特質:

甲、劉邦:

A.劉邦:(前256年—前19561日),字季(一說為小名),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稱太祖高皇帝、漢高祖或漢高帝。出身平民階級。成為皇帝之前又稱沛公、漢中王。劉邦年少時自以為異於常人(左股有七十二子,出生時其母夢見與神相遇、其父看見蛟龍等靈異),輕慢侮人,好酒色,遊手好閒。擔任泗水亭長後,仍依然故我,直到一天見秦始皇出遊,使積極奮發。劉邦與項羽在個性上有相似的地方,如自尊心、自信心、好勝心等,但表現的手法上卻迥異不同。項羽表現其剛強,氣勢懾人;劉邦卻溫碗而使人不設防。漢軍與西楚軍對峙僵持時(西元前203年),項羽不耐,速戰速決,而劉邦卻能忍耐,寧可「鬥智不鬥力」。劉邦冷靜而理智,絕不情感衝動,甚至在危急時能當機立斷,如項羽與劉邦隔澗對談時(西元前203年),劉邦列舉十大罪狀激怒項羽,項羽憤而射殺之,中其胸口,而劉邦卻能立刻假裝傷其腳趾,以定軍心;另外韓信在回報欲當代理齊王時,劉邦本憤而拍桌,破口大罵,但因張良止之,遂改口:「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為假?」如此因情順勢的機智反應,令人佩服。

乙、項羽:

A.項羽:項籍(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羋心(又名熊心)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從本文《史記•高祖本紀、項羽本紀》中項梁、項羽殺人橋段暨十大罪狀:可以看出項羽對於殺人的目的與心態和處理方式。性格如此與劉邦不同,失敗原因我認為這是因素之ㄧ。

二、 人事任用:

甲、劉邦:

A. 劉邦一統天下之後,在政治方面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部份地恢復分封,實行郡縣與封國並存的行政體系,亦即『郡國制』。不過劉邦的封建諸侯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共有下列三個階段:(一)分封異姓王;(二)剷除異姓王;(三)封建同姓王。在楚漢戰爭之中,劉邦為了爭取各方之人材與力量,以戰勝主要敵手項羽,不得不分封一批功臣戰將為王。其所封的異姓王計有七個(另有封侯一百三十多名):

①、楚王韓信(先封齊王)。

②、梁王彭越。

③、淮南王英布。

④、趙王張耳(後子張敖繼之)。

⑤、衡山王吳芮(後改稱長沙王)。

⑥、韓王信。

⑦、燕王臧荼(後改封盧綰)。

B.《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註五:),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

l   註五:《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運籌(2)帷幄(3)之中,制勝於無形(4),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或見於《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淮南子‧兵略》。運籌:計算、謀劃。籌,計數的器具。帷幄:軍旅中的帳幕。幄,音ㄨㄛˋ。無形:不著痕跡。

C. 功臣與功狗:這是劉邦打完天下在大封功臣的時候說的,蕭何因為被封以萬戶侯,所以遭來群臣的嫉妒。劉邦就告訴群臣,他的功臣可以分成兩種,並將這場楚漢相爭比喻成一場狩獵。一種是「功狗」,就是對於追獵物有功的狗,比如說是韓信等人。另一種叫做「功人」,是那些指使獵狗如何追捕獵物的人,這類人影射的是蕭何、張良。如果沒有功人,功狗只會亂追。所以整體而言,劉邦是比較偏心於「功人」一類的功臣。按照『索隱姚氏曰:「蕭何第一,曹參二,張敖三,周勃四,樊噲五,酈商六,奚涓七,夏侯嬰八,灌嬰九,傅寬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陳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歐十五,周昌十六,丁復十七,蠱逢十八。史記與漢表同。而楚漢春秋則不同者,陸賈記事在高祖、惠帝時。漢書是後定功臣等列,及陳平受呂后命而定,或已改邑號,故人名亦別。且高祖初定唯十八侯,呂后令陳平終竟以下列侯第錄,凡一百四十三人也。」』

D. 劉邦曾經和韓信討論將領們的指揮能力,韓信說劉邦不能帶超過十萬軍隊,自己卻多多益善。韓信意謂:「劉邦雖然不能統御士卒,卻能統御將領。」劉邦的重要決策,幾乎全來自部屬們的建議,但他大多數時候,對部屬的建議,都有正確判斷,而在他發現判斷錯誤時,他決不會死不認錯,反而馬上改正。另外,劉邦在滎陽被項羽打敗後(西元前204年),不返回關中,卻直投韓信和張耳的軍營。他和夏侯嬰在小修武躲了一夜,他不敢當天晚上就投軍營,因為若韓信和張耳叛變的話,殺他只是舉手之勞,劉邦不敢把他的生命寄託在韓信和張耳的忠心上。易日早晨,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元帥印信,重新調整軍官職務。他奪取了韓信和張耳的兵權後,仍授權張耳負責趙軍,擢昇韓信當宰相,令他們雖然受到被奪軍權的羞辱,卻仍死心塌地。劉邦如何能讓韓信俯首貼耳,而不背叛?這固然是一種氣勢,但不僅限於氣勢,而是劉邦奪軍措施,一定有使韓信心服口服的原因;不僅限於恩情,而是沒有偏袒,韓信才可能坦然接受。劉邦沒有一件事不讓韓信知道,因此韓信更確信他始終獲得劉邦的信任,他的重要性不在於有無軍權。若劉邦懷疑韓信,奪取軍權是為了防他變心,事情恐怕發生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在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後,智囊蒯徹說服韓信占據一方,獨立成另一勢力時,韓信堅決劉邦對其有恩,因而蒯徹說服不成裝瘋逃亡。劉邦實為一政治天才,使其眾將領願服貼、追隨之。劉邦善於用人,所以他成功了。項羽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所以他失敗了。可見善用人才對一個領袖人物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項羽的《垓下歌》便可見一斑。

E.西漢陣營:

1.張良(?-前186年),字子房,傳為漢初城父(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王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之一。張良其祖是戰國時韓國人,五代在韓為相。秦滅韓後,張良散家財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於秦始皇二十九年(西元前218年)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鐵椎伏擊行刺秦始皇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東南),卻擊中副車而未成功。逃往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藏匿,傳說張良意外得到姜太公呂尚所著的《太公兵法》,大部分人認為《太公兵法》就是《六韜》,也有人認為這兩個不太一樣,一切分歧都源於無證可查,古書已經找不到了。而《史記》上則說是黃石公給張良授書,即所謂「一橋三敬履」、「孺子可教」的故事。漢朝建立後,劉邦談及張良時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記‧高祖本紀》)。漢六年正月,封為留侯。死後諡為文成侯。《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記錄他的生平。

2.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是漢朝初年丞相。諡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首。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西漢初年政治家。徐州小沛(今中國江蘇省沛縣)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他卻接收了秦丞相、禦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並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項羽稱王後,蕭何勸說劉邦接受分封,立足漢中。劉邦為漢王,以蕭何為丞相,蕭何極力推薦韓信為大將軍,還定三秦。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侍太子,為法令約束,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漢代建立後,以他功最高封為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戶。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增加《戶律》、《興律》、《廄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被拜為相國。為了避免高祖的誅殺,他以「自毀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殺的危機。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逝世。病危時,推薦曹參繼任相國。後世有名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中藏典古,可見「英雄造時勢」。

3.韓信(?-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軍事家,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歷任齊王、楚王、淮陰侯等,卻也因其軍事才能引起猜忌。漢高祖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最後,韓信由於被控謀反,被呂雉(即呂)及蕭何騙入宮內,處死於長樂宮鐘室。主要戰績有:滅趙,代,魏,齊,燕,楚及三秦王,可以說整個漢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來的。項羽死後,劉邦迅速奪取韓信的兵權,並改齊王為楚王,移都下邳。逃亡部將鍾離眛素與韓信交好,韓信便將其收留藏匿。劉邦得知鍾離眛逃到楚國後,要求韓信追捕,韓信則派兵保護鍾離眛的出入。前201年,有人告發楚王謀反,漢高祖劉邦採用陳平計策,以出遊為由偷襲韓信。韓信有意發兵抵抗,自陳無罪,但又怕事情鬧大,鍾離眛則自行割頸自殺。韓信帶著人頭於陳(今河南淮陽)向劉邦說明原委,劉邦令人將其擒拿,韓信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狗肉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後來劉邦赦免韓信,降為淮陰侯。 

韓信知劉邦害怕自己的才能,常稱病不出,長期怨恨不滿。當陳豨升官至鉅鹿臨走前,韓信與陳豨約定,陳豨若起兵造反,韓信將助一臂之力。漢十年,陳豨果真反叛,韓信便與家臣密謀從內部襲擊呂、太子等人,但遭親人告密而走漏風聲。呂與肅何密謀,偽報陳豨已死,引韓信前來祝賀;韓信被束縛後,被斬於長樂宮鍾室,並誅連三族。劉邦平定陳豨返回之後,得知韓信已死,問韓信死前說了什麼,呂回答韓信後悔當初不聽蒯通之計。於是劉邦下令捕捉蒯通,蒯通辯稱「當時只知韓信,不知陛下」而被赦免。司馬遷對此評價為:「……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有的學者認為,陳豨事件是漢朝族滅韓信的藉口。若韓信確實與陳豨相商謀反,聽聞陳豨已死,又怎會自己入宮呢?

4.陳平(?— 前178年),西漢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屬魏國,年輕時家貧。但陳平智慧極高,好讀書,在其兄陳伯的刻意協助下,他一介平民成為知識分子,並以智謀聞名鄉裏。在劉邦的謀臣幕僚中,陳平算是較晚加入的,雖然由於屢以奇計建立奇功,而頗得劉邦信任,陳平和劉邦陣營中的諸大臣和將領們交情並不深。不過,陳平的智謀和應變能力,卻是大家所公認的,所以王陵為右丞相時,特別以陳平為左丞相輔佐之。他曾出任魏王咎之參謀,因意見不合,改投奔項羽,復因殷王事件,恐被誅殺,乃逃亡投奔劉邦。楚漢相爭時,曾多次出計策助劉邦。漢文帝時,曾任右丞相,後遷左丞相。他足智多謀,銳意進取,屢以奇計輔佐劉邦定天下,漢初被封為曲逆侯。漢文帝時,升為右丞相,後改任左丞相。 

陳平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陳平聰明而重情義,個性趨向開放、自由,私行較不檢點,常成為同事的攻擊目標。陳平早年因與其嫂通姦,被流放。早期被項羽重用(項羽說他:「有才無德」),因得罪亞父范增,逃倒漢王劉邦帳下。「反間計」、「離間計」,就是出自於他。陳平的確經常在緊要關頭提出關鍵性的謀略,替劉邦解決了不少危機和疑難雜症。特別是滎陽對峙時,劉邦便是運用陳平的計謀化解危機,使漢軍逐漸取得優勢。平城之國,劉邦被匈奴軍逼入死地,若非陳平智計,劉邦可能被俘或戰死異鄉。《資治通鑒》中便特別記載,陳平跟隨劉邦征伐,曾有六次以奇計解除劉邦急難,功勞甚偉。在劉邦的參謀陣營中,張良智慧高,善於作正兵之規劃,陳平奇計多,善於謀略應變。和張良膽大、富於冒險的精神不同,陳平軟弱而較難堅持原則,在器重和獨當一面的能力上均不若張良。劉邦也認為陳平適合擔任輔佐的副手,遺言中乃以之為左丞相輔佐個性強悍、正直卻少變通的王陵。在繼任王陵出任右丞相後,陳平果然處處受到左丞相審食其的掣肘,任由呂氏一黨擴充勢力卻毫無作為,也充分暴露他個性上的弱點。奇計:奇計一:捐金離間謀士鍾離昧;奇計二:無中生有,逼走增;奇計三:瞞天過海,滎陽突圍;奇計四:韓信封王,借刀殺人;奇計五:請君入甕,雲夢擒韓信;奇計六:獻美女圖,白登解圍。

5.樊噲(?—前204年,另一說為前189年)樊噲跟從劉邦征戰時,總計樊噲戰功:跟隨高祖作戰,斬首一百七十六個,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單獨領兵作戰,打敗七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縣。虜獲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以下到三百石將官十一人。樊噲為漢朝從創立到穩定的重要將領。孝惠帝六年(189)六月,樊噲去世,謚號武侯。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交往甚密,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待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跟隨劉邦征戰,先是攻打胡陵、方與,在豐縣一帶打敗了泅水郡監和郡守的軍隊,後又平定了沛縣。在與司馬橺在碭東作戰時,表現英勇,斬十五首級,打退了敵人,被封為國大夫。抵抗章邯軍隊時,樊噲率先登城,斬二十三人首級,被賜爵為列大夫。此後經常跟隨劉邦出征,常立戰功。攻城陽,下戶牖,破李由(李斯之子)軍,共斬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在圍攻東郡守尉的戰鬥中,打退敵人,斬首十四級,俘獲十一人,得封賜五大夫。之後又破秦河間守軍,趙賁、楊熊等的軍隊。屢次先登陷陣,捕斬有功,被賜爵為卿,被賜賢成君的封號。後又多有斬獲而再加封賜。攻武關至霸上,樊噲率軍斬殺都尉一人,首級十個,俘獲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因樊噲堅守作戰有功再增加食邑八百戶。漢初,異姓諸侯王反叛不斷,樊噲成為征討叛軍的主將。先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俘臧荼,平定了燕地;楚王韓信反,樊噲隨高帝到陳,活捉楚王韓信,平定楚地。更賜爵為列侯。以舞陽為食邑,號舞陽侯。以將軍名義跟隨高帝討伐了韓王信,斬韓王信,與絳侯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功再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因擊退陳稀、曼丘臣軍,戰襄國,破柏人,先登,收取趙地清河﹑常山等共二十七縣,被提升為左丞相。所部敗陳稀的胡人騎兵于橫谷,斬將軍趙既,虜獲代丞相馮梁、郡守孫奮、大將王黃等十人。與諸將共同平定代地鄉邑七十三個。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又以相國職率兵擊燕王盧綰,平定燕地十八縣,五十一個鄉邑。高帝把他的封邑增至五千四百戶。

6.曹參(?—前190年),沛(今江蘇沛縣)人,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相國。早年為秦沛縣獄掾。秦二世元年(前209)隨劉邦起兵反秦,為中涓。後推翻秦王朝、楚漢戰爭以及漢初平定異姓諸侯王的戰役中屢建戰功,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歷任假左丞相、左丞相等職。漢高祖劉邦即皇帝位後,遷齊相國;次年賜爵平陽侯,食邑平陽一萬六百三十戶。史載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掠地,功最多,宜第一。」。 

惠帝即位後,曹參為齊丞相。他召集當地長老詢問安定民生的辦法。結果採納膠西蓋公的黃老術,清靜無為,與民休息。因此,相齊九年﹐齊國政治安定,大受百姓稱讚。惠帝二年(193),曹參繼蕭何為相國後,舉事無所變更,按照蕭何制訂的成法行事。他委任屬官,總是選擇郡國官吏中不善辭令的忠厚長者,還經常宴請卿大夫和部下、賓客,飲酒作樂。惠帝責怪他不理政事,曹參問說:「皇上跟先帝誰比較聖明?」皇帝說:「我怎麼敢跟先帝比。」曹參又問說:「我跟蕭何誰較賢能?」皇帝說:“君似不及也。”曹參接著說:“陛下言之是也。高皇帝和蕭何定天下,已經制定了各項制度和法令:現在陛下垂拱無為,我做相國的恭謹守職,遵循成法行事而不出偏差,不就可以了嗎?惠帝聽了十分稱讚。他任相國僅三年,就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漢初的安定局面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當時百姓歌頌說:“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寧而勿失。載其清靖,民以寧壹。”經曹參的提倡,道家的無為之說遂成為漢初封建統治者的指導思想。其後出現的文景之治,與此不無關係。曹參卒於惠帝五年。時人歌頌:「蕭何為法,顜若劃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史稱蕭規曹隨。

7.周勃(-前169年),沛人(今江蘇沛縣),秦末漢初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漢高祖封為絳侯。周勃的祖先從卷縣(河南滎陽)遷到沛縣。周勃曾經靠織簾子和演奏喪樂為生,後在軍中做低級軍官。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參加了進軍咸陽滅秦的戰役,以軍功拜為將軍。劉邦漢中稱王,周勃被封為武威侯。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楚漢成皋之戰中周勃先留鎮嶢關(今陝西商州西北)重地,後率軍投入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主要戰場作戰,與項羽正面對峙。先後攻取曲逆(今河北完縣東南)等地,佔領泗水、東海兩郡(今皖北、蘇北一帶),凡得22縣。平定了燕王臧荼叛變。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被封為絳侯。後又平定韓王信、燕王盧綰叛亂。升為太尉。劉邦認為周勃“厚重少文”,可以託付大事。前195年劉邦去世,漢惠帝即位,周勃繼續任太尉,此時呂家開始把持軍政大權。前180年漢高後呂雉死後,諸呂作亂。周勃與丞相陳平、朱虛侯劉章等人合作,智奪呂祿軍權,控制了北軍。平定了呂產的宮廷叛亂。誅殺諸呂后,周勃等人迎立當時為代王的劉恒即位,這就是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任命周勃為右丞相。在別人提醒下,為了避免功高蓋主的嫌疑,他主動辭職。後陳平逝世,又被任命為丞相。不久漢文帝要求所有列侯回封地,周勃為做表率,辭去丞相職務,回到封地絳。後有人告發周勃謀反,被捕關押于長安,周勃驚懼不能辯護,受到獄卒的虐待。後周勃買通獄卒,獄卒指點他向兒媳,也就是漢文帝的公主求救,另外又走了薄太后的門路。終於獲釋回到絳。出獄後周勃感慨說:“吾嘗將百萬軍,安知獄吏之貴也!”孝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周勃逝世,諡“武侯”。長子周勝之襲爵,後因為牽涉殺人,被除爵,一年後由另一個兒子周亞夫襲爵,轉封為條侯。

8.黥布(?—前195年), 六人也,姓英氏。秦時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當刑而王。」及壯,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人有聞者,共俳笑之。布已論輸麗山,麗山之徒數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桀交通,迺率其曹偶,亡之江中為盜。太史公曰:英布者,其先豈春秋所見楚滅英、六,皋陶之後哉?身被刑法,何其拔興之暴也!項氏之所阬殺人以千萬數,而布常為首虐。功冠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於身為世大僇。禍之興自愛姬殖,妒媢生患,竟以滅國!《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英布年輕時因為犯法而受黥刑(刺面),所以又稱黥布。後來被帶到驪山當役徒,修築秦始皇陵墓,其後帶領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為盜賊。在秦末響應陳勝、吳廣造反,在陳勝失敗後率領本身軍隊投靠另一反秦力量項梁。項梁立楚懷王熊心時,英布成為楚的當陽君。英布後來隨宋義北上救趙,在項羽殺宋義後,英布歸項羽指揮。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戰中,項羽命令英布先行率兵渡河攻擊秦軍,小勝數仗後,項羽帶領其餘楚軍投入戰場,擊破秦軍主力。秦將章邯投降後,英布等人奉項羽之命在新安(今河南義馬內)殺死秦降兵二十餘萬人。項羽進軍咸陽的過程中,英布經常擔任先鋒。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時,立英布為九江王,定都於六,統治九江(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廬江(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二郡。同年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後,暗中命令英布等人暗殺前往長沙途中的義帝。前205年,項羽在齊用兵時,要求英布派兵支援,英布只派了數千人,後來英布又沒有派兵幫助項羽對抗漢王劉邦,自始項羽不滿英布,礙於其他敵人未滅,未有發兵攻英布。劉邦在彭城大敗後,派隋何成功遊說英布反叛項羽,項羽派兵打敗英布,英布逃到劉邦那裡。後來英布派人到九江招攬了舊部數千人,加上漢王撥了一些軍隊給他,勢力又回復了一些。前203年,漢王封英布為淮南王。前202年,英布率軍到垓下會合其他漢軍打敗項羽,項羽不久自殺。漢王劉邦稱帝,淮南王英布成為異姓諸侯王之一。英布以六為都城(今安徽六安),治下的地區包括九江、廬江、衡山、豫章等郡。其後英布眼見功臣陳豨、韓信、彭越先後被漢帝誅殺,心中不安,於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舉兵反漢。漢高祖劉邦率軍親征擊敗英布,英布逃亡到江西一帶,被他的妹夫、第二代長沙王吳臣誘捕殺害於番陽(今江西景德鎮西南)。吳臣後來也被劉邦殺滅,下場可悲。

9.彭越(?—前196年)字仲,昌邑人(今山東省金鄉縣)打漁為生。秦末天下大亂,彭越被鄉里推舉起兵。漢王二年(前205年),被劉邦收買投靠漢軍,漢高祖五(前202年),彭越攻下昌邑周圍20餘城,得穀10餘萬斛,以供應漢軍糧餉;繼率部南下,與韓信等會師,是除了韓信以外功勞最大的一位,西漢時被封為梁王,轄魏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劉邦討伐陽夏侯陳豨,彭越稱病不往。漢高祖滅陳豨後,因被懷疑謀反被廢為庶人,往四川途中被呂后截回不久被斬殺於洛陽,屍體被呂后處以醢刑。

彭越字仲,秦昌邑人也。常漁鉅野澤中,為盜。陳勝起,澤間少年相聚,從越。乃行略地,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沛公從碭北擊昌邑,越助之。齊王田榮叛項王,漢使人賜越將軍印,使下濟陰以擊楚,大破楚軍。漢二年,將其兵三萬餘人,歸漢。漢王迺拜越為魏相國,將兵,略定梁地,常往來為漢游兵擊楚,絕其糧。項籍死,立越為梁王,都定陶。陳豨反代地,高帝自往擊之,至邯鄲,徵兵梁。梁王稱病,使使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讓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謝。其太僕有罪,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於是上使使掩捕梁王,囚之雒陽。上赦以為庶人,徙蜀青衣。西至鄭,逢呂后從長安東,道見越。越為呂后泣涕,自言亡罪,呂后詔與俱東。至雒陽,言上,誅之。《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捲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雲。《史記•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10.陸賈(前240年—前170年)是西漢初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對早期儒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期作家有揚雄、枚乘、王褒、賈誼。陸賈原為楚人,有口才、善辯論,早年隨劉邦平定天下時,常出使諸侯各國。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奉命出使南越(今兩廣一帶),招諭故秦南海尉趙佗臣屬漢朝,立為南越王。陸賈出使歸來,擢升為太中大夫。劉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輕詩書,向高祖提出「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他以為不能靠武力維持政權,建議重視儒學「行仁義,法先聖」之說,並輔以黃老「無為而治」術,以鞏固政權。其「夫道莫大於無為」,「故無為也,乃無不為也」《新語》之說,對漢初政治產生影響。著有《新語》12篇,針對秦代實行嚴刑峻法的惡果,引述《詩》、《書》、《春秋》、《論語》,宣揚儒家貴仁義、賤刑威的思想,是漢代最早的一部政論散文,文章質樸,議論切實,開賈誼、晁錯政論文的先聲。《漢書‧藝文志》分漢賦為四派,其中一派以陸賈為首,並把枚皋、朱買臣、司馬遷、揚雄等21274篇賦都納入陸賦之屬。《文心雕龍‧才略》篇說:「漢室陸賈,首發奇采,賦孟春而選典誥,其辯之富矣。」可見其賦作在當時是有影響的。但這些作品沒有流傳下來。《新語》今存,有《漢魏叢書》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刊本。《史記‧陸賈列傳》

11.吳芮(前241-西元前201年),景德鎮浮梁縣瑤裏人。西漢長沙國第一代王,春秋時代吳國國王夫差的七世孫,泰伯的第廿九世孫。秦朝時任番陽令,號曰番君。父吳申曾任戰國末年楚國大司馬。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吳芮率部將梅鋗及女婿英布響應陳勝起義。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因率百越人民起兵,又從入關,封其為衡山王,都邾(今湖北黃岡)。不久受項羽密令與臨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擊殺義帝於郴州(今湖南郴州)。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徙封長沙王,都臨湘(今湖南長沙)。當時象郡、桂林郡及南海郡已被南越王趙佗所佔,豫章郡又早已封給淮南王英布,長沙國實際上版圖只有長沙一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七月,奉命率兵定閩,病死於途中。

自吳國開氏始祖泰伯廿三世孫吳王夫差于西元前473年被越國滅亡,勾踐斃夫差于余杭山卑猶亭,吳國王子王孫先前己四散避難。據《吳氏宗譜》載;吳王夫差被越國滅亡後,越王勾踐命人斬草除根,殺戮吳王夫差後人,於是,太子鴻和王子徽的子女,分別從安徽休寧翻過虎頭山和婺源嶂公山隱匿到了浮梁的瑤裏、九龍、西湖、江村、興田、金竹山、南安、壽安、鵝湖、蛟潭、三龍、福港等地駐紮了吳國南潰兵馬生存下來。吳芮小時候十分聰穎,很受祖父疼愛,經常研究《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帶著吳氏族人子弟和當年跟隨一起南下軍士的後代,演練陣法。

當時正處在戰國年代,《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大饑”,有旱災1392次,水災1621次。西元前214年,吳芮見到徐福(名議,生於西元前255年),徐福是一個富於冒險精神,涉獵廣泛,精通儒墨道兵醫各家的人,徐福祖上曾在吳國任御醫,隨太子友(太子鴻)一起南下到瑤裏,其後人也一直以醫傳世。徐福到瑤裏,吳芮的父親吳申熱情接待了他,吳芮特別喜歡聽這位走南闖北的朋友講天下見聞。徐福特別看重吳芮兄弟倆,尤其是吳芮的弟弟吳莚,吳莚由於長期採藥打獵,練就一身好武藝、好箭法,吳莚也想走出去見識一下世面,於是,吳莚從舊部後代中又挑選十幾個能醫善獵、有武藝、還會制陶、會種植藥園的青年作徐福的弟子和侍衛,離開家鄉隨徐福而去。這一去,吳莚他們再也沒有回來,據說,隨徐福走遍名山大岳,四處奔波行醫,最後隨船三千多人東渡入海到日本了(據日本史學界研究資料)。

西元前278年,位於湖北江陵的楚國都城郢城被秦攻佔,楚王室東遷至安徽壽春,秦軍追擊楚國王室,無暇顧及番越地帶。在戰國時代末,兵荒馬亂,散兵遊勇四處搶劫,吳芮不忍看到鄉親受到損害,組織隊伍抗擊流寇。吳芮為人寬厚,對於散兵遊勇,只要不襲擾百姓,一律給予出路。在鄉親們的支援下,隊伍不斷擴大,他十八歲時就統制兵馬一萬七千多人,分佈在通向浮梁的各處要道,這支部隊軍紀嚴明,很受百姓擁戴。他的母親梅氏為人十分賢慧,要他藏兵於民,興農興商。所以,他的部隊吃穿不缺。在那時候,浮梁沒有地方政權。吳芮派出得力骨幹到四鄉發展,其勢力範圍北到安徽祁門,東到贛浙邊界,南到福建,西到都昌鄱陽。西元前207年二月,秦國面臨各地義軍武裝割據的局面,採納左相李斯諫言,穩定南方,阻止百越地區背叛,封吳芮為番君。“番”字的含義就是土著種田人的意思,“君”不是指君王,意思是指用一個竹子做的束髮的帽子“冠”,即給吳芮管理整個番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職權的封號,不給財政支援也不收稅。

吳芮很希望象他的祖輩一樣也找一個象太湖一樣的地方發展事業,他爺爺給他一張“太衍水”(古代對昌江河的舊稱)流域圖,希望借朝廷給予的合法身份要他出去打天下,吳芮牢記家中長輩囑咐,帶著自己的隊伍,告別鄉親,離開瑤裏。從水路進入鄱陽湖後,吳芮靠岸建城,立為據點,這就是今日的鄱陽縣。後來清人蔣士銓有七古:其中道“暴虐當時苦秦政,獨有番君重民命。撫字能仁殺賊勇,漢家名將秦時令。……丈夫功業立天下,生王死神寧茍且?江湖民心亦易得,在爾鄱陽後來者。”在鄱陽,吳芮首先用強硬手段清除盜匪劣徒勢力,積極發展民生大計,開通航運,開發漁產,推廣農業。

秦始皇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各地人民投奔吳芮。他聽從部下意見,起用刑徒支援項羽,出兵橫掃贛,湘,桂一帶,史書上載:“番陽令吳芮,甚得江湖民心,號曰番君。布往見之,其眾已數千人。番君乃以女妻之,使將其兵擊秦。”一年間,吳芮不僅在鄱陽湖流域行仁政發展經濟,而且勢力範圍擴大了數倍。西元前204年,吳芮取下長沙後,在濱臨湘水的這塊沃土上,建設起了古城長沙。當時北方兵荒馬亂,吳芮轄區相對來說平靜,吸納了大量商家南下長沙。距今1500多年前的北魏人酈道元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著作。《水經注·湘水》中說:“漢高祖五年以封吳芮為長沙王,是城即芮所築也。”這是現有的歷史文獻中關於長沙城最早的,也是最權威的記載。之後吳芮被項羽封為衡山王。史載“番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 

吳芮在洞庭湖一帶巡視時結識好友張良字子房,在其勸導下,擁戴劉邦。項羽失敗後,吳芮以吳國君王之後的身份,和韓信等人擁劉邦為帝。上表書說:“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這份出自張良手筆的請願書被列入史記。劉邦也感謝吳芮的幫助,詔曰:“故衡山王吳芮,從百粵之兵,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芮為長沙王。”

吳芮完成父輩之托,本以為可以大展宏圖,但是沒有想到卻面臨著政治鬥爭的旋渦。吳芮公開吳王之後代的身份,埋下隱患。韓信反叛漢王,使劉邦對異姓王不信任。有一次劉邦試探性地對吳芮說:“吳,古之建國也。昔荊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朕欲復立吳王,其議可者。”吳芮說:“沛侯濞重厚,請立為吳王。”叫劉邦的侄子劉濞去做吳王。吳芮按照張良計謀,保存實力。他一方面命其第五子吳元(姬妾生的兒子)帶一部份家眷回到瑤裏生活,另一方面,將自己的部分精銳親兵分到劉賈帳下。劉邦一共封了八個異姓王,吳芮對封王並不感興趣,他不主張漢王分封緒候,他也知道,劉邦封王在戰爭年代是為了收買人心,根據歷史教訓,他開始低調行事。把自己大部分地區的領地讓劉邦封給他的子女。張良辭官隱居後,在吳芮家中生活了一個多月。他的女婿英布野心勃勃,不聽勸導,立意謀反,吳芮聞訊後立即通報荊王劉賈,要劉賈小心,後劉賈在鄱陽被英布鳩殺。 

劉邦帝業已定,便和呂后用種種方法,去消滅異姓功臣。吳芮的一舉一動,劉邦瞭如指掌。但吳芮以德政穩定民心,不是做給劉邦看的,是真心實意從老百姓過日子出發。劉邦死後,呂雉一直想借機除掉吳芮,長沙王交出南越管轄權後,呂后突然削除漢封趙佗的“南越王”爵位,並遣軍討伐。呂氏朝廷派出的軍隊戰爭失敗,引出很多複雜的民族矛盾,直到西元前191年呂雉要求長沙國派吏撫平,長沙王派出辛追、陸賈去談判。辛、陸因與趙佗有舊,在南越受到盛大歡迎。佗獻白壁、翠鳥、犀角、紫貝、生翠、孔雀等珍物,願長作漢之藩臣,而實際上仍稱王如故。吳芮的隊伍向南發展,兵發南越,不戰而屈人之兵,史料說是圍而不殲,以和求全。佔領南越後,派出大量農業技術人才在南越推廣“芮”稻,盡一切力量開發利用當地資源,向所有下屬談吳國滅亡的歷史教訓,宣傳“重民”理念。至今,廣東和海南還在種這種稻子。吳芮以示好措施,在廣西、南越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和平共處政策,幫助該地區發展,在廣西、越南等地區受到尊敬,至今在越南,桂林,柳州還有吳芮廟。 

西元前201年,時年四十歲的吳芮與同甘共苦多年的愛妻蘋(長沙王妃毛氏是歷史上著名的女才子之一)泛舟湘江,慶祝自己四十歲的生日。吳芮望遠山,思念家鄉瑤裏;看湘水,回憶青年時代在瑤裏河畔晨雞起舞的日子。面對明月,其妻吟:“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吳芮聽罷心潮澎湃,留言:芮歸當赴天臺,觀天門之暝晦。(死後請把我送回家鄉瑤裏五股尖仰天臺,要與父輩祖先在一起述說,我盡最大努力做了他們囑託我的事,可以放心地和他們在一起,朝迎旭日東昇,暮送夕陽西下)。是年,夫婦雙雙無疾而終。吳芮的英年早逝,成為歷史之謎,在各地史料中說法不一。

12.共敖(?—前204年),秦末漢初人,臨江國第一代王。戰國楚國貴族後代。秦朝末年,任楚懷王熊心柱國。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因攻取南郡有功,封其為臨江王,都江陵(今湖北江陵),領故秦南郡地(今湖北省大部)。不久受項羽密令與衡山王吳芮,九江王英布擊殺義帝於郴州(今湖南郴州)。楚漢戰爭開始後,臨江國雖屬項羽陣營,但並未出兵支援對劉邦的戰事。漢高祖三年(前204年)七月死,子共尉襲位。

13.韓王信(?—前196年,姓韓名信,為免與同時期另一名將韓信混淆,故稱韓王信),秦末漢初將領,西漢初年被劉邦封為韓王,後來投降匈奴,前196年與漢軍作戰時被殺。韓王信是戰國時韓襄王之孫。秦朝末年,沛公劉邦在河南作戰時,韓王信加入沛公軍中成為韓將,跟隨沛公進入關中。秦亡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韓王信跟隨他進入漢中。後來劉邦出兵打敗三秦並佔領關中,承諾將來會封韓王信為韓王,先拜他為韓太尉,派他帶兵攻取韓地。漢二年,韓王信攻取了韓十餘城,當漢王來到河南後,韓王信猛攻西楚霸王項羽所立的韓王鄭昌,迫使鄭昌投降,漢王便立韓王信為韓王。漢三年時,韓王信在滎陽失守時向楚投降,不久成功逃回漢營,漢又立他為韓王,韓王信跟隨漢軍擊敗項羽,平定天下。漢五年春,韓王信獲封國於穎川一帶,定都陽翟。漢高祖六年春,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後或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北方胡人為名,把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為都。韓王信上書請求把都城改至馬邑,得到劉邦批准。後來匈奴攻馬邑,朝廷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劉邦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進軍太原。高祖七年冬,劉邦親自帶兵擊敗韓王信,信逃到匈奴那裡。劉邦追擊時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劉邦在脫險後便退兵了,此後韓王信有時率匈奴軍侵擾邊境。高祖十年,韓王信派人遊說駐守代地的陳豨起兵反漢。高祖十一年,韓王信又與匈奴侵漢,佔領參合,漢將柴武致書韓王信,勸他歸降,韓王信婉拒,兩軍隨即接戰,韓王信戰死。 

(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長八尺五寸。及項梁之立楚後懷王也,燕、齊、趙、魏皆已前王,唯韓無有後,故立韓諸公子橫陽君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項梁敗死定陶,成奔懷王。沛公引兵擊陽城,使張良以韓司徒降下韓故地,得信,以為韓將,將其兵從沛公入武關。) 

(太史公曰:韓信、盧綰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變,以詐力成功,遭漢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稱孤。內見疑彊大,外倚蠻貊以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窮智困,卒赴匈奴,豈不哀哉!陳豨,梁人,其少時數稱慕魏公子;及將軍守邊,招致賓客而下士,名聲過實。周昌疑之,疵瑕頗起,懼禍及身,邪人進說,遂陷無道。於戲悲夫!夫計之生孰成敗於人也深矣!)《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14.曹無傷(?-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名將領,官至左司馬。他是導致鴻門宴事件發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劉邦處死。

15.太公(?—前197年),中國秦末漢初時期沛縣豐邑(今中國江蘇省沛縣)人,是漢朝建立者劉邦的父親。前197年,太公在櫟陽宮去世,後來葬於萬年(今中國陝西省臨潼區北)。

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史記‧高祖本紀》

史載太公之妻被稱為劉媼,按「太公」與「媼」分別是對男性及女性老人的尊稱,應非劉太公及其妻之本名,有文獻認為劉太公本名為劉煓,字執嘉;或是記載其本名即為劉執嘉,然皆非出於正史。亦有文獻稱其妻劉媼本名為「王含始」,其父名劉仁,都未必可盡信。同樣地,史書載太公有四子,分別為劉伯、劉仲、劉季、劉交,劉伯早亡,劉仲一名劉喜,劉季則是劉邦,是後來發達才取的名字。而伯、仲、季只是排行,可能如同「太公」、「媼」只是一種稱謂而已。所以,劉太公就是劉老先生,劉媼是劉老太太,劉伯、劉仲、劉季則分別是劉老大、劉老二、劉老三(或老四)之意。劉邦一族出身微賤,太公等人要不是沒有正式的名字,再不然就是因本名鄙陋而不傳。《史記‧高祖本紀》、《資治通鑑卷九至卷十二》、《西京雜記卷二》

16.呂后-呂雉(音:ㄓˋ)(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單父(山東單縣)人。早年其父為避仇遷居沛縣,在一次宴會上欣賞劉邦非凡的氣度,把女兒許配給他。公元前205年,劉邦為項羽所敗,呂雉和劉邦的父母被俘,做了兩年的人質,前203年秋,呂雉歸漢後,留守關中。劉邦稱帝後,呂雉被立為皇后,生子劉盈、女魯元公主。

呂后為人有謀略,漢初,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統一的局面。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實際由呂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呂后逐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號令一出太后』,呂后先後掌權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呂后當政內,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後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呂后有政治家風度,匈奴冒頓單于乘劉邦之死,下書羞辱呂后,說:「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呂后採納季布主張,壓住怒火,平心靜氣復書說:「我已年老氣衰,髮齒也墮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後贈與車馬,婉言謝絕,終於化干戈為玉帛,匈奴自愧失禮,遣使向漢朝認錯。

呂后晚年,因沒有子孫,怕高祖的子孫欺凌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前180年,呂后崩,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17.漢惠帝劉盈(前213年—前188年),西漢第二位皇帝,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嫡長子,母親呂雉,在位7年。當初,高帝寵幸戚夫人,戚夫人有一子名曰劉如意聰明伶俐,英武果敢,作風很像漢高帝,高帝覺得太子劉盈優柔寡斷軟弱無能,便想廢劉盈。呂皇后依張良計請大賢「商山四皓」來替劉盈說話並輔佐,劉邦驚覺太子「羽翼已豐」,才打消廢太子的念頭。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劉盈十六歲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惠帝,惠帝即位後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拔曹參為丞相,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但是惠帝優柔寡斷軟弱無能,在位後期處處受母親呂后牽制,又在茅廁見到戚夫人成了「人彘」慘狀,最後抑鬱而終,享年僅24歲,葬在安陵。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呂皇后。帝年五歲,高祖初為漢王。二年,立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漢書卷二惠帝纪第二》

18.魯元(?-前187年)史記沒記載本名。前198年(漢五年),其父趙景王張耳亡,張敖即趙王位,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長女。嫁趙王張敖為妻,生女張嫣後來成為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史記正義》中提到魯元公主墓在咸陽縣西北二十五里。次東有張敖塚,與公主同域。 又張耳墓在咸陽縣東三十三里。

魯元公主,這個封號可能是他封於魯,「元」是指他為長公主。據《集解》載服虔曰:「元,長也。食邑於魯。」韋昭曰:「元,諡也。」《正義》載漢制,帝女曰「公主」,儀比諸侯;姊妹曰「長公主」,儀比諸侯王;姑曰「大長公主」,儀比諸侯王。《史記‧高祖本記》

張敖被釋後,因為娶了魯元公主,封宣平侯。劉邦讚揚那些仗義的門課,以鉗奴身份跟隨張王入關的,都封為諸侯、卿相、郡守。直到漢景帝時,他們的子孫們都是二千石俸祿的高官。張敖於前182年病逝。其子張偃因其母為魯元公主,封魯元王。張敖其他姬妾生的兩個兒子,張壽封樂昌侯,張侈封信都侯。諸呂之亂平定後,魯元王、樂昌侯、信都侯因和呂后有關係被廢。後來漢文帝封魯元王張偃為南宮侯,延續張氏的香火。

太史公曰:張耳、陳餘,世傳所稱賢者;其賓客廝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張耳、陳餘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名譽雖高,賓客雖盛,所由殆與太伯、延陵季子異矣。張耳、陳餘,天下豪俊。忘年羈旅,刎頸相信。耳圍鉅鹿,餘兵不進。張既望深,陳乃去印。勢利傾奪,隙末成舋。《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乙、項羽:

A.項羽,剛愎自用,相信自己的才能,輕忽屬下的建議,就算身旁一度擁有范增、陳平、韓信等人,也無法相信和重用他們。項梁起兵反秦經過淮陰時,韓信北渡淮河投奔,項梁陣亡後,歸屬項羽,任郎中。韓信多次向項羽獻策,都未被採用。漢王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結果韓信成了日後項羽的大患。同樣的,陳平擅長謀略,但是項羽聽信流言,使得陳平離開項營。另外,范增雖被項羽尊為亞父,但是項羽無法完全相信他,以致於陳平使出反間計離間項羽和范增。而項伯與劉營勾結,項羽卻始終相信項伯,只因為他是項氏一族,這實在是很諷刺。

B.項羽分封諸侯表:

C.項羽陣營:

1.項梁(?-前208年),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起義軍首領之一。世代為楚國貴族,父項燕是名將,項梁因殺人,與侄子項羽避仇至吳中。項梁在吳中威信頗高,賢士大夫皆出其下,當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辦。項梁利用這種條件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叔侄殺會稽太守殷通響應,任張楚政權上柱國(上柱國,原楚國置,是統領軍隊的最高將領),渡江西進,屢勝秦軍。陳勝死後,項梁聽從軍師范增之計,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懷王封項梁為武信君。項梁曾敗秦將章邯,在雍丘陣斬秦將李由,後因輕敵,在定陶被章邯打敗,戰死。《史記‧項羽本紀》

2.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秦末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亞父街道)人,西楚霸王項羽的重要謀臣。項梁反秦起義時,范增曾勸項梁立楚懷王後裔為王。據《史記·項羽本紀》所載:「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公元前207年,秦軍章邯令王離、涉間圍攻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章邯率軍攻鉅鹿南,楚懷王命宋義、項羽救趙,范增為末將。《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范增後歸項羽為謀士,為其所倚重,被尊為「亞父」。公元前206年,范增隨項羽入關中,勸其消滅劉邦勢力,但未被採納,後在鴻門宴上令項莊舞劍,意欲藉機行刺劉邦,卻因為項伯從中干擾以及項羽的優柔寡斷,放走了劉邦。范增氣憤地說:「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公元前204年初,楚軍數次切斷漢軍糧道,劉邦被困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於是向項羽請和。項羽欲同意,范增說:「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羽與范增急攻滎陽。劉邦手下謀士陳平施離間計,令項羽以為范增勾結漢軍,從而削其兵權,范增大怒而告老回鄉,項羽同意了。《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范增在回鄉途中還沒到彭城(今江蘇徐州),就因背疽發作而死在路上。

3.熊心(?—前206年),又名羋心,前楚懷王孫兒(一說是玄孫)。楚亡之後,熊心在鄉間地方隱居,以牧羊為生。在公元前208年,熊心在舊楚國貴族後人項梁協助下重新建立楚國,成為當時反秦勢力的盟主,號楚懷王,定都盱台。楚懷王立劉邦為武安侯,項羽為長安侯;項梁亦接受張良的建議,封韓成為韓王。項梁在定陶之戰中戰死後,懷王從盱台遷至彭城,重用宋義及劉邦,以牽制項羽,又立下「懷王之約」,約定首先攻入秦國首都咸陽的將領將將封為關中王。公元前207年宋義率軍北上救趙時被項羽所殺,懷王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領宋義軍擊敗秦將章邯。熊心名義上是當時楚國的君主,但軍政大權實際上由項梁之侄項羽掌握。公元前206年,項羽尊懷王為「義帝」,隨後自行分封天下,劉邦被封為漢王,項羽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公元前206年項羽把義帝徙至長沙郴縣途中被項羽暗令英布等人殺害。公元前206年,劉邦首先進入咸陽,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其後項羽大軍抵達, 當漢王劉邦後來出兵進攻項羽時,曾以項羽暗殺義帝作為開戰理由之一。《史記‧項羽本紀》

4.章邯(?—前205年),秦朝著名將領,在秦二世時期曾率驪山徒卒組成的秦軍擊敗多支反秦軍隊。曾殺周章,破陳勝,敗項梁,在前207年的鉅鹿之戰中被楚將項羽擊敗後,率秦軍主力向項羽投降,獲項羽封為雍王。秦亡後的前206年,項羽把關中西部的地方封給章邯。章邯後來被漢王劉邦擊敗,最後自殺。《史記•項羽本紀》

5.長史欣(?—前204年),秦朝長使,陳勝起兵後輔佐章邯作戰,而後投降楚軍,獲項羽封為塞王,都櫟陽,後來在成皋被漢軍擊敗,與曹咎一同自剄於汜水上。項梁曾犯事被櫟陽縣逮捕,項梁乃請蘄縣監獄官員曹咎,寫信給櫟陽縣監獄官員司馬欣,故得止息。漢王四年成皋之戰中,守城大司馬曹咎中了劉邦的激將法而出戰﹐在其半渡汜水時遭到漢軍襲擊,而大敗。曹咎與司馬欣皆自刎於汜水。而後漢王受傷入關,傷癒後到了司馬欣的故鄉櫟陽,又將司馬欣斬首了一次。《史記•項羽本紀》

6.董翳(?—前204年),春秋晉國太史董狐後裔,秦朝都尉,陳勝起兵後輔佐章邯作戰,而後投降楚軍,獲項羽封為翟王,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北),後來在成皋被漢軍擊敗,死於汜水之畔。 

秦二世二年冬,陳勝部將周文(又名周章)等人率兵十萬人逼近秦都咸陽。章邯建議二世赦免驪山刑徒,把他們編成軍隊以對抗陳勝軍,二世便任命章邯為將,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輔佐章邯作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章邯率兵渡過黃河攻打趙國,把趙王趙歇圍困於鉅鹿。楚將項羽率兵救趙,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章邯。章邯派司馬欣向咸陽請求援兵,但趙高不允,並派人追殺司馬欣。董翳於是勸說章邯投降,章邯亦擔心趙高迫害,遂率兵向項羽投降,二十餘萬秦國降兵不久便被項羽下令坑殺。秦朝滅亡之後,項羽封劉邦為漢王,統治秦嶺以南的漢中,另封原秦朝三位降將為王,統治關中地區,以遏制劉邦。封章邯為雍王,管轄關中西部,封司馬欣為塞王,管轄關中東部,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關中北部。《史記》、《漢書》等書將此三位秦將成為三秦。漢王四年成皋之戰中,守城大司馬曹咎中了劉邦的激將法而出戰,在其半渡汜水(今河南滎陽)時遭到漢軍襲擊而大敗。董翳、曹咎與司馬欣皆死於汜水之畔。

7.虞姬,名虞妙弋,世稱虞美人(?-前202年),項羽的寵姬,名虞。項羽困於垓下,曾作詩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見《史記•項羽本紀》。秦末虞地(江蘇吳縣沭陽縣顏集鄉)人,有美色,善劍舞。 

公元前209年,項羽助項梁殺會稽太守,于吳中起義。虞姬愛慕項羽勇猛,嫁與項羽為妾,常隨項羽出征。項梁死,項羽為次將,施升上將軍,虞姬與項羽形影不離。楚漢之戰,項羽困於垓下(安徽靈縣),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他在飲酒中,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城東15華里、303省道南側)有虞姬墳。 

宋詞詞牌:『虞美人』據說得名于虞姬。清朝詩人何浦《虞美人》云:『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軍恩是楚腰(虞姬)』認為八千楚軍被迫投降劉邦,沒有一人像虞姬那樣的堅貞。京劇有《霸王別姬》敘述這段故事。

8.孝母典範: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強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少年欲立陳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於是眾從其言,以兵屬項梁。《史記•項羽本紀》,後陳嬰見項羽殺戮太重,再投劉邦,終因功被劉邦封「棠邑侯」。

D.秦陣營:

1.陳涉(?-前208年),字涉,秦朝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人。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 苟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見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2.胡亥(前221年-前207年),在位時間前210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兒子)、太子嬴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下令秦始皇後宮無子者皆令從死,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了在驪山陵墓裏。徵調材士五萬人屯衛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左丞相李斯與右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上書請求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各種苛捐雜稅。二世聽信趙高讒言,誅殺李斯,迫使馮去疾和馮劫自殺。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離投降項羽,劉邦攻下武關,趙高惶恐。

207年趙高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合謀,逼胡亥自殺于望夷宮。臨死前二世說只願當萬戶侯,閻樂不准,遂自殺,時年15歲,一說23歲,也有說24歲。以平民之禮葬。墓地在今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稱胡亥墓。《史記‧秦始皇本紀》雲“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後引《史記‧秦始皇本紀》雲“二世生十二年而立”,由於胡亥初即位,自稱“朕年少”,且其上有17位皇兄,假如秦始皇20歲有兒子,1年生1位,秦始皇卒時年有50,到胡亥時年齡也應不到20,故應從秦記為對。

3.子嬰(?-前206年),姓嬴,名子嬰,或單名嬰。秦朝最後一個統治者。子嬰在位時稱「秦王」,後世亦有人稱之為「秦三世」,意指實際上繼秦二世為帝。

最早記載子嬰事跡的史記,對子嬰其人,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皇太子扶蘇的嫡長子”。《史記‧秦始皇本紀》:「立二世之兄子(這種說法認為「兄子」就是兄長的兒子)嬰為秦王。」二是“秦始皇之弟”。《 史記‧李斯列傳》:「高 (趙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三是“秦二世的兄長”。這一派認為《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有關章句應該理解為:「立二世之兄、子嬰為秦王。」從東漢班固一直到近、現代修訂出版的《辭海》和《辭源》,多採用第一種說法,又指子嬰是二世長兄扶蘇的兒子。亦有論者支持第一說,論點包括:子嬰的遭遇、才幹及影響力並非任何屬秦二世同輩或後輩者所能企及。《秦始皇本紀》中敘述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殺趙高,推斷子嬰年齡當為秦始皇孫 (《史記‧李斯列傳》中所述不同)

秦始皇死後,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寵信宦官趙高,誅殺多位舊臣,包括李斯、蒙恬等人。當二世準備加害蒙恬時,子嬰曾勸阻二世,但二世不聽。二世在位三年,被趙高所殺。趙高欲自立為王,但發現群臣並不支持,於是迎立子嬰繼位。趙高聲稱民變起後,秦地比統一前更小,故子嬰不能稱「皇帝」,而只能稱「王」。子嬰即位五天後便定計殺死趙高,並隨即把他的家人全部處死。指趙高企圖招引起義軍到咸陽及承諾殺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嬰知道後先下手把他殺死。起義軍進入關中的劉邦在到達灞上後派人勸子嬰投降,並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用繩綁縛自己,並攜同皇帝御用物品(包括玉璽和兵符)親自到劉邦的軍前投降。子嬰共當了 46 天秦王。秦朝在子嬰投降的一刻正式結束。劉邦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後,項羽率領大軍到達關中。劉邦的部將曹無傷向項羽稱劉邦將以子嬰為相而自立為關中王,結果項羽設下鴻門宴。項羽入咸陽城後,立刻殺死子嬰,並進行了大屠殺及縱火。

根據《史記》所述,賈誼認為嬴子嬰是使秦朝完全滅亡的人物。他在一篇論文中認為:只要子嬰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規中矩的輔佐,秦仍可保守關中地區。司馬遷本人在《秦始皇本紀》亦對賈誼的論文表示贊同。東漢史家班固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秦二世死時,秦朝已不可救;子嬰雖然無能為力,但殺死趙高的決定已證明他已盡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應該予以同情和尊重:「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 

4.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在諸子百家中,李斯師從荀子習帝王之術,和韓非都成為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學成後,他考察時局,認為楚王無能,六國衰弱,因此決定西入秦國。李斯入秦之後,拜於呂不韋門下,受到呂不韋的賞識,更得到秦王嬴政任用。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7月秦始皇死於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李斯密不發喪,和趙高合謀矯詔扶立嬴胡亥即位,並賜死嬴扶蘇。不久趙高誣陷李斯想割地稱王,又誣陷李斯子三川郡守李由與亂軍私通。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5.趙高(?-前207)秦朝宦官、權臣。為秦始皇和秦二世寵信,西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矯詔殺死扶蘇、蒙恬、蒙毅,任何大臣或皇子只要涉及小事,便立即逮捕,如其兄嬴將閭及同母兄弟三人、贏高等。擁立秦始皇次子胡亥為帝即位為秦二世,此後趙高拜為中丞相,事無大小皆取決於其意旨。秦朝的暴政引起陳勝、吳廣等人的起義,趙高陷害李斯,李斯被腰斬於咸陽、馮去疾和馮劫自殺、章邯和王離投降項羽。在劉邦攻下武關後趙高惶恐異常,遂在西元前207年與其女婿閻樂合謀逼迫胡亥自殺。趙高後來企圖篡位自立,官員們不從,只好立子嬰為秦王。趙高最後也被子嬰用計殺死於齋宮,並夷三族。一般認為趙高直接導致秦朝的覆滅。

關於他的身世,有很多種說法: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說:「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趙翼在《陔余叢考》卷四十一《趙高志在復仇》條云:「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則高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及者也。」根據大陸秦漢史學家李開元的考證,趙高可能是正常男人,而非一般印象中的閹人。因西漢以前允許正常男人當宦官,且趙高當上丞相,又有一個叫閻樂的女婿。故李開元依據古代閹人不能當丞相的原則,合理的推論趙高應該不是閹人。(李開元,《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 

指鹿為馬: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三、人心向背:

國家之興亡,除了政治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人心背向。國家若得到人民支援,社會才會穩定,政權才能長治久安;相反,統治者的施政殘暴不仁,國家便不獲支援,更會導致民怨沸騰,弄致官逼民反,使政權逐步推向來亡。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昏庸和暴虐,令人民不願再忍受其嚴厲的統治政策,最後更亡於以劉邦、項羽為首的義軍手上。

甲、劉邦:

公元前208年,懷王遣項、劉分道伐秦,並共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結果項羽於鉅鹿一戰全殲秦軍二十萬,而劉邦自武關入秦,用張良的計策,採取了符合民意的策略,招攬降秦官員,迂迴前進,避免攻堅,結果卻最先順利進入關中。迫於形勢,子嬰殺趙高,投降劉邦,秦朝於公元前二零六年滅亡。劉邦入咸陽後,申明軍紀,廢除秦的嚴刑苛政,『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去秦法』,於是『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史記‧高祖本紀》)。劉邦接受蕭何、張良等人的獻策,發展農業,安撫百姓,訓練兵士,力量日漸強大。劉邦乘項羽征討田榮等人之機,北定關中,消滅『三秦』勢力,於公元前205年正月打著為義帝發喪之名義揮師東進。楚漢戰爭之初,項羽佔了優勢。劉邦雖曾利用項羽攻齊之機,襲擊楚都彭城,但很快就被項羽大敗,退守滎陽(今河南滎陽北)。後來劉邦鞏固了關中基地,又極力籠絡諸方力量,遂在屢敗之後轉劣為優,使雙方形成長期的拉鋸局面。公元前203年,『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滎陽東南之運河)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史記‧項羽本紀》),但劉邦卻與韓信、彭越期會而攻擊楚軍。前20212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四面楚歌。羽力戰而脫,遂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因見大勢已去,項羽以自已『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前後歷時五年(前206年-前202年)。

劉邦得天下,實與民心依附有莫大關係。入關之時,表現出統治者的風範,廢除秦代苛政,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於是民皆欣悅,甘於跟隨劉邦。而且劉邦來自民間,其左右股肱,如陳平、周勃等,莫不為市井布衣,因而深知民間疾苦。其後,又以義帝發喪之名,號召諸侯討伐項羽之不義,並安撫流亡百姓,令人心盡歸劉邦。得天下後,能罷秦徭役,以黃老無為之術,替代贏秦法家之治,故能迎合廣大百姓之要求。

乙、項羽:

項羽在消滅秦軍主力之後,聞劉邦已破咸陽,遂亦迅即率兵入函谷關,與劉軍相對峙,『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源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史記‧項羽本記》)。在鴻門宴上,項羽謀殺劉邦而未遂,後乃『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史記‧項羽本記》)。在當時群雄並立之局勢下,項羽以為自己已得天下,遂於元前2064月實行裂土分封,尊楚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又另分封了十八個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並把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朝降將封於關中,以阻劉邦東出。項羽把虜掠來的財寶美女帶歸彭城,並下令諸侯解散軍隊,各到封地。但是項羽分封諸侯,並不能使天下人心服,就連被封的人也不滿意。劉邦對關中之地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而自已被徙封於漢中,感到極端不滿。齊國的田榮、趙國的陳餘及起義將領彭越等人,因未得封王十分惱火。當分封之事剛告一段落,田榮即於前2065月反於齊地,逐田都,殺田市,自立為齊王。接著彭越、陳餘等也相繼起來反對項羽。一時間諸侯混戰遂起。

四、軍事資源運用:

甲、劉邦:

劉邦滅三秦後,以關中為後援根據地,關中為秦發源地,咸陽雖遭項羽洗劫過,但關中整體經濟實力仍在,且劉邦每攻佔一處地方,都善用當地資源。雖屢敗於項羽,但都能迅速重整軍隊,捲土重來。劉邦佔了人和,三位人傑再加上陳平等,無一不是各領域中的翹楚,劉邦曾說:「⋯⋯此三人(指張良、韓信、蕭何)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乙、項羽:

楚漢相爭初期,西楚軍在軍事方面較為優勝,但項羽所重用的,似乎都只是西楚軍,且其根據地位於南方,而劉邦的地盤大都為北方之地(當時南方的人口、經濟等都不及北方)。項羽也未曾善用所攻佔之地的資源,故劉邦在後援力量方面實遠勝項羽。楚漢相爭五年後,項羽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已大不如前,劉邦卻能夠具強大軍事和經濟實力,項羽敗就敗在不能知人善用,在劉邦的王國中,有漢初三傑,有彭越、有黥布還有其他人,個個都是將才,但是,在項羽的王國中,能夠帶兵出征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楚霸王本人,這種情況下無怪乎劉成項敗。

項羽是一位超群的軍事統帥。能征善戰,戰場上豪氣蓋世,叱吒風雲。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客觀上幫劉邦進入咸陽之路減少了阻力。推翻秦朝創造了條件。楚漢戰爭中,破田榮,救彭成,救滎陽,奪成皋,一生大戰數十次,多獲勝利。所以,古人稱他「有百戰百勝之才」(蘇洵嘉祐集‧項籍)。 然而,項羽是一位悲劇式的人物。秦朝滅亡後,他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造成混亂割據的局面。他行為殘暴,新安城(今河南繩池東)坑殺秦降卒二十萬餘。自招秦人反感,更使戰敗者不敢向其投降,如彭城之戰中(西元前205年),漢軍情願投水溺斃也不肯投降。敗卒不投項羽,人心也不歸附。入關後,火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息。他燒殺虜掠的暴行,違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戰敗的根本原因。項羽自恃武功以威懾諸侯,缺乏遠見,不爭取同盟。又妒賢嫉能,不能用人,招致眾叛親進,軍心渙散。軍事上,他缺少戰略家的眼光,剛愎自用,不納賢良。以致屢失戰機,沒有鞏固的後方基地,沒有充足的糧餉和兵源,雖然屢戰屢勝,反而由盛而衰。雖然項羽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也難以避免失敗。

捌、史記與漢書比較:節錄《史記•高祖本紀、項羽本紀》兩段比較差異。

一、「大風歌」高祖本記史記、漢書比較:有底線字為史記,無底線字為漢書。

甲、文字比較:

 

十二年,十月(十二年冬十月),高祖已擊布軍會甀(上破布軍會缶),布走,令別將追之。  高祖還,歸,過沛(上還,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上擊筑,自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上乃起舞),慷慨傷懷(忼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吾魂魄猶思【樂】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驩(沛父老諸母故人日樂飲極驩),道舊故為笑樂。十餘日,高祖欲去(上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沛父兄固請)。高祖曰(上曰):「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乃去。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縣。高祖復留止(上留止),張飲三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復,唯陛下哀矜!」)高祖曰:「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上曰:「豐者,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以其為雍齒故反我為魏。」)沛父兄故請(沛父兄故請之),乃并復豐,比沛。

乙、文章口吻:

在本段一開頭,史記與漢書都提到了事件發生的時間;所不同的是,漢書寫的是「十二年冬十月」,史記則把冬給簡省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漢書顯然是正式官家史書的口吻,因而在時間的標注上,會比較重視詳細精確,並把季節寫明;而史記因為是私人著書,在這方面就顯的比較隨性,略記而已。 

丙、文章立場:

在這段文字中,任何提到劉邦的場合,史記一律稱「高祖」,而漢書皆曰「上」,著書立場的不同。官家著作的漢書和自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導致文字表現上的歧異。班固等人為朝廷寫書,處處都要顧到皇室的尊嚴與朝廷的氣派,在文中屢稱「上」,一方面是緣於寫的是「漢書」,身為大漢臣民,歷代漢皇,對他們而言都是「皇上」,這是無庸置疑的;一方面也隱含有四海統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漢優越感,這個「上」,是統治中國的「天子」,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他至高無上的權威與尊榮,也是不容置疑的。而史記中,司馬遷卻以「高祖」來稱呼這位漢朝的開國君主,文字間,那種大漢本位意識,就沒有那麼強烈。試想,被一國臣民尊稱「上」者,必是該國國君,總不會把他國國君也認做自己的皇上吧?但稱呼別國君主,卻可能用其廟號或年號,於是司馬遷稱劉邦為「高祖」,就是將他定位在「歷史上一個皇朝之開國君主」的身分,這可能與所撰之史記乃「通史」有關,因而用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劉邦的歷史地位。

丁、用字遣詞:

在這方面,史記漢書各有擅場,總體而論,史記的文字自然樸實,多用口語,卻流暢生動;漢書整齊工麗,詞藻華瞻,文句簡練,卻較前者艱深。節錄本段一部分為例,高祖至沛縣,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這是史記的敘述,而漢書的則是「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史記用「縱酒」,漢書用「佐酒」,從文字的表現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漢書的用字較之史記,確實是比較雅緻的,同樣是喝酒,「佐酒」是怎樣一幅畫面?顯然是上下和樂,一片溫馨恭順的光景;「縱酒」可就不同了,豪爽地把酒言歡,上下打成一片-若說「佐酒」是劉邦坐在上位,父老兄弟一一上來舉杯為壽的話,那麼「縱酒」便是大家坐在同一高度,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划酒拳的吆喝聲,狂放的談笑聲,充斥席間的暢快景象。於是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第二層意義:作者希望營造出怎樣的高祖形象。史記中的劉邦,是充滿權謀、沒什麼文化水準,還帶點草莽氣概的人;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試想劉邦即位之初,叔孫通制定朝儀之前,早朝君臣無狀、混亂不堪的樣子,就覺得劉邦實在比較適合、也比較喜歡「縱酒」的場合。劉邦晚年,許多當初戰友叛離,家事又處理不順,回到故里,見到故人,誰不想放下身段,好好重溫舊夢一番,把宮裡那套繁文縟節又搬上來,刻意營造距離隔閡,豈不掃興?卸下爾虞我詐的假面,展現真我;酒酣耳熱之際,心事湧上心頭,高唱一段「大風歌」這是很自然的反應。而漢書用「佐酒」,顯然有意將皇帝高不可犯的身分再次強調出來;誰是主?誰是客?誰被佐?誰佐酒?誰被服務?誰服務人?誰地位比較高?誰比較卑微?什麼是「佐酒」?是伴飲、是助興,重點是博取君主歡心,這大概又是個拘謹的、精心排練過的、不斷勸酒的、談話客套浮淺、言不及義的應酬場面,恐怕劉邦愈喝愈苦悶,酒入愁腸,而且宮中人人都想從他身上挖好處,好不容易回到故鄉,父老鄉親也是一個樣兒的淡漠,真不知道他感覺如何?「縱酒」與「佐酒」差一個字,心境相差何只時萬八千里?

二、「項羽殺卿子將軍」之史記、漢書比較:史漢文字對照:有底線字為史記,無底線字為漢書。

甲、文字比較:

(一)    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史記》

北救趙,至安陽,留不進。《漢書》

(二)    項羽曰:『 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史記》

羽謂宋義曰:『 今秦軍圍鉅鹿,疾引兵渡河,  楚擊《漢書》

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 不然!《史記》

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 不然。《漢書》

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機蝨。今秦攻趙;戰勝,則兵《史記》

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  蝨。今秦攻趙;戰勝,則兵《漢書》

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向西,必舉秦矣《史記》

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向西,必舉秦矣《漢書》

!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史記》

!故不如先鬥秦、趙。夫擊輕銳,我不如公;  坐運

運策,公不如義。』《史記》

籌策,公不如我。』《漢書》

(三)    因下令軍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史記》

因下令軍中曰:『 猛如虎,佷如羊,貪如狼,強不可《漢書》

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史記》

今者,皆斬。  遣其子襄相齊,身送之無鹽,  《漢書》

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史記》

  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漢書》

(四)    項羽曰:『 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史記》

 羽曰:「 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飢民貧,《漢書》

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史記》

  卒食半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漢書》

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夫以秦之《史記》

因趙食,與 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夫以秦以《漢書》

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彊,何「敝《史記》

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 秦強,何敝 《漢書》

」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而專《史記》

之承!   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而 《漢書》

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史記》

屬 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 《漢書》

私,非社稷之臣!』《史記》

私,非社稷之臣也。」《漢書》

(五)    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史記》

 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 義頭。出令軍中《漢書》

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史記》

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籍誅之!』《漢書》

(六)    當是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 首立楚者《史記》

    諸將 讋服,莫敢枝梧。皆曰:『 首立楚者《漢書》

,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史記》

,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漢書》

                     軍。使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史記》

                        軍。使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漢書》

(七)    使桓楚報令曰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史記》

使桓楚報命於王。 王因使立羽為上將軍。

、蒲軍皆屬項羽。《史記》

乙、年代:在這段文中,史記對幾年幾月的時間,記載較仔細。史記中指出四十六日這個數字,但漢書並沒有。雖然漢書記載比較不仔細,但班固在抄襲史記時,順帶了因果關係,例如這段一開始的『北救趙』就是補強史記的漏洞。

丙、稱號、人名:司馬遷對項羽稱號大多是項王,而班固就直呼其名項籍。史記多用其官位或字,漢書多直呼其名。這段史記和漢書的不同,在於姓氏的省略以及自稱。班固寫項羽自稱不是用『我』也不是用『羽』,而是用『籍』,可能有二個原因:第一是班固那年代自稱不用「字」而用「名」;第二是太史公比較尊敬項羽,所以稱他『項羽』,而班固在皇權之下,視項羽為一般敗兵之將,叫他『項籍』。稱號的不同,多少可以看出史漢對項羽的評價。又如史記記載的是『宋襄』,漢書記載的是『襄』,姓氏不見了。往後段也可看到類似的狀況,漢書中能省略的姓都是省略。

丁、用字:漢書不用虛字,史記偶爾會用;漢書用詞較華麗,史記較口語。漢書多用古字。漢書除了會省略不必要的姓氏之外,也會省略一些語助詞或虛詞等,「之」、「而」、「於」、「其」…….. 等都被班固刪去了。史記:『與趙并力攻秦』,『趙』字在漢書中不見了,和省姓氏一樣,班固覺得省略『趙』字並不會使讀者困擾,於是「當省則省」。漢書把冗文『當是時』、『皆』拿掉了。漢書把『 懷王 』改成『 王 』,這裡的王一定是大家所尊奉的懷王,不會被誤判為秦王吧。班固拿掉『懷』字或許是無意義的動作,也可能是班固潛意識中不承認懷王是正統,這也是他之所以不用『高祖』或『高王』之類的字眼,而是選擇較有氣勢的『高帝』來做為劉邦本紀的標題及稱號。史記中記載『當陽君……皆屬項羽』是漢書中所沒有的。

玖、後人對劉邦與項羽的評價:

1.<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民國.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2.<題烏江亭>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1.<烏江亭>宋.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改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2.<烏江>唐.孟遲

中分豈是無遺策,百戰空勞不逝騅;大業固非人事急,烏江亭長又何知。

3.<烏江>唐.汪遵

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英雄去盡羞容在,卻看江東不得歸。

4.<項羽>唐.汪遵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擬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5.<烏江>唐.胡曾

爭地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6.<項羽廟>唐.李山甫

為虜為王盡偶然,有何羞見渡江船?停分天下猶嫌少,可要行人贈紙錢?

7.<詠項羽>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8.<虞姬墓>宋.蘇轍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9.<項羽>宋.陸游

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

10. 宋.朱淑真

蓋世英雄力拔山,豈知天意主西關。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嘆身亡頃刻間。

11.<過項羽廟>宋.陳洎

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帳猶聞怨楚歌。學敵萬人成底事,不思一個范增多。

12.<題項羽廟>宋.無名氏

嬴秦久矣酷斯民,羽入關中又火秦。父老莫嗟遺廟毀,咸陽三月是何人。

13.<烏江項王廟>清.蔣士銓

喑嗚獨滅虎狼秦,絕世英雄自有真。俎上肯貽天下笑,座中唯覺沛公親。

等閒割地分強敵,慷慨將頭贈故人。如此殺身猶灑落,憐他功狗與功臣。

14.<下相懷古>清.吳偉業

驅車馬陵山,落日見下相。憶昔楚項王,拔山气何壯。太息取祖龍,大言竟非妄。

破釜救邯鄲,功居入關上。殺降復父仇,不比諸侯將。杯酒釋沛公,殊有君人量。

胡為去咸陽,遭人扼其吭。亞父無諍言,奇計非無望。重瞳顧柔仁,隆准至暴抗。

脫之掌握中,骨肉俱無恙。所以哭魯兄,仍具威儀葬。古來名與色,英雄不能忘。

力戰兼悲歌,西風起酸愴。廢廟枕荒岡,虞兮侍帷帳。烏騅伏坐傍,踣地哀鳴狀。

我來訪遺跡,登高見芒碭。長陵竟抔土,萬事同惆悵。

15.<項王廟>清.吳偉業

戰馬台前拜魯公,興亡何必定關中。故人子弟多豪傑,弗及封侯呂馬童。

16.<虞兮>清.吳偉業

千夫辟易楚重瞳,仁敬居然百戰中。博得美人心肯死,項王此處是英雄。

17.<西楚霸王墓之一>清.王曇

江東餘子老王郎,來抱琵琶哭大王。如我文章遭鬼擊,嗟渠身手竟天亡。

誰刪本紀翻遷史?誤讀兵書負項梁。留部瓠蘆漢書在,英雄成敗太淒涼。

18.<西楚霸王墓之二>清.王曇

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頭顱贈馬童。天意何曾袒劉季,大王失計戀江東。

早摧函谷稱名帝,何必鴻門殺沛公。徒縱咸陽三月火,讓他婁敬說關中。

19.<西楚霸王墓之三>清.王曇

黃土心香一掬塵,英雄兒女共沾巾。生能白版為天子,死剩烏江一美人。

壁里沙蟲親子弟,烹來功狗舊君臣。戚姬脂粉虞姬血,一樣君恩不庛身。

20.<項羽>清.何士顒

忍辱從來事可成,英雄羔世枉傷神。但知父老羞重見,不記淮陰胯下人。

21.<題仲瞿西楚霸王之墓詩後之一>清.孫原湘

一杯熱血奠幽宮,空祭靈旗颯楚風。死有人爭分五體,生無天命枉重瞳。

范增不解留韓信,項伯徒知翼沛公。百戰河山成底事,誰將成敗論英雄。

22.<題仲瞿西楚霸王之墓詩後二>清.孫原湘

玉玦三看赤帝愁,鴻門一誤又鴻溝。無心殺季真仁度,并力除秦是本謀。

獨棄關中酬故將,平分天下與諸侯。雌雄劉項分明在,本紀原應楚出頭。

23.<題仲瞿西楚霸王之墓詩之三>清.孫原湘

杜默清狂有替身,檀槽鐵拔為迎神。敢將文字翻遷史,欲吊英雄用美人。

鬼馬怒嘶陰雨夜,山花紅作戰場春。霸陵弓劍長陵士,一代匆匆萬劫塵。

24.<題仲瞿西楚霸王之墓詩之四>清.孫原湘

憤王墓上草先秋,如此興亡一哭休。七十戰才餘寸土,八千人恨不同邱。

時來雉亦烹功狗,事去人爭笑沐猴。憔悴孫郎重下拜,江東歸去有扁舟。

25.<烏江項羽廟題壁>清.嚴遂成

雲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鉅鹿竟亡魂。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

26.<烏江懷古>清.龔鼎孳

蕭蕭碧樹隱紅墻,古廟春沙客斷腸。真霸假王誰勝負?淮陰高冢亦斜陽。

壹拾、敖的解釋:此問題學生尚待再研究中,先將部分資料收錄文中。

一、據《左傳》、《史記》、《國語》等典籍,記載有關楚國國君或首領特有的名稱有若敖、莫敖、勞敖、霄(甯)敖、堵(莊、杜)敖、郟敖、訾敖、共敖等諸敖。這些“敖”作何解釋?由於杜預《左傳集解》望文生義地作了多種注釋,唐孔穎達《左傳正義》提出疑問:“郟敖與此訾敖皆不成君五號諡也。元年《傳》雲葬王於郟,謂之郟敖,此雲葬子幹於訾,實訾敖,並以地名冠敖,未知其故。又《世家》楚之先君有若敖、宵敖,皆在位多年,亦稱為敖,不知敖是何義?”為此,後世學者對“敖”的意義提出了楚官名、未成君、楚先君、葬某地為某敖、酋豪等多種意見。

1.楚官名說,首先由杜預提出。他解《左傳‧桓公十一年曠莫敖為楚官名,解莊公十八年“閻敖”為楚大夫。清王紹蘭《經說》也認為,莫敖是“主大眾之官”。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則進一步指出,莫敖是相當於左司馬的官職。可是,莫敖有時稱莫敖氏,楚國左司馬富職出現後還出現莫敖,又該作何解釋呢?

2.未成君說,也由杜預提出。他解莊公十四年“堵敖”為未成君,解昭公十三年“訾敖”時也曰:“不成君無號諡者,楚皆謂之敖。”此說早就遭到孔穎達的懷疑,若敖、蚣冒(即莫敖)、霄敖都是在位多年的國君,而且訾敖、堵敖也曾登上國君的寶座,“未成君說”顯然難以成立。杜預還提出了楚先君說。他解宣公十二年“若敖”、“盼冒”為“皆楚先君”可是此說還是不能解決楚國既有國君,又存在若敖、莫敖、為敖等歷史現象。

3.杜預更有葬某地為某敖說,此說曾得到後人的回應。杜預解僖公十二年“若敖”為“楚武王之祖父葬若敖者”。清易本娘《春秋楚地答問》,也主張此說,且進一步演化成水名;或者是某陵的名稱。

4.酋豪說,最早由顧頡剛《史林雜識》提出。“楚王之無諡而稱敖者,蓋即酋豪之義”。可是由於他又主張敖是楚語丘陵之意,“二說孰是,當待討論”,終於沒能解決此謎。楊伯峻也曾牲“若敖”、“郟敖”為酋長,于訾敖則注為“楚君王之無諡者,多以葬地冠敖字”,頗受杜預注的影響,又主張莫敖是相當於左司馬的楚官名,終於也陷入迷宮。王廷洽《楚國諸敖考釋》,也主張敖是酋豪、首領之意。’王氏概括了楚國諸敖的四種情況:若敖、霄敖、莫敖為一類,楚建國前是部落聯盟的首領,建國後他們的後代成為宗族,若敖、莫敖既是宗族名稱,又是宗族首領,霄敖的後代變成莫敖氏;—類是閻敖、芳敖,也是楚國宗族,閻敖氏早衰;芳敖氏成為楚國的望族;—類是堵敖、郟敖、訾敖,均為楚國短命國君,無號諡,又無後代,楚人按成例稱他們為一方豪首;共敖是楚國滅亡後,楚亡人共同擁戴的首領。雖然存在四種不同的情況,但作為首領、酋豪的意思是共同的。

壹拾壹、楚漢相爭的成語:

1.拔山蓋世-《史記•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形容人的力氣強大或志向遠大。

2.拔山扛鼎-形容力氣強大。《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於是項王乃悲歌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後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過人。

3.霸王別姬-項羽兵敗被困時,慷慨悲歌,與愛妾虞姬和愛馬訣別的故事。《史記•項羽本紀》。後形容英雄豪傑處於窮途末路,慷慨悲壯,不勝淒涼。也是戲曲劇目。

4.悲歌慷慨-悲壯的高歌,意氣風發。形容氣概壯烈。《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破釜沉舟-項羽與秦軍戰於鉅鹿,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渡河之後,即將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史記•項羽本紀》。引申為做事果決、義無反顧。

6.被堅執銳-身穿堅甲,手持利兵。《史記•項羽本紀》:「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7.沐猴而冠-《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後譏諷徒具衣冠而沒有人性的人。

8.目眥盡裂-形容怒目而視。《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9.分我杯羹-項羽以烹食劉邦之父為要脅,想迫使劉邦退兵,劉邦不但不受脅迫,反而請項羽分他杯肉羹的故事。《史記•項羽本紀》。後以分我杯羹比喻自他人處獲得一份利益。

10.勞苦功高-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勞很大。多用以慰問和讚頌別人。《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11.各自為戰-比喻各管各的,互不聯繫。《史記•項羽本紀》:「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12.錦衣夜行-《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表示雖然事業上有所成就,卻沒有回鄉接受親友的稱譽。

13.江東父老-楚漢相爭時,項羽先盛後衰,後被漢軍逼至烏江邊。烏江亭長備船待羽,勸其渡江。項羽卻言,初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歸還,有何面目見其父老。《史記•項羽本紀》。後借指故鄉的父執兄長輩。

14.頭髮上指-形容非常憤怒的樣子。《史記•項羽本紀》:「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嚮立,嗔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15.取而代之-《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後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

16.項莊舞劍-秦朝末年,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時,項莊藉表演舞劍想刺殺劉邦。於是張良至軍門,樊噲問情況如何時,張良回答道:「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後遂以項莊舞劍指在表面事物之下隱藏了另外的意圖。

17.晝錦之榮-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史記•項羽本紀》。後以晝錦之榮比喻富貴顯達後,炫耀的榮歸故里。

18.楚漢相爭-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相互爭奪天下的時代。見《史記•項羽本紀》

19.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自己受制於人,處於任人擺弄的境況。《史記•項羽本紀》:「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20.四面楚歌-楚漢相爭,項羽軍隊被漢軍和諸侯兵重重圍困於垓下,兵少糧盡,項羽於夜間聽到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一驚之下以為漢軍已占領楚地,遂連夜奔逃。典出《史記•項羽本紀》。後用以比喻所處環境艱難困頓,危急無援。

21.三戶亡秦-《史記•項羽本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比喻只要有決心,力量雖小,終會取勝。

22.一決雌雄-《史記•項羽本紀》:「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勝敗、高下。

23.一以當十-一個人抵得上十個人。比喻英勇無敵。《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24.異軍特起-《史記•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比喻突然興起的新生力量。

25.陰陵失道-指項羽自垓下敗走後,逃至陰陵而迷路的事跡。見《史記•項羽本紀》

26.羊狠狼貪-《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後比喻凶狠貪婪。「狠」文獻異文作「很」。

27.無顏見江東父老-《史記•項羽本紀》。後以無顏見江東父老指心懷羞愧,沒臉見自己人。

28.豎子不足與謀-這小子不能和他謀劃大事。《史記•項羽本紀》:「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9.鴻門宴-楚漢相爭時,劉邦先入咸陽,項羽嫉之,遂用范增之計,設宴於鴻門,欲加害之。後來劉邦赴宴,范增使項莊舞劍,伺機行刺劉邦,幸得羽叔父項伯及張良等協助,始免於難。《史記•項羽本紀》。後指不懷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

30.壁上觀-《史記•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比喻坐觀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

31.鬥力不如鬥智-較量力道不如運用智慧。《史記•項羽本紀》:「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王令壯士出挑戰。」

32.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比喻富貴而不為人所知,便如穿錦衣夜行,沒什麼意思。《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33.不到烏江心不死-項羽戰至烏江自刎而死之事。《史記•項羽本紀》。後比喻不到完全絕望,決不肯認輸放棄。

壹拾貳、楚漢相爭形勢圖:(取自中國大陸製作圖)

 

壹拾叁、結論:

甲、司馬遷以酣暢淋漓筆觸、濃墨重彩手法,展現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具有文學和史學的雙重價值,是一部良史,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學鉅著。在他筆下特別是吳起、屈原、齊桓公、李廣、伍子胥、項羽等悲劇人物之刻劃,更是出神入化。同時,還吸收許多漢代的書面語言,以及一般百姓的口頭用語和大量的歌謠、諺語、俗語等,形成一種極豐富的文學表現張力,熔文史於一爐,可謂獨步千古。

乙、項羽被劉邦困於垓下,夜裡聽聞漢軍四面唱起楚歌,以為楚地已被漢軍占領,於是與愛妾虞姬飲酒訣別,慷慨為歌,詞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自刎後,項羽殺出重圍,隨行兵馬僅剩二十八騎,被漢軍逼至烏江畔。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回到江東,據地為王,但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自刎而死。自刎前,曾憤恨不平的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這句話讓許多後人搖頭不已,項羽將戰敗歸咎於天意,而沒有認識自己終致失敗的原因。項羽講究豪華氣派的悲劇英雄,不像劉邦可以利用尿遁、變裝等伎倆逃命而不以為恥,所以失去東山再起的機會。

丙、《史記•項羽本紀》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將遂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起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率亡其國,自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

丁、司馬遷評論項羽成敗的原因,是以悲劇英雄來描寫的。前半段描述了秦末天下大亂,項羽乘勢興起,消滅暴秦,極贊其「興之暴」。後半段描寫其失敗的原因,他的“自矜功伐”導致了他的悲劇。分析如下:

1.目光短淺,分封諸侯而無統一天下之志,將歷史倒退,勢必又引起紛爭。

2.放棄關中重地,安於彭城,只為光榮於江東父老,失去地利。

3.放逐、暗殺義帝,自立為王,反道而行,違逆道義。

4.自矜功伐,不以古人為借鏡,師法古人的經驗;

5.專恃武力,殘暴不仁,失去人心。

6.項羽為自己的失敗,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之言掩飾自我。

戊、人的性格決定他的一生,這句話用在項羽和劉邦身上,再適合也不過!由於他們性格的不同,造就他們日後不同的成就。會造成項劉兩人截然不同性格,出身背景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許世間唯有帝王才能成為帝王的知音。所以毛澤東才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之批評,劉邦追逐的是天下,而項羽顯現出類似體育家的姿態。項羽求的是勝負。漢朝不過四百年天下,此後多少次江山易主。而項羽不過江東的氣魄,才是永遠讓後人思念慨歎的。

己、項羽性剛烈直率,一生中幾乎不用心機,都是直來直往,言是快言,戰求快戰,當他與劉邦對峙不下的時候,會想要找劉邦單挑;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代,從小是由叔叔項梁帶大,是一個世家子弟,在史記之中,記載項梁要教項羽寫字、學劍、學兵法的事,在當時,能夠行有餘力來學這些東西,想必家境尚能過得去,由於他們的身份是士族,從小一定被灌輸「禮」的觀念,自信與高傲無形中也會產生出來,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會造成像項羽這種性格是很正常的。

庚、相反的,劉邦則是事事求明哲保身,能躲就躲,能逃就逃,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之中。劉邦出身一般民家,而且排行不是老大,想必從小不是非常受重視,所以才會有日後「某業所就,與仲孰多」這句話的出現,再加上劉邦生活環境的周遭又都是一些較下階層的人,在為了求生存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就會養成這種無賴又不擇手段的性格了。

壹拾肆、參考書籍:

1.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略出版社,民國749月。

2.張大可注釋編著,史記全本新注,陜西,三秦出版社,西元19906月。

3.司馬遷著,張大可校注,《史記百家匯評本》上下,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10

4.司馬遷著,谷玉譯,王興康、周旻佳校注,《史記菁華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月。

5.班固著,《漢書》精,中華書局,20078月。

6.錢穆著,《國史大綱》修訂本,台灣商務,19940101日。

7.傅樂成著,《中國通史》增訂新版,大中國圖書公司,8999

8.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八《東向坐》。

9.楊仲良著,《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全八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5月。

10.余英時,〈說鴻門宴的坐次〉,載《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1982)。

11.汪少華,〈與余英時先生論鴻門宴坐次尊卑〉,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一二八期,2002816日。

12.趙佳筠,《探究古人左右空間概念──以〈鴻門宴〉坐次為例》國立林口高級中學校園電子報第41

13.楊樹達,〈秦漢坐次尊卑考〉,收入《積微居小學述林》(1954竣稿)卷六,中華書局19837月版。

14.葉國良,〈鴻門宴的坐次〉,《古代禮制與風俗》,台灣書局印行,19973月初版

15.范文芳著,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5月。

16.朱永鍇著,司馬遷卓越藝術才能再探《史記》描寫的曲筆和側筆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西元19941期。

17.鄧翠萍著,《史記》中項羽、劉邦形象比較,江漢大學學報,西元199902期。

18.崔向東著,論劉邦項羽的性格及對成敗的影響〉,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西元19961期。

19.雷虹霽著,《秦漢曆史地理與文化分區研究--以史記漢書方言為中心》,中央民族大學,20079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