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忘記是哪學期的筆記重點整理。

一、司馬遷的史記

《史記》是我國史書史上的一部曠世鉅著,是第一部以「人」為主的紀傳體通史,學者云:「《史記》上補六經之遺,下開百史之法,體莫不兼該,其文章變幻飄逸,獨步千古。」,「《史記》是中國的史詩」,《史記》不只在史學上有重要價值,在中國文學上也是一典範之作,就讓我們來深究這一部照耀千古的史篇佳作吧!目前只完成司馬遷部份,也是這學期我的整理與心得,並參考多本書籍與學術網站(抓圖)整理而成。因時間緊迫要交出心得報告,恐有錯誤遺漏與內容不足之處,將於日後漸漸補充與改正。

二、時代背景

司馬遷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空前輝煌的時代:

l   政治上:秦朝的暴政統治及秦末天下紛亂,而有大漢的統一,自高祖到景帝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元氣大盛,民力充沛,武帝應運而生。

l   武功上:武帝欲大展鴻圖,在內外各種經營上都有擴展,對匈奴採主動出擊的態度,曾令衛青、霍去病等深入敵境二千里,又服朝鮮、西南夷等,文武將士皆一時之選,國力強盛。

l   社會上:民生穩定,經濟繁榮,由<史記.平準書>亦可得知:「太蒼之粟,充溢外露,至腐敗不可食」,人人競相奢靡,求仙求長生不老之風盛行,武帝封禪即與此種風氣有關。

l   學術上:漢初將亡秦幾乎滅絕的文化重加振興,至司馬遷所處的時代,文教學術上也步上蓬勃發展的階段:立太學,設五經博士,黃老思想、陰陽五行理論及儒家學說並陳。司馬遷及他的《史記》便在這政治、社會、學術環境皆興盛影響下誕生了。

三、寫作背景

太史公會寫成《史記》這部鉅著是有其主觀及客觀因素的:

l   家學淵源: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本身即是一有遠見的太史令,本欲自己編寫史書,但夙願未成而病死,臨終前遺言其子司馬遷繼承其未完成的志願,這也算是《史記》寫作的最初動機。

l   本身才能及堅強毅力:司馬遷因李陵之事仗義直言,反而得罪武帝,遭宮刑的殘酷對待,為完成父志,為抒內心不平,也為伸張正義,才有此書的完成。

l   漢代學術繁榮:漢代學術的興盛為史公著述提供了便利而客觀的條件。又司馬遷曾任國家的太史令,得閱國家珍藏書籍,《史記》之所以能網羅宏富,其來有自。 

司馬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據王國維考證,司馬遷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145年),卒於昭帝始元元年,(西元前86年),年60歲。<太史公自序>說自己:「遷生龍門」,因為夏陽在黃河岸邊,不遠處有座龍門山,是傳說中「鯉魚躍龍門」之處,地靈人傑。要了解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是一篇重要文章,文中司馬遷頗以史官世家為榮。也由其中可知,對司馬遷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父親司馬談。司馬談學識淵博,曾任漢武帝的太史令,他的<論六家要旨>是我國古代思想史上一篇重要的學術論著。司馬談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史官的世業,所以從小就用心栽培司馬遷,司馬遷自小便閱讀各種經史子集,也拜董仲舒、孔安國等名儒為師,我們可以把他的一生分成五階段:

1.居家讀書期(幼年~二十歲),:

居家讀書期:在司馬談的敢格督促下,司馬遷十歲使能誦讀《史記》、《國語》、及《世本》等古代史籍。在司馬談任太史令一年,司馬遷隨父親離開家鄉,來到京師長安。在長安,當時的古文大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又向當時的今文大師董仲舒學《春秋》。

2.壯遊南北期(二十歲~三十六歲),:

壯遊南北期:二十歲時,司馬遷為「網羅又下放失舊聞」開始漫遊大江南北,經路線是:長安→江陵→汩羅江西省(屈原投水處)→長沙(憑弔賈誼)→九嶷山(考證「舜葬九嶷」)→沅江→長江→廬山(考察「禹疏九江」)→登會稽山(考證夏禹計功封爵處,勾踐臥嘗膽事→江蘇淮陰(韓信「胯下之辱」,「漂母飯信」處→泗水→→曲阜(考證孔子事跡)→山東薛縣( 孟嘗 君封地)→彭城(楚漢相爭處)→梁地→楚地→回長安。

3.繼志寫史期(三十七~四十七歲),:

武帝曾東登泰山,北出長城,出東海,最遠至九原(今內蒙五原縣附近)。元封元年,武帝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身為太史令的司馬談隨從東行,但因重病滯留周南,臨死時對司馬遷言:「余死,汝必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便將未完成的史業及偉大的抱負交付給司馬遷。司馬談死後第三年,司馬遷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進入皇家的「金匱石室」閱讀大量的文獻典籍。之後又受命主持改革曆法的工作,完成之後便全神貫注開始《史記》。的著述工作。

4.忍辱著書期(四十七~五十六歲),:

忍辱著書期:史遷任太史令後第七年,發生了李陵事件,這個大劫難差點破壞了司馬遷寫《史記》的偉大計畫。史公為李陵申辯後,更不幸的是次年消息傳說李陵為匈奴練兵,準備攻漢,武帝更加震怒,將司馬遷定了死罪。當時只有兩種方法可免死刑:一是以錢贖罪,,但需五十萬錢,司馬遷官小家貧,又無親友肯襄助。二是受宮刑,司馬遷為完成《史記》,所以選擇了宮刑以抵死罪。

l   李陵事件:武帝天漢二年(西元前九十九年),武帝派貳師將軍,也是寵妾 李 夫人之兄李廣利出征匈奴,漢武帝的意思本來是要李陵負責兵糧調度,但李陵自動請膺上陣,他說:「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漢書.李陵傳),漢武帝「壯而許之」,還派路博德半路接應,李陵出發三十餘天後深感一切順利,還派屬下陳步樂向劉徹報告,可是世事變動無常,福兮禍之所倚,也正是禍兮福所倚,李陵在浚稽山遇到單于大軍,據說有三萬人(古時計算人數不可能精準,所以只能說個大概),三萬對五千,六比一,也就是說六個匈奴兵打一個漢朝兵,對李陵來說,這是何等硬仗!李陵軍和單于大軍戰鬥,打了幾天幾夜,不料漢武帝派定的接應軍路博德不屑當李陵後應,根本不想理他,再加上部下管敢投降敵方,把虛實通通說了出來,李陵在天時地利人和全失的情況下,只能苦戰再苦戰,終於就在一場大戰之後,李陵力戰而屈-他投降了。事情傳到漢武帝那裡,漢武帝怒不可遏,本來希望李陵兵敗時戰死或自殺,給朝廷爭回一些面子,但卻投降了匈奴,把陳步樂大罵了一頓,陳步樂自殺(李陵曾派屬下陳步樂向漢武帝報告)。同時「御床」(那時還沒有「龍椅」,於是乎有所謂「盆子乃下床解璽綬」「命導(王導)升御床共坐」的史實,前一可見「後漢書.劉盆子傳」,後可見「晉書.王導傳」註:),之下的一片群臣也聲氣相求,先前祝賀的朝臣紛紛轉向批評起李陵來,武帝更為大怒,下令把李陵家人全部扣押起來。只有司馬遷,雖然平日與李陵並無交情,但認為李陵勇敢孝義,加罪於他實在冤往,於是為李陵抱不平。所以當劉徹問大臣李陵該當何罪、是不是罪大惡及時,問到司馬遷,不料司馬遷說了這樣的話: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蹂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展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直欲得當以報漢也。(資治通鑑「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二年)武帝聽後馬上變色,認為是抬高李陵身價,而打擊大將軍,也就是 李 夫人之兄李廣利。於是「以遷為誣罔,欲沮貳師,為陵游說,下遷腐刑。」

l   註:「盆子乃下床解璽綬」(後漢書.劉盆子傳)「命導(王導)升御床共坐」(晉書.王導傳)的「床」其實是不是「床」,字,而是古字「爿木」,電腦字庫無此字,今用「床」以替。(辭源.商務版.上冊.p1357:「爿木」:俗作床)

5.晚年(五十七~六十歲)。:

正史中未載司馬遷卒年,總之,司馬遷到底是“有怨言,下獄死”或是為“巫蠱之獄”所累及,還是平安地活到武帝之後,壽終正寢,目前尚無明文信史作據,有待於今後新史料的發現和人們的進一步研究。

l   太史公年譜及其生平

司馬遷十歲使能誦讀古史書,二十歲前拜過有名的學者孔安國及董仲舒為師,年輕時己是博學的學者了。但所謂「「讀萬卷書,尚須行萬里路」,二十歲時,司馬遷為「網羅又下放失舊聞」開始漫遊大江南北,由司馬遷壯遊的路線可知;史遷所到之處皆歷史味濃厚之地,走的是一趟「歷史人文之旅」,其所見所聞,日後都一一收入《史記》一書中。司馬遷回長安後不久,便被任命為郎中,是皇帝身旁的侍從,又有機會多次隨武帝出巡。過三年,又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對西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做了深入考察。綜觀史遷所到之處,除河西和嶺南外,他足跡幾乎遍及全中國,這些遊歷使他有機會接觸下層人民,也採集了各種傳說軼聞,豐富了史料,也開闊了胸襟,而勾畫出《史記》的豪邁氣勢。司馬談臨死時,遺命司馬遷完成本欲自己完成的史書,他立志繼承父業,但是李陵事件差點中斷了他的志業,然而想及父親遺業未成,《史記》草創未就,太史公勇敢地接受宮刑,死罪雖免,心中創傷卻極大,甚至一度想自殺,但想及「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想及先聖先賢多在苦難中完成一番事業,於是打消自殺的念頭,忍辱以完成不朽的事業,而寫成史學巨著《史記》,所以《史記》可以算是太史公的「血淚之作」啊!總而言之,太史公各個階段的經歷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黃帝,下至漢武帝,共二千五百多年的史事一書的完成。至於他的生平詳細經歷,可參考後人所製作的<太史公年譜>。

四、內容

(一)體例:創「紀傳體」,書中分<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共130篇,526500字。

l   <本紀>乃記歷代帝王及國家大事,十二篇中有以「朝代」為篇名者,如五帝、夏、殷、周、秦五篇;有以「帝號」為篇名者,如秦始皇、高祖、呂太后、孝文、孝景、孝武、六篇,唯獨<項羽本紀>以「姓名」為篇名,類似列傳,是屬變例。其中項羽及呂后列入本紀為人所爭論,但二人皆當時政權的實際執掌者,太史公尊重歷史事實,不以成敗論英雄。

l   <表>類似後世的「譜」,可和紀傳相為表裡,有紀傳兼編年的用意,可分為「世表」、「年表」及「月表」時代遠的史料較缺,用年表,時代近的記載較多,所以用月表。

l   <書>所記為國家的典章治度及治政大法,如<禮書>寫禮樂教化,<律書>寫軍事思想,<平準書>則寫國家經濟。

l   <世家>三十篇,有「三十輻共一轂」的用意,世家乃記方國王侯的大事,<世家>中孔子、陳涉世最有異議,但「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孔子雖無其位,但對後世影響深遠,較之一般世家亮不遜色。陳涉雖無功業表現,但是首事亡秦者,高祖又為置守冢者三十家,亦可算是世家中的創格。

l   <列傳>七十篇寫有代表性的各種人物,有單傳(如<伯夷列傳>)、有合傳(如<管晏列傳>),有類傳(如<刺客列傳>),有序傳(如<太史公自序>)。

l   <漢書司馬遷傳>說:「十篇缺,有目無書」,此十篇張晏注明白指出:「遷沒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十篇。

(二)內容:記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共二千五百多年的史事。書中有百科書式的人物。書中漢以前的史事是據史書、傳說、軼聞等寫成,漢以後則為史遷自己的創作。

(三)性質:

是一部紀傳體通史:不同於《春秋左傳》的編年體,也與後世的二十五史不同,他是一部「紀傳體的通史」。

l   是私撰的史書:私撰可不受朝廷干擾,一方面向歷史負責,一方面向自己的良心負責。

l   寓有褒貶:一般史書力求客觀,《史記》除客觀陳述史實,又有主觀褒貶之筆,正好呈現中國的歷史哲學(如生生不息的「循環之理」及「王道」思想)。

(四)流傳:遷死後,外孫楊惲把此書傳下來,但因《史記》卷帙浩繁,當時的書寫工具又是木簡絹書,因此到東漢班固時已亡佚了十篇,今日所見則為褚少孫所補。有人統計過,今日所見《史記》的總字數足足比<太史公自序>所云的五十二萬字多了三萬多字。

(五)特色:

l   系統性:善綜合過去資料改寫成有系統的新事物。以人物為主的<本紀>、<世家>、<列傳>是經,而非人物為主的<表>、<書>是緯,因此述二千多年的史事而能有條不紊。

l   科學性:敘史事採「詳近略遠」「疏密相間」的原則,不糾纏於荒遠無稽之談。所述之事必盡量加以考證,有疑者則闕之,極富科學精神。

l   真實性:歷來史書或「為親者諱」,或「為賢者諱」,或為帝王而寫,不敢寫帝王的壞話,以免招殺身之禍。惟有《史記》不專為帝王服務,取材廣,注意社會各階層活動,更勇敢地揭露統治階層的黑暗面,不避權貴,不怕罪禍,唯其真實,才更富歷史價值。

l   逼真性:善寫對話,寫人物音容笑貌,使項羽、張良等歷史人物生動如在目;又善以事物烘托人物的心理特徵,是善描摹人物的藝術大師。

l   創造性:史公除紀傳體外,《史記》系統之完整,規模之宏大,氣勢之磅礡,識見之超卓,絕非斷爛朝報可相比的。

(六)用意:《史記》一書原意在繼志六經,以「續經」的心情來制作,所以有「春秋亡而史記作」的用意,鄭樵通志云:「六經之後,唯有此作。」《史記》亦可「撥亂世反之正」,寫《史記》目的在「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總結歷史教訓,揭露黑暗面以針貶世人。所以《史記》在體例方面是創新,在史意方面則承《春秋》,有褒善貶惡之用意。(七)目的:史公<報任安書>自云:《史記》的最終目的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八)價值及貢獻:

l   《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l   正史體裁之創立:立五體,使史事系統化,後世史書皆取法於此,厥功至偉。

l   是部文化史,世界史:歷來史書多為政治的附庸,所敘常以帝王將相為中心,司馬遷首創以整體文化史觀眼光來著述,所以 有王侯將相,也有販夫走卒;有術名流,亦有貨殖游俠等各行 各業,以文化為軸心,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的、外交的、軍事的、學術的…幾乎無所不包。又記中國以外的四夷,即匈奴、南越、東越、西南夷、朝鮮、大宛等國之事,稱為世界史亦不為過。

l   開「傳記文學」的先河:毛子水先生曾言:「『傳記』是屬史學 方面的,而『傳記文學是文學方面的名詞』」如此看來,《史記》是傳記文學,而《漢書》只能屬傳記而已。(見《傳記文學》一 卷二期),由《史記》和《漢書》的比較可知:《史記》在文學上的成就與史學成就亦不遑多讓。

(九)寫作原則:

l   詳略互補:如要知管仲、晏嬰的貢獻或歷史地位,看<管晏 列傳>是不夠的,還要參看<齊世家>才可。又如看<項羽本紀>,要參看<高祖本紀>、<范增列傳>、<留侯列傳>,各篇因主配角而筆墨有濃淡的不同,參看相關篇章才能更深入了解各個人物的個性。

l   主客觀分寫:史公在正文中用客觀筆法,主觀評論及感想則多見於放在正文後的<太史公曰>及文末的<太史公自序>。

l   文如其人:史公盡量力求文章的風格和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相符,也因此,他的文章風格是多變的,是豐富的,如<曹相國世家>「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 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豐反為魏,擊之。」寫戰爭多用短句,給人短兵相接的緊張感,或戰無不克的爽快。寫老子,則讓他鱗爪隱現,以符合孔子「猶龍」之嘆。

(十)歷代評價:《史記》是古文家推為正統的散文,此散文有其獨特的風格,唐宋以來的文學家都奉為圭臬,整體而言,他的散文淳樸有力,不矯揉藻飾,歷來評價甚高:

l   韓愈以「雄深雅健」形容史公文章風格。

l   柳宗元著其「潔」。

l   蘇轍指出《史記》的特色,是「其文疏蕩,頗有奇氣」。

l   茅坤以「疏蕩猶逸」四字許之。

l   曾國藩說:「自漢以來,為文者莫善於司馬遷。遷之文,其積句也奇,而義必相輔,氣不孤伸。」。

(十一)影響:

l   史書方面:後作史者,踵其遺軌,二十五史皆紀傳體,都是仿照《史記》體例而來。

l   文學方面:《史記》在文學上是一縱筆豪放,熱情洋溢的作品,韓愈曾 說:「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其古文運動模仿 學習司馬遷之處極多,如<張中丞傳後敘>即全法之。宋朝之歐、曾、王、三蘇皆極力學《史記》。又《史記》敘事生動,可做小說讀,書中人物極富傳奇性,所以成為後來戲曲取材的寶庫。

五、史記、漢書比較:

《史記》和《漢書》為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部歷史著作,後人並稱史、漢,二書體制。但二書有其不同處:

l   體制相異:《史記》為通史,《漢書》為斷代史。

l   取材不同:《史記》是雅俗並收,所以有舊俗風謠,有異事說異聞;《漢書》則重典雅之文,所以書中多載各種經術文章及辭賦,多取諸現成文獻。

l   治學精神不同:司馬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而班固則恪守儒家正統觀念。

l   風格不同:《史記》筆含感情,有慷慨之氣,如<項羽本紀>在鉅鹿之戰時氣吞山河,而垓下之戢四面楚歌,呈現的卻是悲壯氣氛,把項羽寫得活靈活現,有血有肉。

l   筆法而言:《史記》之文奇特變幻,揮灑自如,筆墨酣暢,當豪放處豪放,當簡潔處簡潔,不拘一格;《漢書》則細緻工整,組織嚴密。

l   文字不同:司馬遷秉筆直書,兼取口語,故行文多用散體。班固則因工辭賦,習藻飾,所以書中好用古字、崇尚藻飾,韻偶多而散行少。

l   文章上的成就比較:二書因作者家世、生平、思想、著書背景及目的不同,所顯出的文學風格亦有差異:

1.史記多散筆,漢書多偶句:這和當時的文學風尚有關。史漢文章,遂成千古散駢兩派的宗祖。

2.史記淺顯,漢書艱深:史記多用俗字,將古書譯解,如「厥土」作「其土」,「既敷」作「既布」,使文章通順易讀,漢書則好用古字,直錄古書,未加訓釋,所以<後漢書>列女傳說:「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可見漢書艱深難讀,連一代大儒馬融都要從班固女弟班昭受讀。史記則以廣大群眾為對象,所以力求通俗。

3.史記質樸,漢書華贍:史記好用對白,據人物口吻直書,所以逼肖傳神,漢書則將對話前省(可比較<史記.留候世家>與<漢書張良傳>);又如史記中高祖及淮南王自稱「乃公」,猶如今是說「你老子」,不避鄙俗,正可見其人真實面貌,漢書則不如此,讀來所生的趣味也較少了。

4.史記以風神勝,漢書以矩矱勝:這是茅坤<漢書評林序>所云,因為「風神勝」,所以讀之可解頤;因為「矩矱勝」,所以節奏緊密,讀之於事可洞髓瞭然。

5.史記虛字多,漢書則裁減虛字:史記虛字特多,如用「矣」往往代表諷刺和抒情,「也」往往有從容舒緩之意。人物語氣入神入妙,往往也在一二虛字,漢書簡省虛字,文章遂予人茂密滯塞之感。

6.史記幽憤,漢書醞籍:這主要是由於二人性情、遭遇及著史環境不同所致。史遷因李陵事件受辱,故書中正義感極強烈,班固則境遇較史公安順,是奉詔在蘭台官撰,朝廷賞賜甚渥,所以文章溫雅醇謹。

7.史記文字平易,漢書文字較艱澀,

8.史記之文有獨創性,漢書則傾向於文獻保存。

9.元曲選中有:<楚昭王>、<趙氏孤兒>、<伍員吹簫>、<氣英布>、<誶范叔>、<凍蘇秦>、<賺蒯通>、<馬陵道>等,現存132種雜劇中就有16種取材自史記的,京劇中也有<霸王別姬>、<文君當鑪>、<博浪椎>、<浣紗計>、<完璧歸趙>等名劇。

10.「<太史公曰」有四種特色:1.尺幅千里2敘傳用韻3引用成說4自設問對。

11.<太史公曰>的內容與作用為:1記敘經歷2嚴定褒貶3補苴遺闕4寄託感慨5闡明緣起6論略篇義。(參周虎林/司馬遷及其史學)

六、試著分析<項羽本紀.鴻門宴>:

(一)何以列入<本紀>:

l   政由羽出:秦十五載而楚,楚五載而漢,項羽有滅秦之功;楚漢之際,秦已 滅,而漢尚未稱王,雖當時立有楚國義帝,但代秦而號令天下,分封諸侯的實際人物是項羽,連劉邦之為漢王也是項羽所封,所以項羽已有其天子之實,只是無其名而已,而且他號稱霸主,儼然已有天子的氣概。

l   不以成敗論英雄:史公深深惋惜項羽事功不成,其實也在隱約之中,有為他自己救李陵失敗申辯的意味,即:不當以成敗論英雄。

l   揭亡秦之功:「秦失其道」,始皇殘忍暴戾,焚燒典籍,使先王之道幾墮於地,項羽和陳涉同樣都有亡秦之功,在<始皇本紀>後列<項羽 本紀>,寫他推翻秦朝的經過,正可大快人心。

l   由項羽牽出時事:秦漢之際時局紛亂,英雄紛沓並起,史事千頭萬緒,盤根錯結,太史公以簡馭繁,藉<項羽本紀>一筆寫之,或插敘,或陪敘,或帶敘,或附傳,以人著事,井然有條,寫項羽而旁及他事,諸事最終合到項氏,如節節歸根,亦如百川之歸大海也。

(二)<項羽本紀>的內容:

l   興衰過程:文中寫項羽由微而盛,由盛而亡的整個過程;以義帝為關炤,未弒帝前,由裨將而次將,而上將軍,而西楚霸王,軍隊由八千而二萬,而後六七萬,至鴻門則已四十萬。弒 帝後則日見其衰敗,頗有揭示「多行不義必自斃」這一歷史教訓的意味。

l   人物個性:項羽是全書中最突出的人物,他興起快速,敗亡也快,文中深入寫到他的性格:由文中可看到項羽為人充滿矛盾性:他阬秦卒二十餘萬人、屠咸陽、殺子嬰、燒秦宮室、殺義帝及韓王成、烹說關中者,這些都是粗暴的行為;但鴻門宴放走邦、重用秦將甘邯、司馬欣等、聽外黃令言而赦當阬者、歸回劉邦父母妻子,與劉邦和平共存,這些又是寬仁大度的表現,富理性和感情。欲和劉邦一決勝負以息天下紛爭,及最後無顏見將東父老,又是責任感的表現。寫項羽一生經歷及成敗關鍵,成功地刻劃項羽叱吒風雲的悲劇人物性格。

l   探討敗亡原因:綜觀項羽敗亡的原因在於血氣方剛,缺學問道德修養,無識遠見,但知以武力經營天下,而不知總體戰和持久戰,所以在顛覆秦政權後不能建立新秩序,反而倒行逆施,太史公欲以項羽為強而不義者之鑑戒也。

(三)取材:

項羽一生事蹟極多,但本篇舉其犖犖大者,如殺會稽守殷通、殺卿子冠軍宋義,解鉅鹿之危、鴻門之宴、分封十八諸侯、彭城之戰、垓下之困等,處處皆是項羽成敗的關鍵,也是最能表現項羽性格者,由此也可見史公剪裁之高妙。至於阬秦卒、燒宮室等殘暴的舉動,表面上是項羽個人報仇雪恨,實則為六國人民反秦暴政的行動之代表。

(四)<鴻門宴>賞析:

一、內容「鴻門之宴」為<項羽本紀>中最細膩精彩處,因此事關係項羽的成敗極大,文中分三部分:

l   寫宴前:寫雙方的形勢:項羽有兵四十萬,劉邦只有十萬,為項羽掌大權,劉邦的低聲下氣,及鴻門宴的緣由作了背景的交代。

l   寫宴中:寫宴會之中殺機重重及緊張的情勢,將日驚心動魄的情景,人物的鬚眉個性,一一呈現在紙上。

l   寫宴後:劉邦逃走後兩方人馬各自自做法,為整個鴻門宴作個結尾。

二、寫作手法:

l   對比法:劉邦比項羽大二十五歲,項羽自刎時三十一歲,劉邦已五十六歲,難怪一個是「年少氣盛」要鬥力,一個是「世故老人」只想鬥智;另一方面又,拿范增和項羽對比(范增大項羽四十多歲),拿張良和劉邦對比,種種對比下,項羽的人物形象便被烘托出來了。

l   直描法:文中生動逼真地描寫出項羽、劉邦、范增、張良及樊噲等人的個性,如果說「鉅鹿之戰」、「垓下之圍」如一幅幅氣勢磅礡的巨大油畫,「鴻門之宴」便如工筆畫,成功塑造人物創造一個生命,使一個個的歷史人物又活生生的復活在歷史舞台上。

l   寫其對話:由人物對話可看出此人年齡、性別、身分、個性及心理狀態,由鴻門宴中的對話可見項羽的淳樸坦率及婦人之仁、劉邦的窘迫、范增的果斷及張良的從容。

三、寫作特色:

l   人物刻劃入微:史公善寫人物心理過程,尤其經由人物對話寫出項羽、劉邦、范增、張良及樊噲等人的個性。我們也可拿《漢書》來做比較:《漢書》部分傳記直接抄自《史記》而略作刪改,但只從史學角度來刪,反而使文章變成「傳記」,而非「傳記文學」的作品了。如<項羽本紀>寫樊噲闖入「鴻門宴」欲救劉邦時「目瞋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及吃生彘肩的情形,寫出他憤怒的神態和為保護劉邦不惜一切的勇敢精神,看來「栩栩如生」如在目前,而《漢書》卻只作「范增欲害沛公,賴張良、樊噲得免,語在<高紀>」;查閱<高祖本紀>,也只寫作「樊噲聞事急,直入,怒甚,羽壯之,賜卮,酒噲因譙讓羽」,<漢書.樊噲傳>抄自<史記項羽本紀 >,卻將其憤怒狀的描寫省略掉,神態遂盡失矣。

l   情節跌宕起伏:<鴻門宴>有強烈的故事性,把人物間的矛盾與衝突,事情間的環環相扣,情節的波瀾起伏都寫成曲折動人的故事,以小說筆 法寫之,引人入勝。

l   剪裁得當:<鴻門宴>一事不只在<項羽本紀>有記載,<高祖本紀>、<留侯世家>、<樊酈滕灌列傳>三篇也同時有記載,但詳略不同:<項羽本紀>最詳,因為「鴻門宴」正是項羽成敗的關鍵,所以詳寫之,詳略輕重各有所宜,由此也可見史公剪裁文章之高妙。

l   由以上簡短的分析可知:項羽的一生最富有傳奇戲劇性,所處的時代又最複雜,因此太史公用全力摹寫,<項羽本紀>是司馬遷文學及史學才華表現最出色的一篇,表現不俗,令人激賞。

七、我的心得: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起承前啟後的作用,它既開創了中國紀傳體史學,也開創了中國的傳記文學。它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共103篇,五十多萬字。司馬遷具有進步的歷史觀和對社會現實公正的批判精神。他的進步思想在《史記》中從四個方面得以體現:

1.對封建統治階級,特別是對漢代最高統治集團的揭露和諷刺;反映了廣大人民對封建暴政的反抗。

2.熱情贊揚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層人物;描寫了一系列的愛國英雄。

3.《史記》既是歷史的“實錄”同時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它的藝術性首先表現在運用真實的歷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眾多的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司馬遷竭力做到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這樣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還非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通過人物的言行來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畫。

4.《史記》的敘事簡明生動,尤其是富有戲劇性場景的描寫,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司馬遷極少用排比鋪張的駢文,而形成了自己朴素簡煉、通俗流暢,既疏緩從容、莊諧有致,又富于變化的語言風格。《史記》的語言歷來被奉為“古文”的最高成就。

還有一點很奇怪漢武帝為何不留情面的給司馬遷下了重手?以李陵來牽怒司馬遷?這似乎很奇怪、很不尋常、很「另有隱情」阿!我們如果讀「三國志」的話,就會發現「王肅傳」提供了解答:(王肅)對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後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此為隱切在孝武,而不在於史遷也。」漢武帝和司馬遷早就有疙瘩了!「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真正「隱切」的是漢武帝,而非批評他的史記作者司馬遷(隱切的「隱」應作痛恨式的「難言之隱」解,「隱切」就是懷恨在心,通俗的解釋,就是「現在隱忍不發,以後給你好看!」),恍然大悟,原來李陵之事只是導火線而已!類似的記載在「西京雜記」也有:漢承周史官,至武帝至太史公,太史公司馬談,子遷,年十三,使乘傳行天下,求諸侯史記,續孔子古文,序世事…太史公序史如古「春秋」法,司馬氏本古周史佚後也,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之過,帝怒而削去之…「西京雜記」和「三國志」記載大同小異,更可知漢武帝因為司馬遷「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極言其短及武帝之過」有多不高興了。

司馬遷受的「身心傷害」,固然是由李陵事件而起,但還是因為他「不虛美,不隱惡」的筆法所致,他當然是特立獨行、呼嘯文林的作家,他橫眉冷對、負隅頑抗,是什麼寫什麼,不是什麼就寫不是什麼,他在對抗現實時仍不支倒地,但他還是堅持要完成他的「使命」、父親的遺志,現實的形勢讓他遺憾,畢竟對方是掌握權力、掌斷生死的人,他卻不以為意,他就是要為李陵說句公道話、說句實話,總而言之,就是他不屑成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式的人物,這就是他堅持的信仰、他的「死守善道」,所以他不放棄生命,所以他隱忍茍生,所以他低聲下氣,就算良友知己盡皆飄零、不復再返-「交游莫救,左右不為親近一言」;就算前程富貴都已日暮、盡成浮雲「重為鄉黨戮笑,污辱先人」,依舊不改其志,此志無他,就是為了「史記」而已。他被現實的政治打敗,卻在千古歷史上成功,雖然「失之東隅」,但是「收之桑榆」,博得了後世千萬人的敬仰和尊重,鄭樵說:「史官不能易其法」、蘇軾說他「頗有奇氣」、趙翼說:「信史家之極則也」、魯迅說他是「史家之絕唱」……。 

班固曾評點過特立獨行、不被「倡優所畜」式人物的特點和缺點,他說:「清潔之士於是為貴,然大率多能自治而不能治人」,儘管司馬遷也是特立獨行、也是不屑成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式的人物,但他卻不因此在「多能自治而不能治人」的定則裡掙扎,他的著作史記影響後世的文學家、歷史家、思想家、哲學家,無論知識份子愚夫愚婦、無論識與不識熟與不熟,只要讀了史記,就很難不被他影響,司馬遷之功,套句宋代張載的話,真是「為往聖繼絕學」了!

八、參考書目:

1.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學海出版社

2.司馬遷及其史學/周虎林/文史哲出版社

3.史記解題/吳福助/國家出版社

4.什麼是傳記文學/劉紹唐/傳記文學出版社

5.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台灣開明書店編輯部/台灣開明書店

6.司馬遷其人及其書/王國維等/長安書局

7.中國散文小說名家故事/蔡正森/莊嚴出版社

8.中國史學名著解題/張舜輝等/中國青年出版社

9.古典文學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建出版社

10.歷代名家評史記/楊燕起等/博遠出版社

11.高中國文趣味教學手冊/宋裕/萬卷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的頭像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大神帝國一縷飄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