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辛苦整理的筆記重點因為常常要用到,尤其是寫申論題時候。深怕保存不好毀了,只好上傳保存降低風險。

壹、前言: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義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義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在1887年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212和義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証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義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在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而僅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比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因此我對於上課的筆記內容,參考相關書籍,再做一次重點整理與補充。

貳、重點整理:

一、新帝國主義的形成:

1.時間:1870年以後至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2.形成:

A.英國:1870年之後美、德工業生產快速進步,加上許多國家設立關稅防堵英國貨物,英國為保護市場與原料開始加強對殖民地取得與控制。

B.普法戰爭後俾斯麥為降低法國對德國的仇恨,鼓勵法國向海外積極發展。

C.德、美、義、日等新興強國透過海外擴張展現其國家力量;奧、俄傳統強國也隨之積極投入。

3.動機:

A.經濟:新興工業資本主義國家為控制海外市場與原料,並剝削落後地區的勞工,故認為有必要開拓海外殖民地。

B.種族主義:達爾文生物學的進化論被社會學者扭曲引用,成為「社會達爾文主義」,以史賓塞為代表的種族主義者認為,非西方世界被殖民是演化的自然結果。

C.文化使命感:基督教所培養出的宗教精神被擴張到文化方面,高唱「白種人的負擔」,認為白種人有義務將近代西方文明傳播到落後地區。

D.民族主義作祟:民族主義浪潮下的新興強國,認為帝國主義的對外擴張乃是其民族自尊與國家榮譽的表現,這些新興強國與傳統強國互相競爭,展開一波新帝國主義的風潮。

二、俾斯麥的外交體系:

1.背景:

A.統一後的德國成為歐洲中央的新強權,打破歐洲原有的均勢。

B.德國在普法戰爭中取得亞爾薩斯、洛林兩省,法國無時不以收復失土為念

C.德國迅速壯大引發歐洲的緊張,俾斯麥認為必須降低各國對德國的敵意。

2.主要政策:

A.自我控制:不任意對外擴張,以保持現狀為滿足。

B.孤立法國:與歐洲主要國家簽署條約互相保證維持現狀,孤立法國的地位。

C.協助奧國:普奧戰爭後對奧國條件極為寬大,並在國際事務上支持奧國。

3.成就:

A.歐洲大陸的外交重心轉移到柏林,德國成為歐洲糾紛的仲裁者。

B.俾斯麥建立起的外交體系有效維持歐洲20年的安定。

三、三帝同盟:

法國想報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之仇,取回阿爾薩斯、洛林(割讓給德國的領土)。德國首相俾斯麥欲恢復由俄皇亞歷山大一世發起的神聖同盟,以及防止俄國與法國聯手,發動戰爭東西夾擊德國,於是撮合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及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西斯‧約瑟夫於1873年簽署以孤立法國為目標的三帝同盟。這是首次有國家相互組織同盟。 

1.德奧同盟:

德奧同盟(德語:Zweibund,意指兩國同盟;也稱為奧德同盟)是1879107德國與奧匈簽署的條約。雙方承諾在任何一方被俄羅斯攻擊時另一方會相助;如果攻擊者是另一個歐洲國家,另一方則慷慨地保證中立,此歐洲國家在法俄同盟成立後尤其指法國。

A.結盟原因: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德國首相俾斯麥希望顯示國家愛好和平、令歐洲維持現狀的形象,以確保德國能和平擴張。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俄羅斯擊敗了奧斯曼帝國,並借著聖斯特凡諾條約企圖在巴爾幹建立大保加利亞,以期擴張。雖然奧匈與俄羅斯是三帝同盟的成員,但因為此事件而產生嫌隙。德國也是成員國,並因此想修補奧俄關係。俾斯麥召開柏林會議,邀請歐洲列強解決巴爾幹問題。會後達成的柏林條約,令俄羅斯失去大部分在聖斯特凡諾條約的所得,並讓奧匈帝國管理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雖然俾斯麥在這次會議中扮演誠實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關係仍然變差,基於俄國認為被德國出賣,俄國在俄土戰爭中損失甚巨,最後卻得不償失,還要眼巴巴看著競爭者奧匈坐收漁人之利。因此,第一次三帝同盟瓦解。德國於是跟奧匈帝國秘密結盟,視俄國為假想敵。

B.發展:俾斯麥仍然希望與俄國交好。1883年,德奧俄三國再度結盟(第二次三帝同盟),但同盟在1887年因保加利亞危機而崩潰。俾斯麥最後在同年企圖以再保險條約靠攏俄國。1890年,已經登基兩年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正式主政,並令俾斯麥辭職。他認為俾斯麥同盟制度過於反覆,故此廢除了再保險條約,專註維持與奧地利和義大利的1882年三國同盟。德奧同盟從1879年開始,一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雙方都戰敗投降為止。

C.再保險條約(德語:Ruckversicherungsvertrag英語Reinsurance Treaty1887618) 是德國與俄國的秘密條約。1886年,保加利亞危機發生,俄國與奧匈帝國關係惡化,令三帝同盟崩潰。俾斯麥有鑒於此,借此尋求與俄國修好的機會。只要能保得住俄國支持,他才可以繼續孤立法國,以保德國安全。德俄同意,如果對方與第三國交戰,己方保持中立。但此條款不適用於德國攻擊法國或是俄國攻擊奧匈帝國。在附加的議定書中,如果俄國干預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亦即黑海的入海口,德國將會保持中立。換句話說,德國會容許俄國進犯兩邊海峽,甚至是君士坦丁堡,威脅地中海的勢力均衡。條約有效三年。作為俾斯麥系統的一部分,條約的成功非常視乎俾斯麥的聲望。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德國外交部自感無力繼續推行此政策。在1890年,俄國要求續訂條約,但德國多次拒絕。德皇威廉二世認為他與俄國沙皇有血緣關係,故此深信可以保持良好外交關係。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壯大,威脅英國在中東殖民地利益,已經令兩國關係緊張;如果強求與俄國結盟,德國可能因此失去與英國結盟的機會。然而,在條約失效後,俄國只覺得遭到孤立,所以在1892年與法國結盟,令俾斯麥心中「法國突破孤立的噩夢」(Bismarck's Nightmare)成真。1896年,德國報章Hamburger Nachrichten暴露條約內容,引起德國與奧國人民的強烈抗議。俄法同盟令德國受到孤立,所以是造成戰爭爆發的遠因之一。

四、三國同盟:

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王國在1882520日簽署的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而且,德國與義大利約定,如果對方被法國攻擊,將會協助對方。然而,根據一項補充宣言,義大利的承諾不能被認定為針對英國。19026月,義大利延續同盟協定後,對法國許下了類似的承諾。18815月,法國奪得突尼西亞這個義大利希望得到的殖民地。於是,為了得到支援,義大利加入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結為三國同盟。不過,義大利的民意並不太滿意與奧匈帝國結盟,因為她曾阻止義大利統一,並且仍然控制著被認為是「尚未收復的義大利」(Italia irredenta)的特倫蒂諾和伊斯特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幾年前,很多著名軍事分析家都預測義大利會改變立場。1911年,義大利入侵並佔領原本由奧斯曼帝國控制的的黎波里,令此預測更有說服力。而且,英國和法國在開戰後又作出承諾,會讓義大利獲得安那托利亞東南部,以及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地區大部分領土。不過,英法在戰後並沒有兌現承諾。19148月,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和奧匈帝國與英、法、俄三個協約國戰鬥。義大利保證支持同盟國,可是後來加入協約國陣營,先後在19155月和19168月向德奧兩國宣戰。雖然義大利是被動的國家,但其希望保持歐洲均勢的意念,很明顯是傾向支持規模較大的同盟。所以不支持同盟國,是因為義大利是主動攻擊的國家,而協約國是防守同盟。而且,英國和義大利簽署了有關地中海的協議。英國需要暢通的地中海道路,以容易接觸其非洲和印度殖民地。由於義大利大部分邊界被地中海包圍,付不起與英國為敵的代價。這也被認為是義大利改變立場的原因。

1.三國同盟的成立:

A.柏林會議後德、奧兩國因巴爾幹問題與俄國關係惡化,1879年兩國乃簽署「兩國同盟」以自保。

B.1882年義大利因北非殖民地衝突與法國關係惡化,遂於1882年與德、奧結成軍事結盟性質的「三國同盟」。

C.1890年俾斯麥被德皇威廉二世所逼去職,其所建立以維持現狀為中心的外交體系也告終結。

五、三國協約:

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是指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在1907年簽訂的互相諒解和互相支持的協議。「Entente」是法語詞彙,意指諒解。1904年的摯誠協定及1907年的英俄條約簽訂後,英法、英俄的各種糾紛已經平息。這兩個協約,加上法俄同盟便促使三國家走在一起。此外,他們皆因為德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上升而警醒。因此,他們便結盟,名為「三國協約」。

A.英法協約,又名摯誠協定(Entente cordiale),是指190448英國和法國簽訂的一系列協定,威廉二世高唱「大海軍主義」使英國倍感威脅,遂打破孤立傳統,於1904年與法國簽訂「英法諒解」。它標誌著兩國停止關於爭奪海外殖民地的衝突而開始合作對抗新崛起的德國的威脅。在協定中,雙方就一系列國家和地區的控制權達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馬達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羅(泰國)等地。

B.英日同盟簽訂於1902年,條約年限為五年,意旨為英國和日本兩國為了維護其各自在中國與朝鮮的利益而結成的互助同盟。該盟約規定,英國同意,當日本在遠東與另外兩個國家開戰的話,便多以支持。而日本在同盟後不久,即展開日俄戰爭。在英國方面,她在19世紀晚期採用「光榮孤立」之政策。然而,經過三國干涉還遼和布爾戰爭以後,英國感到自己在國際上是受到孤立的。因此,英國在1902年以後便決定放棄其孤立政策,開始尋求盟友。開始時,她嘗試與德國結盟,失敗後她便與日本在1902年結盟。這個安排,是由於英國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國和德國在遠東的發展。事實上,在兩國互利下,該同盟條約陸續展延至1923年,於1923817正式失效。1902130,英國與日本簽訂盟約,即第一次英日同盟。於1905812再續盟約,簽訂第二次英日同盟。

C.1907年英俄在波斯的衝突解決後,英俄兩國簽訂「英俄諒解」,成為英、法、俄三國循環關係的「三國協約」。英俄條約由英國與俄羅斯在1907831在聖彼得堡簽訂。它界定兩國在波斯、阿富汗與西藏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得到波斯北部,而英國則獲得南部近波斯灣的地區。條約之目的主要是防止德國擴張至該地。英俄協約加上英法協約(摯誠協定)與法俄同盟,在1907年組成英國、法國與俄羅斯的三國協約。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彼此對立,互相敵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近因之一。

D.法俄同盟:1891年至1894年間法國與俄國所正式締結的防衛性同盟,簡稱「法俄同盟」。威廉二世接掌德國外交後中止與俄國簽署的「再保條約」,長期受到孤立的法國乘俄國經濟與軍事方面需要盟友的情況下與俄國成立「法俄同盟」。俄德的分裂,始於1878年的柏林會議。雖然俾斯麥後來與俄國簽署再保險條約,但他在1890年被撤職後,該條約失效—原因是威廉二世抱有反俄立場,並且在俄國亦有反德情緒。德皇威廉二世採取了新的政策。他選擇了奧地利作為德國的忠實盟友,支持其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野心。德皇的政策因而引起了法、俄的猜疑和惶恐。自1880年代末以後,俄國得力於首相威特(Witte),開始了工業化進程。俄國渴望將資金流放到法國,而法國在俄國的巨額投資則為政治和軍事上的合作舖路。法國面對德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日增的影響,使急於避免德國再次進攻法國。與俄國結盟,便會使德國在戰爭中腹背受敵,減少戰爭的危險。此外,結盟可以鞏固法國的外交地位。這樣,兩國便在1891年同意,一旦發生戰爭,便會互相協助。由189394年,兩國秘密簽署了正式的軍事協議,這是針對三國同盟的。

E.背景:1878年的柏林會議中,德國迫俄國修約。又於1879年與奧匈帝國結德奧同盟。縱使有三皇同盟,但德國自柏林會議後,擴大了奧俄在巴爾幹半島上的衡突,特別以奧匈帝國在柏林會議中獲得波赫兩地令俄國積怨更深,在德國無法再維持兩國之間的友誼時,德國首相俾斯麥有鑑於奧匈帝國在歐洲形象比俄國良好,加上兩國亦有日耳曼民族血統,最終使德國放棄俄國而令法國有機可乘。再者,俾斯麥於1890年退休後威廉二世接掌外交事務,他深信德俄兩國的皇室姻親必令俄國義無反顧地順從德國,這使德國更漠視俄國,對俄並不再續簽再保條約而與德正式脫交。加上這時俄國正積極發展工業,急需外資,德國拒貸而法國則批出貸款,使俄國有意轉投法國。雖然俄皇亞歷山大三世因討厭共和主義(即以共和國為政體),但也為雙方結盟奠下基礎。

F.盟約內容:A、若德國、義大利進攻法國,俄國會出兵協助。B、若德國、奧匈帝國進攻俄國,法國會出兵協助。也就是說假如同盟內任一國受德國或奧匈攻擊,另一國必需予以支援。C、若三國同盟全體出兵進攻任何一方,須共同作戰。軍事性質的集團對抗產生後各大國關係因而僵化,且在危機處理上產生連鎖性反應,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因。

六、俄土戰爭:

1.背景:

A.宗教與種族的衝突:巴爾幹半島在長期的歷史因素下成為歐洲種族與宗教最複雜的地區,因而也成為衝突最嚴重區域,而有「歐洲的火藥庫」之稱。

B.斯拉夫民族主義:1848年奧國境內的斯拉夫人提出「泛斯拉夫主義」,成為斯拉夫人對抗土耳其與奧匈帝國的政治訴求。

C.俄國野心:俄國為巴爾幹半島上斯拉夫人寄望的對象,克里米亞戰爭失利後,俄國希望以土耳其境內的斯拉夫人與其聯合。

2.戰爭:1877年俄國以「解救基督徒與斯拉夫的小兄弟」為藉口向土耳其宣戰。

3.結果:土耳其戰敗後被迫於1878年與俄國簽訂「聖斯泰法諾條約」,俄國成為巴爾幹半島的霸主,並取得黑海進入地中海的控制權。

七、1878年柏林會議:

柏林會議(德語: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會議。與會國包括歐洲強國與奧斯曼帝國。在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後,強國希望重建巴爾幹半島的秩序。因此,德國首相俾斯麥代表德國舉行會議,邀請各國出席,以平衡英國、俄羅斯與奧匈帝國的利益。會後,俄奧關係卻漸漸變差,而巴爾幹民族問題並沒有得到完滿解決。經過回教帝國數個世紀的統治,保加利亞與數個主要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國家終於在會後獲得強國確認,成為獨立民族國家。會議目的主要是修改聖斯特凡諾條約的條款,讓土耳其保得住君士坦丁堡。此舉防止俄羅斯在打敗土國後,向巴爾幹擴張。最後,與會國家簽訂了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獲得獨立;保加利亞得到自治;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劃歸奧地利管理。

1.背景:

A.俄國在俄土戰爭中取得重大利益,引起歐洲列強的緊張。

B.英國:英國人害怕俄國勢力伸入地中海區,危及其帝國生命線。

C.奧國:奧國企圖兼併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那,深恐俄國阻斷其南進路線,另因巴爾幹半島上斯拉夫獨立國家甚多,對奧境斯拉夫民族影響極大。

2.召開:俾斯麥在英、奧反對下,以「誠實的經紀人」身分於1878年邀英、法、奧、俄、義、土於柏林召開會議,目的在另訂「柏林條約」取代「聖斯泰法諾條約」。

3.柏林條約1878年:

A.保加利亞分為三部分:保加利亞(獲得自治權)、東魯姆利亞(Eastern Rumelis)(仍屬土耳其擁有,但有自治權)及馬其頓(Macedonia)(歸還土耳其)。

B.俄國仍持有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

C.英國獲得地中海東部的賽普勒斯(Cyprus)。

D.承認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及門特尼哥羅的獨立。

E.波士尼亞及黑塞哥維那名義上仍由土耳其統治,在行政上則歸奧地利統治。 

4.結果:

A.主要內容:犧牲土耳其帝國的利益,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國家獨立,俄、奧兩國則取得部分領土。

B.俄國的不滿:俄國因無法獨霸巴爾幹半島而對德國大為不滿,遂開始與法國接近,打破俾斯麥孤立法國的政策。

C.土耳其的改變:戰後土耳其出現自由民主的改革思想,與傳統的穆斯林文化產生衝突,一直到帝國瓦解後此一衝突依然存在。 

八、地中海協定:

地中海協定(Mediterranean Agreements)是1887年大英帝國與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及西班牙王國簽訂的協定,上述國家結合,以對抗法國及俄國在地中海地區增加勢力的威脅。

1.經過:

由於奧匈因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和俄國就巴爾幹勢力分配問題產生糾紛,以逐漸令三皇同盟瓦解,德國無意和俄國公開決裂,迫使奧匈因而轉而尋求英國協助,與此同時鑑於法國對埃及的勢力擴張日益顯著,於是英國亦把握時機加強與地中海國家的關係以抗衡法國的威脅,而義大利又和法國在突尼斯殖民地爭奪中失敗,甚為不滿法國,三國遂聯合於18873月及12月先後簽訂兩次地中海協定,同意對近東問題採取共同行動,著力保持地中海地區的現況。西班牙亦有參與第一次地中海協定的協作。

2.影響:

地中海協定並非一項軍事協定,僅是一種接近軍事同盟的一種合作關係,此協定的而且確保了英國對地中海的控制,不過因為英國既想確保對地中海的控制、又不願承擔如軍事同盟般以軍事行動支援盟友的責任,加上奧匈和義大利在尚未收復的義大利-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及達爾馬提亞的領土爭奪,義大利統一也曾被奧匈大力阻撓,故此最後此一協定亦無疾而終。地中海協定打破了俾斯麥同盟體系對歐洲局勢的壟斷,而法國和俄國被英國的的外交孤立,亦為兩國日後的關係,進而結成法俄同盟改善埋下伏筆。

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國際情勢:

爭奪殖民地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的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益加大。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準備增加到230萬。

A.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331,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116,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或稱為阿爾及西勒)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521,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1,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4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B.    歐洲火藥庫—巴爾幹: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波斯尼亞危機 1908106,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併了原由其託管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313,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蒙特內格羅)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鄂圖曼土耳其。1018日,巴爾幹同盟與鄂圖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鄂圖曼土耳其大敗,1913530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阿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191361,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29,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鄂圖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裡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C.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ImageSarajevo Attentat jpg;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1914628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塞拉耶佛刺殺主張吞併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塞拉耶佛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147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碟,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戰事爆發於1914728,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30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1,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4,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6,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12,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參、參考書目:

1.鄒文海與董修民合譯,《西洋外交史》,台北:教育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民國7911月。

2.蔡東杰,《西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89年。

3.王增才,《西洋近代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23版。

4.王增才,《西洋近世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5年。

5.王增才,《世界現代史》,上冊,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

6.林添貴、顧淑馨合譯,季辛吉原著,《大外交》,台北:智庫文化出版社,民國87年。

7.佚名譯,鶴見佑輔原著,《火與劍的一生:鐵血宰相俾斯麥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79年。

8.楊逢泰,《現代西洋外交史:正統主義和民族主義時代》,台北:三民圖書公司,民國82年再版。

9.柳克述,《近百年世界外交史》,正中書局,642月台4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