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媽祖的研究琳瑯滿目,有很多人做,內容容易引用來引用去。好聽一點是這樣。不好聽一點就是抄來抄去。如果會一樣就不稀奇了。要有別於大家,似乎很難。我也被迫要做一分,只是還好做成筆記而已。

台灣信仰文化之媽祖筆記

壹、前言: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媽等。媽祖的兩大部將,是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千里眼與順風耳。自北宋開始受人建廟膜拜,逐漸傳播到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分,並向海外的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傳布。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此外,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更廣、更深,各地華埠。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乃至於歐洲和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媽祖的影響力由湄州島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華人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貳、媽祖的生卒年與家世:

由於媽祖的生平在後來已遭神格化,有關她的記載,尤其是寺廟方面的資料。似乎有很多和我們既存的文獻資料不符合。無論如何,現今流傳的媽祖生平,似乎都會提到某些神績,其所描述的生平,似乎也和學界所考察出來的知識不太一致。比如說,我們可以隨手找到對於媽祖之生平的以下介紹:

媽祖俗名林默,一般民間稱林默娘,其娘字乃對女子的稱呼而來,而非其名,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960年),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987年),享年28歲。林默娘初生時,紅光滿室,異氣氤氳。由於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曰默娘。林默娘八歲就塾讀書,喜燒香禮佛。十三歲得道典秘法。十六歲觀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昇化以後,有禱輒應。(引自黃光孝), 

另一說,默娘少能言人禍害,亦懂醫藥,能生人福人,未曾以死與禍恐嚇人,故莆田人皆願與之往來,愛敬如母。卒後即有徒眾朱默兄弟為之揚靈宣威。但因其生前所傳教義宗旨未獲政府認同,故莆田之士大夫縱使愛之敬之,但格於朝廷功令,對媽祖生前事蹟,亦罕加記載。媽祖終生未嫁,亦無後裔,(世壽約六、七十歲),葬於莆田縣之寧海。1086年,寧海居民合力建廟崇祀,媽祖信仰從此開始播揚於世(蔡相煇19891278)。

參、史料中有多種傳說:

1.          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1150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據此,媽祖身前是一個女巫。文中並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船員說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詔賜順濟廟額。

2.          南宋李丑父《靈惠妃廟記》:「妃林氏,生於莆之海上湄洲」。

3.          南宋李俊甫《莆陽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靈異」。

4.          (明)張燮《東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嶼,五代閩王林願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於宋元祐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變紫,有祥光,異香。幼時通悟秘法,預談休咎無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

5.          (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之季女。幼契玄機,預知禍福。宋元祐間遂有顯應,立祠于州里」。

6.          (清)楊俊《湄州嶼志略》:「湄州在大海中。林氏林女,今號天妃者生於其上」。

7.          (清)《長樂縣誌》:「相傳天后姓林,為莆田都巡簡孚之女,生於五代之末,少而能知人禍福。室處三十載而卒。航海遇風禱之,累著靈驗」。

8.          《莆田九牧林氏族譜》則記載媽祖是晉安郡王林祿的第二十二世孫女。

從南宋到清代,絕大多數史料公認天妃姓林,生於湄州嶼,自幼有異能。具體生日,雖只見於《東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媽祖信徒奉為媽祖生辰,舉行慶典。學者研究指出,媽祖是從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海神的代表。

肆、歷代褒封:

從宋徽宗到清咸豐皇帝為止,媽祖受皇帝褒封多次,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

一、宋朝:

宣和五年     1123年,宋徽宗賜順濟廟額。

紹興二十六年 1156年,宋高宗封賜靈惠夫人。

紹興三十年   1160年,宋高宗加封靈惠昭應夫人。

乾道二年     1166年,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淳熙十二年   1184年,宋孝宗封靈慈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紹熙三年     1192年,宋光宗詔封靈惠妃。

慶元四年     1198年,宋甯宗封慈惠夫人。

嘉定元年     1208年,封顯衛。

嘉定十年     1217年,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嘉熙三年     1239年,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寶祐二年     1254年,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寶祐四年     1256年,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

開慶元年     1259年,宋理宗封顯濟妃。

景定三年     1262年,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二、元朝:

至元十五年   1278年,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

至元十八年   1281年,元世祖封護國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世祖封護國顯佑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     1299年,元成宗封輔聖庇民明著天妃。

延佑元年     1214年,元仁宗加封護國庇民廣濟明著天妃。

天曆二年     1329年,元文宗封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   1354年,輔國護聖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三、明朝:

洪武五年     1372年,明太祖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永樂七年     1409年,明成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四、清朝:

康熙十九年   1680年,清聖祖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     1737年,清高宗封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

嘉慶五年     1814年,清仁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讚順垂慈篤祐天后:

道光十九年   1839年,清宣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后。

咸豐七年     1857年,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諴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

伍、鄭和與天妃:

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帶領二萬七千余官兵,乘百餘艘巨舶,七下西洋;大海茫茫,「烈風陡起,怒濤如山,危險至極。舟人驚駭,倉忙無措,仰賴神靈顯然臨庇,甯恬無虞」。所說的神靈指天妃。永樂元年,鄭和出使暹羅國,海上忽刮大風,幾百人生命危在旦夕,鄭和祈求天妃救助,忽然一陣香風漂飄來,見神站立在桅桿上,頓時風平浪靜。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下西洋,途中遇到颱風,鄭和祈求神靈保佑得平安。往渤泥國途中、往榜葛刺國也遇到颱風,祈求神靈保佑後平安。鄭和為了答謝天妃的功績,曾奏請朝廷在南京龍江關建立一所天妃宮,蒙明成祖御賜紀文。鄭和又奏請朝廷在大隊官兵駐扎的福建長樂港建立天妃宮作為官兵祈禱之所。鄭和船隊聚集在天妃宮下,等候信風出航;出行前鄭和帶領二萬七千余官兵在天妃宮舉行大規模祭祀典禮,點燃香燭,供奉犧牲,祈求神靈保佑。鄭和官兵登船後要奉獻仙師酒,念祝文「五更起來雞報曉,卜請娘媽來梳裝……第子一心專拜請,湄州娘媽降臨來。急急如律令」。鄭和船中供奉天妃,晝夜香火不斷,各船專設司香一名,不管其他事務。每天清晨舶主帶領船員向天妃娘媽頂禮。宣德七年1431年,鄭和奉聖旨往湄洲嶼天妃宮拜祭。鄭和每次下西洋回國,必定新修各處天妃宮,或擴修殿堂,或種植青松翠竹;在南京靜海寺、太倉天妃宮,鄭和還栽種特地從西洋帶回來的海棠花。鄭和在劉家港天妃宮和福建長樂南山寺都立天妃紀念石碑,將下西洋的成功,歸功於天妃的神佑。天妃娘娘成為明朝海軍的守護神。鄭和的二萬七千多名船員多數是從福建、廣東、浙江三個沿海省份招募來的;他們之中很多回鄉或流居海外,把供奉天妃的信仰傳播出去。

陸、各地信仰:

一、媽祖信仰在福建本土: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中國大陸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媽祖信仰遭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宮廟和神像被毀。譬如媽祖信仰發源地湄州島上的廟宇和相關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毀殆盡。只有少數廟宇如莆田文峰宮,在文革時將媽祖神像藏於郊區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泉州天后宮則是因為曾被當作工廠使用,因此躲過被摧毀的命運。改革開放後民間信仰逐漸恢復、加上兩岸交流和統戰因素,媽祖信仰重新活絡。又因為媽祖信仰中獨特的「進香、刈火」習俗,台灣各媽祖廟為求增加本身與祖廟的連結,紛紛前往湄州捐獻資金興建宮殿或牌樓等建物,使湄州島上的媽祖宗教建築迅速增加,但整體來說大陸上的發組信仰仍遠不及台灣的熱度。

二、媽祖信仰在臺灣:

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於漢人移民多自中國大陸渡海而來,且台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台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台灣著名的媽祖廟,有台中大甲鎮瀾宮、雲林北港朝天宮、彰化鹿港天后宮(新舊祖宮)、嘉義新港奉天宮、嘉義東石鄉笨港口港口宮、嘉義朴子配天宮、臺南市大天后宮、彰化市南瑤宮、台南顯宮鹿耳門天后宮、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苗栗竹南中港慈裕宮、苗栗竹南龍鳳宮、臺北市松山慈祐宮、臺北市關渡宮、臺北市西門町媽祖廟、台北縣新莊慈祐宮、板橋慈惠宮,以及高雄市旗津旗後天后宮等。北港朝天宮和大甲鎮瀾宮和湄州祖廟結成至親廟。另外,媽祖也是許多著名寺廟的陪祀神。如台北的艋舺龍山寺、艋舺祖師廟,林口竹林山寺、蘆洲湧蓮寺等。

雖然媽祖信仰的起源地是大陸,當此信仰傳到台灣以後,卻已經改頭換面而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成為整個台灣島香火最盛的神祇之一,甚至有學者認為媽祖已發展出與中國媽祖不同的特性:『媽祖』在中國福建南方原是『出海媽祖』的論點與意圖遭到不少批評。答案如同是否有「新關羽」信仰,恐怕是否定居多。但在台灣的媽祖已成『過海媽祖』,她在歷史上已成離開唐山的移民祈求平安到台灣的過海守護神。台灣媽祖可以說已紮根於這塊土地,成了一部獨立於中國媽祖之外的本土神明。這種見解,大致上已經成為當今不少台灣學者對於媽祖信仰的解釋。民間實際的信仰活動上,仍有許多台灣與東南亞信徒,絡繹不絕前往福建湄洲島進香、參拜媽祖祖廟,顯示信徒對於媽祖源流的認同。

三、媽祖信仰在馬祖:

依據連江縣政府觀光局表示,馬祖當地民間傳說,媽祖在16歲時因為投海救父兄而罹難,遺體漂流到馬祖南竿島的澳口,村民葬之於天后宮現址,後來湄洲鄉親將遺體迎回歸葬。馬祖地名因此而來,媽祖也是馬祖居民重要的信仰[7]

四、媽祖信仰在香港:

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后,而水上人則稱其為阿媽。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廟,其中以佛堂門天后廟在本港至大,立於宋代,每年皆有不少漁民聚集進香。香港境外,深圳南頭半島赤灣之上,亦有明代與鄭和有關的赤灣天后廟(明時為天妃宮),此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參拜。香港境內各大小天后廟,常以漂浮之說立廟,如在海岸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廟,奉為神明。這點與福建臺灣等地天后廟不同,因為神主乃漂來的,各廟無遞屬關係。村與村間的天后,乃獨立個體。例如本村天后節慶,開神功戲,也會請附近村落之天后來觀看。

五、媽祖信仰在澳門:

媽祖在澳門亦相當多人信奉。最顯著的例子,澳門西文名稱「Macau」,即是由「媽閣廟」一詞轉化而來。

六、媽祖信仰在馬來西亞:

道教在馬來西亞也有長久的歷史。沙巴州正在興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這座神像將有十樓高,祂被視為宗教的經典圖像,有如里約熱內盧基督像般。(注: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正式禁止興建)

七、媽祖信仰在天津:

舊時,天津新婚者時常至天津天后宮祭拜媽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媽祖信仰功能與送子娘娘,有相當大的重疊。

柒、媽祖信仰相關的祭祀活動:

一、分靈:

此外在分靈習俗特別旺盛的台灣,媽祖信仰因為分靈與進香等宗教活動,形成特殊的層級譜系。分靈係指地方新建廟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先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靈力,但是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方能保持靈力不衰。分靈習俗並非媽祖信仰獨有,但其影響力以媽祖最鉅。(黃美英 1994)在台灣,大凡歷史較為悠久的媽祖廟,都會成為鄰近地區媽祖廟和信徒自宅供奉媽祖的祖廟,層層分靈傳布出去後,形成一個蛛網密佈的信仰系統,並且透過熱鬧的進香、刈火儀式,強化信仰的深度。信徒們也普遍相信,層級較高的媽祖廟,其神力靈感也較為強大,這個情況在中國則較不明顯。因為這樣的層級觀念,台灣許多媽祖廟對於自身在層級中的地位錙銖必較,民國四十年代(1950年代)以後,台灣的各大媽祖廟之間開始有誰才是「開台媽」的爭論。只要是規模較大的媽祖廟,無不在山門上大書「開基媽祖」或「開台媽祖」,標榜自己的香火乃是直接從福建湄洲祖廟而來。民國八十年代,在兩岸交流開放以後,台灣許多媽祖廟蜂擁前往福建湄洲島進香,並捐款興建殿宇。這使得媽祖廟和「媽祖遺跡」已經在文革中被破壞殆盡的湄洲島,重新迅速興建了大量豪華的宮殿、參道和牌樓。這種對於「祖—從」關係的爭論,有時還會造成宮廟之間的不睦。台灣規模最大、歷史悠久的大甲媽進香活動,素來都是大甲媽前往北港朝天宮。但在1988年,因為朝天宮堅持「大甲媽是北港媽的分靈」,引起大甲鎮瀾宮抗議,最後甚至將「北港進香」活動改稱「繞境進香」,並將路線改往新港奉天宮;而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的爭論歷史更早,各自標榜繼承了「古笨港媽祖」的正統。但對於信徒來說,宮廟之間的爭執並不造成信仰上的差別。許多參加大甲媽繞境前往新港的香客,也會順道前往北港參拜。隨著媽祖信仰的影響力提升,各重要媽祖廟舉辦的宗教活動,往往成為強力的社會動員,乃至於沾染上政治色彩。

二、媽祖生:

每年夏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的誕辰。在這一天,各地的媽祖廟都會張燈結彩、演戲,非常熱鬧。最古老的澎湖馬公天后宮,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一級古蹟。大甲鎮瀾宮每年在媽祖生日前則舉辦「大甲媽祖回娘家」的活動,讓信眾步行跟隨著媽祖神轎,從大甲一直往南走到北港(如今改為往新港)。該活動參加者動輒十數萬人,隊伍迤邐數公里,可說是在台灣僅見最大規模的宗教活動。近年來改往新港奉天宮進香繞境出巡,路程更遠,人數卻更多。至於北港朝天宮的「迎媽祖」,其熱鬧場面也與大甲媽祖出巡不相上下。每年開春之後,各地到北港拜媽祖的信眾便絡繹不絕。到了誕辰當天,湧進北港的信眾,更有如浪濤洶湧般,鎮日鑼鼓喧天,熱鬧的程度甚至到瘋狂的地步。松山慈祐宮於2007年起結合松山區公所及松山社區大學展開以「錫口文化節」為主題,發展出『媽祖文化與信仰』研究論壇和節慶活動融入社區特色其中。(松山社區大學蕭堯教師提出)

三、迎媽祖:

所謂的「迎媽祖」(也作「迓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莊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通常是往地域層級高一點的地方去迎媽祖。例如,台中縣霧峰、烏日與大里地區有一個「東保十八莊」迎媽祖的活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共有十八個村莊參與,這十八個村莊並沒有共有的廟,但卻有一尊共有的媽祖稱為「十八莊媽」。每年31(農曆)開始把附近的旱溪媽祖、南屯媽祖、台中媽祖、彰化媽祖通通請來,參與繞境,隊伍當中,「十八莊媽」在前領路,各莊依一定的順序,逐日在莊內迎神繞境並請客。近來學界人士從「祭祀圈」的概念來探討這些迎媽祖的活動,藉由「神界」的疆域觀念,重新解讀「人界」中不同地域之間的從屬關係。

四、進香:

「進香」則是到遠處的、有名的、歷史悠久的、香火旺盛的寺廟去朝香,表示對該神明的敬意。與迎媽祖的差別是進香並不會把對方的媽祖之神像請回來,只是去分沾她的香火,因此自己的神明是要出去的。到了進香對象的媽祖廟,神像也要進去,放在神殿上,有時是用「掬火」的方式,有時是用交香的方式,沾取對方的香火。另一個與迎媽祖的差別是進香的地點不一定與地域層級有關,因此進香的地點遠一點也是常見的事。1987年丁卯年九月初九,是媽祖昇天一千週年紀念,在湄州島舉行了大型的媽祖千年祭典。有上萬名的香客湧進祖廟進香,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學者參與。

捌、媽祖傳說:

1.傳說在她十六歲那年,有一天父兄出海打魚,她在家中織布,傍晚她母親見她一動也不動做在織布機前,便打了她一巴掌,她「啊」了一聲,醒了過來,哭著說:「父親和哥哥在海上遇難,我出海拯救他們,一手抓著父親,口中咬著哥哥的衣服,剛剛張開口,哥哥就掉進海裡了。」隔天父親回家,果然帶回哥哥落海的消息。 

2.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閩南、台灣的媽祖傳說。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若稱「天妃」 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見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五:「台灣往來,神跡尤著。土人呼神為『媽祖』。倘遇風浪危急,呼『媽祖』,則神披髮而來,其效立應;若呼『天妃』,則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時刻。」一文。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而台灣的媽祖傳說,20000615日記者潘成旺在屏東一篇報導中概述,屏東縣萬丹鄉萬惠宮的媽祖,有著相當神祕的傳說。據說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媽祖曾經顯靈徒手攔截美軍炸彈,保佑民眾逃過一劫,使得媽祖神像的拇指因此斷裂,不論信徒使盡各種方法,都無法接回斷指。二次大戰期間,盟軍丟兩顆炸彈在大甲街上,一顆炸燬火車站一帶;一顆未爆彈落在媽祖廟旁的市場邊,當時鎮殿媽祖的雙手是張開的,民間流傳是鎮殿媽祖顯靈接砲彈,才使鎮瀾宮城內一帶沒有受到炸彈損傷。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彰化南瑤宮、新港奉天宮都有媽祖顯靈讓兒童死而復活的神蹟。傳說大意是:有一女性香客揹著兒子(或曰孫子)一同前往,在進香途中其子(或孫)因中暑突然暴斃,女香客不得已祇得暫時將其屍體放置在廟後草寮中(或曰樹林下),待進香返回時再做處理。不料回程時竟遍尋不到其屍首,女香客無可奈何祇得趕回家中,待其返抵家門,竟見其兒(或孫)正在門口遊玩。詢問其經過,孩童說是有一位阿姨帶他回家,乃知是媽祖顯靈讓小孩死而復活。眾所皆知,人死當然不能復生,此一神蹟乃表示媽祖之神通廣大,能使死者復活。

3.民國49年,彰化地區苦旱不雨,農田無法灌溉,尤以鹿港一帶插秧者僅達三分一之左右。為此該地方的民眾及士紳約五百人,在三月十九日下二時,在國大代表呂世明、省議會副議長謝東閔、縣議員黃澄清、李丕顯的領導下,在鹿港天后宮舉行祈雨。是日天氣晴朗,火傘高張,儀式歷時一個小時,其祈求降雨詩曰: 青天炎炎降蒞塵,憐憫悲聲救萬民,哀求上蒼赦罪衍(愆),祈雨顯化濟群因。 儀式結束後不久,天氣轉陰,繼而天空滿佈烏雨,大地昏黑,春雷一聲終於響起。翌日凌晨二時開始下小雨,不久便普降甘霖,旱象解除,使等待插秧的農民欣喜若狂,咸認為此時降雨對春耕有莫大裨益。為此善男信女,為感謝天后恩澤,一時往鹿港天后宮進香的有萬餘人。

民國52年五月十日,鹿港鎮海埔國民學校教職員工帶眷組團往橫貫公路遊覽,因逢雨後路滑,不慎翻車,車上乘客個個驚嚇過度,神沮氣喪。幸得車子滑落時,為崖壁中間之兩棵樹木擋住,形成兩木擋車之奇異景象,而免於翻落數十丈之深淵而造成傷亡。兩木為「林」,即是聖母之姓,在臨危之際,似得神靈相助,隨後查知車中佩戴鹿港天后宮護身香火者多人,顯係得媽祖之庇佑,而安然逃過此一劫。車回鹿港,直駛鹿港天后宮,到聖母座前跪拜答謝。

4.民國61年:四月,讀私立精誠中學高一的林慈陽(鹿港人)與同學十人結伴前往天后宮膜拜媽祖,之後往海邊玩耍,由於疏忽,離海岸愈來愈遠,等到下午二時海水高漲,方知大難臨頭。迨要逃走,但因距海岸五、六浬,已無法上岸、林慈陽為了同伴的安全,先行指揮同伴趕往高處走,而後自身游水,擬向最近的蚵田漁民求救。然而體力畢竟有限,當正載浮載沈時,正好蚵田有一根豎立的木柱,他乃游近木柱。他曾見歸帆的漁夫,但招手呼救無效。面臨如此危急,他乃口唸媽祖保佑,林慈陽的同學在他游水離開不久後,為蚵田漁民發現救回,當林慈陽之父林大宜得知兒子尚在海上的消息後,十分焦急,請漁民陳可天划筏往大海尋覓,費了二個小時,始見遠處有一黑點,再定睛一看,見林慈陽向其招手,仍將之救回。

玖、宮廟歷史:

1.大甲鎮瀾宮:

香火鼎盛的大甲媽祖廟,是大甲五十三庄民的精神皈依。以前這裡稱做「天后宮」,即今名聞中外的「鎮瀾宮」,大甲鎮民習慣稱它為「媽祖宮」,廟中科儀則慎重的稱呼「天上聖母」。根據鎮瀾宮誌:「相傳清雍正八年,福建湄洲人林永興,自湄洲祖廟天后宮請得神像,來台定居大甲,雍正十年,興建小祠,歷經聖跡靈驗,香火鼎盛,而不斷擴建」。苗栗縣誌記載:「乾隆三十五年林對丹等捐建,五十五年,吳偏等捐修,光緒十八年林鳳儀等又捐資重修」。日據以前,淡水廳內祀奉媽祖的廟宇,都稱為「天后宮」。大甲「鎮瀾宮」也記錄為「天后宮」。

日據以後,文獻資料皆記錄大甲媽祖廟為「鎮瀾宮」。至於何時改,為何而改地方耆老也都不知道原因。民國七十七年在北邊金亭旁掘出「天后宮」界址碑,才又喚起鎮民對「天后宮」的認知。

從「鎮瀾宮」字義,應指「鎮住海浪,以供海上往來人船平安」。因此大甲媽祖信仰和大安港的貿易有密切的關係。而大安港於雍正九年闢為貿易港,歷乾隆至光緒年間而不衰,營運高峰,每天進出船隻高達六、七十艘,光緒二十年,每天仍有四十七艘帆船的出入的紀錄。後來大安港泥沙淤積,至日據末期,已形同廢港。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盟軍擊中的日機,曾嘗試迫降港邊的泥灘,可見港口功能已完全喪失。另外,大甲至新竹一帶的平埔族「道卡斯」,據祖先的傳述,他們是由大甲的港口登陸,大甲是他們移民入台的原鄉,至清朝時期,他們祖先也篤信「媽祖」。所以大甲這塊土地的發展和港口、海運有深厚的關係,而鎮瀾宮的媽祖正是先人拓展時的信仰依歸。

2.北港朝天宮:

康熙三十三年(1694),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僧樹璧奉湄洲天后宮神像來台,在諸羅海口笨港登入。時台灣荒地以闢,人口日增,笨港扼海交通要衝,船隻奏集,人口知增加尤速;彼輩均來自福建,素感神靈,無從瞻拜,故見僧人奉神像來,遂議留為主持香火,初賃民居,矮屋低簷,至為簡陋。康熙三十九年,再議公建,時有陳立勳者,為福建省同安鄉人,於明季即入台拓殖,於今嘉義縣鹿草鄉、六腳鄉;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一帶擁有田園數十甲、店面甚多,為大業戶,並於今廟前左側,營土壟間,碾米販運內地,時感神靈,思報神恩,乃捐獻廟地,編竹葺茅,成一小祠,規模雖小,祈禱報賽,殆無虛日。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抗清事件發生,全臺騷動,清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總兵藍廷珍率兵入臺。今臺南、高雄、屏東一帶,備受蹂躪,朱一貴最後雖然於笨港附近之溝仔尾莊楊旭家被縛,然兵並未波及笨港,生民未受塗炭,地區仍得繼續發展。

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繼位,笨港地區日益繁榮。雍正八年(西元1730年),神光屢現,荷庇佑者,璩金重建,易茅以瓦,至此觀瞻,煥然一新。諸羅縣令馮盡善復批准樹璧於笨港溪設渡以濟行旅,所得則為香燈之資。樹壁以「人能宏道,非道能宏人」,深知欲使廟宇萬馨香,則必培養生徒俾繼其志業,乃擇能澤(篤齋)為徒,夙夜勤加教導,俾傳其衣。而能澤亦能仰體師意,勤奮向學。及樹璧圓寂,能澤遂繼其志,主持祀事。

能澤於主持朝天宮祀事之餘,亦重繼任人才之培育,先後收錄岐衍、鼎梅、妙琛、妙鞏、妙珍等五人為徒,並量才分授以學。因能澤學養精湛,譽望日隆,遂為彰化縣令某禮重,聘兼彰化縣僧綱司事,總管虎尾溪以北宗教事務。

人傑地靈神自興,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距雍正八年新建已二十一年,不免舟青剝落,土坍亦間亦有頃圯,能澤遂加以修茸。至乾隆三十九年(西元1774年)笨港縣丞薛肇熿蒞任,往訪能澤,既心儀其人,後以宮殿制角樸卑,不足以昭虔妥靈,乃謀於貢生陳瑞玉、監生王希明、蔡大成等人,並率先捐奉以為倡。笨港總約楊允夏、張克昌、行戶劉恒隆、陳愧賢、梅山蔡世國、鄭奇偉等人,聞訊紛紛解囊鼎力協助。

廟成共費銀一萬五千元,築成神殿二,拜亨二,東畔室仔二,共六間,正殿奉祀媽祖,後殿奉祀觀音佛祖、十八羅漢,薛肇黃並撰立碑,碑額云:「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以紀其事。碑石及當年雕刻之石雕龍柱二對,尚存留廟天宮聖父母殿前埕及正殿。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倪贊元編雲林縣采訪冊時,亦錄有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於大榔東堡藝文殿。觀音佛祖殿內現存之龍柱雕刻雄渾生動,十足反應當時民風之敦樸及社會生機之渾厚。現今研究臺灣地區藝術史學者,皆視為珍寶。

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諸羅縣城晉江籍民擬共創一廟以奉祀媽祖,遂請能澤薦人。能澤以首徒岐衍德行俱佳,遂薦其前往主持其事。廟成,官書稱為西門天后宮,但因係泉州籍民募款創建,當地居民皆稱之為溫陵廟。此為朝天宮僧侶受聘出任他廟住持之首例。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岐衍年五十八歲,體力日衰,為物色繼任人選。乃請於其師能澤。能澤遂薦妙琛前往。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年)岐衍圓寂於朝天宮為諡「仁智」,並於本宮祀之。

岐衍圓寂後,師弟妙琛續被聘為溫陵廟住持,克勤克儉,以供香燈,至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以銀二百四十一元購入濫尾莊園三坵,永為香燈之資,其後再置,至嘉慶二十三年(西元1758年)共園五段、田二段;北日西門店各一間,其儉德備後各界欽仰。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妙璨圓寂,本宮為諡「仁」,亦於開山廳祀之。

能澤五人,各自有傳人。岐衍傳徒法俊。鼎梅傳禪宗,禪宗傳景瑞。妙璨傳徒體正、體紀。體正傳景璋、葉祠。妙鞏傳仰仲。妙珍則傳志心。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能澤、妙珍相繼圓寂,諸長老以妙珍徒志心賢慈,公推繼任主持祀事,創下朝天宮立賢不立長之例,奠數百年不拔之基。

乾隆五十一年底(西元1786年),林爽文抗清事件發生,笨南港頭厝等七莊居民起而響應。次年五月,赤氛愈熾,閩督李侍堯撥繒船安放砲位,令營員帶同水師鎗兵分駐鹿耳門,鹿仔港等處。官兵既去,笨港北街紳民見爽文軍非節制之師,不足以有為,遂結壘自固。五月三十日,賊設伏陷壘,遇害者百零八人。爽文軍既陷笨港北街,無人敢出面收屍,卒由本宮僧侶將屍身攏聚,於水師汛旁挖一大坑埋之,街民以其護民有功,遂立祠祀之,廟即今北港義民廟,墳、塚尚存。

九月,清軍由普吉保率領,分三路衝擊位於頭厝莊等處賊巢,擒賊首楊意、蘇媽、張固等數百人,焚頭厝等七莊,賊眾退散,笨港於焉收復。

笨港收復,形同廢墟,鄉民紛紛致力重建家園。本宮住持志心率徒弟修論、修德、修誠等孜孜意砌砌,勉力維持廟貌、香火於不墜。

乾隆五十九年,修誠以三十六強年圓寂,修論、修德則往外發展。及志心圓寂,遂以徒孫浣衷繼盈承祀事。其時,浣衷年僅三十餘,英年有為,任事三十年並重興本宮兩次。浣衷繼任住持後,即挑選俊秀青年加以培育,共收徒六人,分別為:溫恭、皈藏、邇蓮、(後出任臺南市普濟殿住持)、丹霞、邇鶴、丹嚴。師徒七人同心協力以維香火外,並請准仍於笨港溪設渡,對過往行旅酌收錢若干以供香資。如此,累至嘉慶二年(西元1797年),已達數百兩,浣衷本擬悉數用為興建本宮之資。不意是年臺灣遭逢前所未有的颶災,臺屬各縣、廳無不災情慘重,笨港地區更為其尤者。浣衷乃將款項移作賬災之用,直至嘉慶五年,始重興本宮。浣衷亦重學術,曾派邇蓮赴福建省龍溪縣天柱嚴留學,此後並蔚成風氣。

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以後,臺灣近海因海盜蔡牽不時出入侵擾而不安。次年,鳳山洪四老等起而響應,于是蔡牽偽造逆示,自稱「鎮海威武王」,於十一月起事滬尾,守備陳廷梅戰死。二十四日蔡牽入鹿耳門,下州仔尾。自是,南北聲息不通。而笨港附近大、小榔山賊俱起,笨港民眾多受騷擾苛派米糧,致百業蕭條。浙閩水師提督李長庚舟師追擊蔡牽,蔡始逸去。嘉慶十三年李長庚中砲身亡。清廷命原澎湖副將補授福建福寧總兵王得祿提督浙閩水師。十四年,蔡牽投海自斃,海寇悉平,而山賊亦皆伏誅。

朝天宮經此擾攘,未免殘破,浣衷遂再賈其餘勇二度重興朝天宮,其行足可與二代祖師能澤相輝映,而其心力之勞瘁,亦可知矣!嘉慶末年,除丹嚴一系外,諸徒皆已散往各方發展。丹嚴傳徒清泰、清順二人,清順亦往外發展,未留朝天宮。清泰傳見應、見昇、見益三人。見應復傳瑞合、瑞芳(後受聘臺南市普濟殿任住持)、從愿、佛傳;見昇傳從祐。師徒數代共處,和衷雍穆。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浣衷圓寂世壽六十,其時清泰、見應雖未過逝,然瑞合賢,遂以瑞合繼任住持。道光十七年,距上次重修已二十餘年,殿宇不無剝蝕,瑞合乃發心向各界善信募款重修。

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感其誠,除捐款義助外,並獻「海天靈祝」匾一方及直徑九十五公分之大鼓、直徑七十八公分之梵鐘乙個以表崇敬。此次重建,最值一提者,則為泉郊新德泰號敬捐雙龍獻珠石陛,石陛現存於五文昌殿前。石陛所雕之雙龍戲珠圖,下層為海濤,畫面雲霧迷漫,雙龍半隱半現欲奪一珠,形狀栩栩始生,可謂為臺灣現存清代石雕中之極品。

瑞合傳徒三人,振明、振華與振寶,並派振明赴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天柱嚴,從其住持研習佛法。從愿則傳淡如、淡轉二人。咸豐七年(西元1857年)瑞合圓寂,振明繼其任。振明傳朝慶、朝祥、朝復三人。朝慶傳達聰、達慎二人。達聰亦聰敏好學,致力研習佛法,並於振明圓寂後繼任住持,稱怡山都戎元,彼傳徒添澤、添品、添潤、添洪四人。添澤勤奮好學,後繼達聰接任本宮住持,彼傳徒勤禮、惟參二人;添品則傳徒勤智一人。勤禮復傳頓超。頓超傳松茂、松林。

咸豐初,嘉義縣訓導蔡如璋,因感廟宇不敷用,適咸豐四年,世襲子爵特授江安十縣儲糧道王朝綸,返臺勤進米石,共議重修各殿,增築後宮,以配祀神父積慶衍澤公暨母王氏夫人,神兄靈應仙官,神姊慈惠夫人。議定,委員募款興建。

光緒二十年十月,北港街大火,全街幾歸灰燼,但是神靈威赫朝天宮屹立不動。唯拜殿被焚一部。翌年日軍侵臺,未及修築,淪陷後,因治安紊亂,草草予以重建。至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嘉義地方發生大地震,北港街災情慘重,本宮大殿破損,四垂亭倒壞。區長蔡然標乃謀於地方紳士倡議募捐重建,而得北港支廳長日人安武昌夫之援助,始得付諸實現。

此次重建,勸募捐款,遍及全臺,捐款人數達三萬餘人,其中部分芳名刻在朝天宮四圍欄杆上。輪奐更新,本宮觀瞻,更加富麗。民國四年西來庵抗日事件發生,日人開始調查臺灣寺廟狀況,並逐步納入管理。民國十年三月,朝天宮成立管理委員會,由北港區長蔡然標任管理者,接管本宮庶務。住持僧侶專負祭祀諸務,時住持頓超命其徒松茂往浙江普陀山學法受戒。松茂稟賦甚佳,又勤學,為不可多得之人才,惜天不假年,二十即逝。民國十二年住持頓超圓寂,其徒松茂已先一年圓寂,松林亦離去。傳承二百餘年之僧統至此遂絕。

後再聘同屬臨濟宗系之臺南竹溪寺眼淨師為本宮住持。至民國六十年眼淨圓寂,聘其徒然妙繼任。民國四十八年,朝天宮因風雨剝蝕,金粉脫落,棟樑亦有腐朽,朝天宮管理委員會再進行重修,自是年始,改修正殿屋頂,至五十二年十月告一個段落,是年十一月,再召工修茸前殿屋頂,至五十三年完工,材料費不計,工資共合支出七十餘萬元。此次重修,延聘彰化縣永靖鄉人江清露,製作屋上各種剪粘粧飾,益加華麗美觀,琳琅滿目,嘆為觀止。

朝天宮數經擴建,面目一新,宮宇巍峨,觀瞻富麗,規模之大,雖然仍未冠絕全島,然因神靈顯赫,信徒眾多,每屆香期,各地信徒結隊而來,則感宮庭狹隘,不堪收容。因其周圍,民居錯雜,無從復再擴建,民國四十五年管理委員會乃在宮前之中央市場,覓地興建一座樓臺,名曰:宗聖。中西合璧,堪稱偉構,臺高七丈,上設護欄,憑欄遠眺,全鎮勝景,可收眼下。樓分三層,樓下商戶,二樓沐恩廳,備供香客休息,並作種種展覽會場,三樓慕範堂,設一新式舞臺,以供聘演梨園或放映電影,或充作喜慶禮堂。二樓正面,另設一舞臺,龍柱龍燈,古色古香,甚為瑰麗,與朝天宮相同,以供不時演戲酬神之用。

3.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於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歷經嘉慶二十年(181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昭和十一年(1936年)、大正11年(1922年)的重修,始有今日的建築規模。目前天后宮保存二張日治時期所拍攝的照片,為同治十三年重修時,鹿港天后宮的廟貌。當時天后宮的建築規模為三進二院的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採三開間建築,兩旁有八字牆,八字牆為大正四年,由鹿港土水師「圓仔炎師」(蔡添炎)所施做。

大正十一年(1922年)鹿港士紳施性瑟率領天后宮人員至湄洲祖廟進香謁祖,進香團由基隆港出發,當時施性瑟聘請攝影師隨同進香團至湄洲祖廟,為天后宮留下數張珍貴的照片。此次進香回鑾後,地方人士遂倡議重修鹿港天后宮。當時鹿港天后宮管理人泉合利王君年,召集鹿港街內三十位保正(相當於今日的里長)開會,討論天后宮重修事宜,並邀請鹿港籍士紳辜顯榮擔任天后宮重修總理,準備鳩工庀材,重修廟宇。然而,重修天后宮的發起人王君年,卻於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往生,以致重修廟宇事務因而暫停。

昭和元年(1926年)十一月十日,由當時天后宮管理人郭振英等二十一名人員,聯名向台中州申請「鹿港天后宮改築寄附募款許可」,昭和二年(1927年)六月七日由當時台中州知事三浦碌郎頒佈「中警保第九二五八號附改築經費許可證」,申請時除了列明改築預算三萬元外,並附上改築的圖面,有正殿平面圖、正面圖、階面圖及側面圖,天后宮始獲得許可改築。

鹿港天后宮獲得改築許可後,地方士紳成立「鹿港天后宮改築總代」,由辜顯榮、陳懷澄、陳培堯、郭振英、黃禮永、蔡敦波、王舜年、黃則騫等九十六位人士組成。此次的改築經費先由辜顯榮出資三萬元、泉合利出資三千元及各界捐資重修。天后宮由正殿開始重修,正殿神像暫時移至三川殿供奉,時值鹿港龍山寺於昭和二年(1927年)重塑觀音神像,並供奉於護龍,故鹿港有一句俚諺:「龍山寺觀音媽企護龍,媽祖企拜亭」(台語)的源由。

鹿港天后宮在昭和二年(1927年)正式動工重修,當時是由正殿開始施做,天后宮準備重修時,鹿港地方人士認為應由本地(鹿港)匠師來主持天后宮的重修,因而採取比篙尺的方式,由鹿港人吃菜臨(施臨)、神通仔(黃神通)、水龍師(施水龍)、磚仔頭(梁金磚)等四位比篙尺。天后宮重修總理辜顯榮遂請益順師(王益順)來評比,由於鹿港籍人士均未有大型廟宇工程的經驗,且益順師認為所設計的尺寸太過花俏,不足以擔任此重修之責,經評比的結果,均未採用鹿港匠師的設計。

辜顯榮與地方人士遂決定,邀請當時正在興建彰化南瑤宮的大木匠海同師(吳海同)到鹿港天后宮施做,並由其子木成師(吳木成)實際執篙。鹿港天后宮正殿終於開始施工,行政事務則由黃清俊負責,海同師及木成師施做正殿時,並未將正殿拆除,而是先行備料。當時石雕匠師在廟右空地處施做,花材雕刻則在後殿右側施做。木成師在正殿備料未組合時,昭和五年(1930年)又遇上世界經濟蕭條,天后宮的重修工程因經費拮据而停工,海同師也因此退出天后宮的重修工程。天后宮的重修工程在停工二至三年後,正殿的重修經費由大和行(辜顯榮家族)負責,工程由鹿港蔡天恩統籌,並聘請益順師的侄子樹發師(王樹發)來鹿港主導工程的進行。

正殿完成後,昭和八年(1933年)三川殿才開始著手重修工程,同年,天后宮管理人郭振英往生,此時天后宮管理人由黃則秋接任,並由慶昌陳培堯負責工程的執行。三川殿大木工程由樹發師施做,當時大木工程工資約一千餘元,木雕工程工資約一千餘元(當時匠師一日的工資約六角至一元二角),而正殿的神龕木雕亦由樹發師所承包,並交由泉州木雕師傅連吉師(黃連吉)負責施做。昭和十一年(1936年)在王樹發的執篙下,完成天后宮的重修。

重修後的天后宮,基本上已將正殿及三川殿全部拆除重建,惟後殿並未重修,後殿仍為供奉玉皇大帝的淩霄寶殿。此次的重修,由於廟宇的地基不夠高,乃挖取菜市頭六百零七號土地(今香客大樓)的土方,以墊高廟宇的地基。日後將水池填平,日治時期成為漁業組合辦公室及國語(日語)講習所;光復後改為鹽場辦公室,民國六0、七0年代改為停車場,民國八十二年興建香客大樓。鹿港天后宮前廣場原為紅磚地坪,民國四、五十年代,全省各地媽祖廟紛紛至鹿港天后宮進香,為迎接廟宇的進香團,天后宮均在廣場前搭起臨時的牌樓,以示歡迎進香之意。民國六十二年由「同安寮廈十二庄」信士捐建天后宮廟前牌樓,牌樓由鹿港大木匠師施坤玉設計,後由施金鐘施做,屋頂上的斗栱及樑柱是以水泥鑄模而成,燕尾式的廟宇飛簷起翹,曲線流暢。牌樓採四柱三間式建築,牌樓樑柱原為朱紅色,民國九十二年改漆為鎏金色,更顯得莊嚴肅穆。天后宮牌樓的對聯,於民國六十二年興建時,由張維瀚、吳萬谷及當時總統府參軍陸軍中將何志浩等三位書法家所敬撰的墨跡。民國九十二年牌樓重修時,對聯聯文不變,由鹿港籍書法家施文炳、施國華、施招澤等人揮毫的墨跡。「同安寮廈十二庄」分別為同安村、盧厝、新興村、大有村、西湖村、番同埔、牛埔厝、崙雅腳、浮景村、番社村、社尾村、西勢庄等十二個聚落,由於居民多為同安人,故又稱「同安寮十二庄」。

4.台南大天后宮:

台南大天后宮的來歷,清康熙時期的閩台地方誌一致說是源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施琅將明寧靖王府改建為天妃宮。此說本有明顯漏洞,即施琅既於康熙二十二年班師離台,他怎麼可能於康熙二十三年還在臺灣主建天妃宮呢?蔣維錟(莆田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就曾在這一誤區中徘徊了十年,直到讀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歷史所所長李祖基先生惠贈的《蓉洲詩文稿選輯》,才恍然大悟:所謂施琅改建寧靖王府為天妃宮之說,原來是曲筆史家精心設置的陷阱。為此,拙文擬就大天后宮的創宮淵源重新作出考證,以還歷史的本來面目。

一、大天后宮創始和改建均非施琅所為:

據首任臺灣諸羅知縣季麒光所作《募修天妃宮疏》:「東甯天妃宮者,經始于甯靖王之舍宅,而觀成于吳總戎之鳩工也。」季麒光以上記載有兩點非常突出的犯忌:一是不稱台郡天妃宮而稱東甯天妃宮,而東甯正是鄭經改鄭成功的東都而名;二是不提施琅之名只提吳英之名,而施琅當時正勢焰連天。反言之,如果不是鐵的事實,季氏怎敢冒此政治風險?我們不妨從歷史進程重新加以審視,即據施琅《舟師入臺灣疏》及江日升《臺灣外志》記載,施琅是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三日從澎湖抵鹿耳門,至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班師離台,他在台時間不足百日,而要處理鄭氏君臣削髮並安排其內渡,籌措投降官兵的餉糧和安撫臺灣百姓等一系列煎眉大事,故不可能顧及修建天妃宮之舉。而吳英原為興化總兵(後入籍莆田),隨施琅平臺時「統陸師為副」。施琅班師時他奉命留鎮臺灣。吳英在臺灣的時間據《聖祖實錄》康熙二十四年的記錄:

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興化總兵吳英陛辭,上問曰:「爾有所陳否?」英奏曰:「臺灣設兵八千,請半為鎮守,半為屯種。」上曰:「邊地屯田,古有成法,爾具疏來,朕自酌行。」

《實錄》記吳英陛辭時的職銜仍為興化總兵,可見他是自臺灣直接進京的。此次陛辭是調鎮浙江舟山,不久即擢為四川提督。若把吳英陛辭時間扣除一個月作為他離台的時間,那麼他在台的時間有18個月,鳩工改建天妃宮就是相當從容的事了。再從季氏《疏》文考察,經吳英改建的天妃宮已形成有戲樓、正殿、後殿和僧寮等建築群,顯然不是原來的以寧靖王府暫為廟祀的結局了。

天妃宮的創始與改建既然皆非施琅所為,那麼為何自康熙二十五年起的地方誌卻異筆同文歸功於施琅呢?我認為其原因有二:一是施琅於康熙二十三年八月奏請加封天妃,朝廷命禮部郎中雅虎來閩致祭,吳英改建臺灣天妃宮可能就在此時,並主動將建廟之功轉歸施琅;二是施琅執意要把《平臺紀略碑》豎立在臺灣天妃宮,以示他對該宮的重視,至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則與拙文第二點考證有關。

二、 大天后宮是施琅受降地點

早于1995年,筆者即從閩版《靖海紀事》上發現陳煥庭(惕園)《施襄壯受降辯》一文的如下記載:

克塽降表之來,在襄壯駐師澎湖之日,非親授受也。及襄壯入臺灣,克塽迎見天妃宮,握手開誠,矢不宿怨,以安眾心。禮待優厚,出鄭氏之望外。

此文中所記鄭克塽迎見施琅的天妃宮顯然就是由寧靖王府所改的天妃宮。施琅《平臺紀略碑》可以為此作證:「餘仰體皇上好生之仁,於八月望日入進鹿耳門赤嵌泊艦,整旅登岸受降。」施琅《舟師抵臺灣疏》亦可作證:「臣於本月十三日到臺灣鹿耳門,偽藩鄭克塽遣小船前來接引入港,偽侯劉國軒、偽伯洪錫范率領各偽文武官員到軍前迎接。」這裏稱從鹿耳門改乘小船入港就是直達赤嵌樓下,並在大井頭登岸。連橫《雅堂筆記•赤嵌樓》:「赤嵌樓亦荷蘭人所建,在今城中,其始固一小嶼,四旁皆海,潮來直達樓下,港道尚存。」又《大井》:「大井在台南州治西定坊,為台南最古之跡,舊志稱來台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頭。」施琅在此登岸時,劉國軒、洪錫范率文武官員前來迎接,而鄭克塽作為「偽藩」畢竟比「偽侯」、「偽伯」位高一等,故只單獨在天妃宮迎見施琅。而天妃宮又是明甯靖王的舊邸,在此處迎降正可象徵一個舊王朝的徹底終結。因此,我懷疑這一安排是施琅在澎湖派吳啟爵入台談判時事前商定的。也正由於天妃宮是受降地點,故施琅執意要把《平臺紀略碑》豎立在天妃宮內。但筆者要附帶在此檢討的是,十年前,由於筆者腦子裏有施琅建宮的先入為主之見,竟在拙作論文中謬判鄭克爽迎見施琅的天妃宮,是民間所傳天妃為鄭成功助潮複台的安平天妃宮。現在特作糾正。

三、 大天后宮確係肇創于明鄭時代

清乾隆四十至四十三年(1775-1778)任臺灣知府兼攝巡道的蔣元樞在其《重修台郡天后宮圖說》中稱:「查郡城西定坊之天后宮,未入版圖以前即已建造,郡垣廟宇,此為最久。」所謂「未入版圖」,就是明鄭時代。季麒光之《疏》文則作:「東甯天妃宮者,經始于甯靖王之舍宅」。李氏不稱台郡天妃宮而稱東甯天妃宮,亦當含有宮之創始于明鄭之意,因為東寧之名正是鄭經由其父鄭成功命名的東都所改稱。下面,我們再從時間進程加以考察。先看季麒光的《甯靖王傳》:

六月二十六日,鄭氏戰敗,王命宮眷曰:「可以死矣。」妾袁氏、蔡氏及侍姬三人俱官笄被服,先縊於堂……次日,五棺出葬于郡南前山。校役舉主人柩至,王視之無他言,但曰:「未時也。」即加翼善冠,被四圍龍袍,束玉帶,佩印綬。將縊,且曰:「我去矣。」遂絕。眾扶下座,面不改色。 

傳記結尾雲:「其遺宅為天妃神祠,住僧於後楹大士傍奉王為舍宅主雲。」從傳文可證,甯靖王在自殉前即遺囑舍宅為天妃神祠,迨王歿,便立即可改府邸為神祠。那麼天妃神祠之立,距施琅之入台還有一個月半的時日,距康熙二十三年八月清廷正式確認臺灣版圖並任命臺灣官員則還有一年零二個月的時間。故蔣元樞的「未入版圖即已建造」之說,不論對住僧以寧靖王府為神祠或吳英重新把王府改建為天妃宮這兩個階段的事實都適用。

5.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四百餘戰艦抵達台灣鹿耳門外沙線,因水淺船隻無法行駛,鄭氏乃設香案焚香祝禱祈求媽祖助漲潮水;果然水升丈餘,於是揮軍登陸鹿耳門南岸北汕尾嶼,進而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因而改寫了台灣的歷史,鹿耳門遂成為偉大的古蹟。

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於明永曆十五年 (西元一六六一年) 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後首建,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常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全國各地前來進香膜拜。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原由鄭成功建在登陸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咸豐五年,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興,同治十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民國三十六年再重建,民國六十六年復重建,目前尚未完成。

鹿耳門天后宮供奉的鄭成功隨艦媽祖,係大陸稀產寶貴之“宣芝木材”雕刻而成,其手法出自名家,亦是台灣此種千年材質獨一無二的媽祖神像。鹿耳門天后宮除媽祖神威顯赫外,另陳列有市政府疏浚鹿耳門溪時於古廟址出土的古天后宮“重興天后宮碑記”、“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以及其它古器物,實質反映了台灣古代工商業發展情形和大陸間血濃於水的關係,同時亦說明了鹿耳門天后宮這座古廟當年不但是信仰所繫,也是海上交通及工商發展上佔有之重要地位,而在歷史上留下其長遠的影響。 

鹿耳門天后宮,宮殿巍峨雄壯,正門俯視鹿耳門港口,南對安平古堡與四草砲台,東望萬頃台灣最大鹽場 (台南科技工業區建地) 西臨台灣海峽,沿海有青翠茂密的防風林,迤前為聞名的鹿耳門古港道;今鹿耳古港道遍植蚵架,竹筏橫臥,偶爾帆影兩三點綴溪面,朝暉夕陰,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

鹿耳門天后宮於民國七十三年舉辦台灣首次之“甲子年護國祈安羅天大醮”,歷時四十九天,由當時台南市長蘇南成擔任總主會,一時中外嘉賓雲集,典禮莊嚴盛大,在數萬信徒、龐大藝陣,遵循古禮之下,自鹿耳門古天后宮遺址沿鹿耳門溪,護送「媽祖船」進入台灣海峽,尋覓當年延平郡王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南岸北汕尾島的路線,以緬懷鄭王復台之豐功偉績。 

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廿六日下午四時,台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浚鹿耳門溪,在古天后宮遺址處挖出本「重興天后宮碑記」石碑。本碑落款缺日期,據考古天后宮重建為咸豐五年左右,文中所示此廟重興乃官民合力所建,道光以降,曾文溪歷經數次改道,台江陸浮成埔,三郊勢興墾殖本區,安南區各地因而漸次成為聚落、成寮、成庄。 

古天后宮建有文、武、賓三館,是明鄭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之一,此碑是「文字碑」,是一副碑,推測應有「圖記碑」未出土。(註:「艮」應為「銀」之意) 

拾、參考文獻:

1.張燮著《東西洋考》,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中華書局,1981年點校本。

2.嚴從簡著,《殊域周咨錄》,1574年(明神宗萬曆二年)。中華書局,200041日。

3.羅啟宏等編纂,《彰化南瑤宮志》,1997年,彰化:彰化市公所。

4.徐曉望《媽祖的子民:閩台海洋文化研究》,學林出版社,頁1393422199912月,ISBN 7-80616-790-0

5.朱致賢著,2004,〈一尊神明,兩岸世情:媽祖信仰在台創高峰〉,《島與陸》,台北:經典雜誌,ISBN 957-29664-2-1

6.蔡相煇著,《台灣的王爺與媽祖》,1989,臺北:台原出版社。

7.黃美英著,《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

拾壹、參考網站:

1.          大甲鎮瀾宮:http://www.dajiamazu.org.tw/

2.          北港朝天宮:http://www.matsu.org.tw/

3.          鹿港天后宮:http://www.lugangmazu.org/

4.          台南大天后宮:http://matsu.vernal-sing4u.com/

5.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http://www.luerhmen.org.tw/luerhmen/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